腸息肉區域性癌變切除後,還會長嗎?子樂健康科普2019-10-14 06:23:56

腸息肉為常見腸道病變, 據報道, 腸道病變具有腺瘤到腸癌的序貫表現, 腸息肉已被認為是腸癌癌前病變。

腸息肉的臨床治療目前以介入治療為主, 有研究顯示, 腸息肉介入治療後復發風險較大, 4年內複發率為15%~60%。

也有報道表明, 隨訪時間越長, 腸息肉介入治療後的複發率越高, 且部分患者發展為浸潤性腸癌。

目前, 已有研究表明, 男性腸息肉患者的術後複發率更高。性別為男性可能是腸息肉術後復發的危險因素之一。

據報道, 雌/孕激素可透過受體拮抗發揮抗癌作用, 該作用可能是降低腸息肉術後複發率出現性別差異的主要原因。

此外男性與女性在吸菸、蛋白質、脂肪及纖維素攝入等方面也有明顯不同, 可能與腸息肉複發率的性別差異有關。

國內外有研究顯示, 60歲以上腸息肉患者的術後復發風險更高,年齡≥60歲為術後復發的危險因素。

腸息肉的發生與腸道受到機械性及炎性刺激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 胃腸功能紊亂、便秘、腹瀉症狀較年輕人更為常見, 增加了腸道刺激, 這可能是≥60歲腸息肉患者術後複發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指出,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應用對腸息肉的復發有一定影響, 而老年人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應用頻率高於年輕人, 故術後複發率更高。

腸息肉數目、大小及組織學型別對腸息肉復發的影響,多發性息肉術後復發風險更大的觀念已被較多學者認可。

腸息肉數量的增加為息肉的進一步生長提供了條件。有研究顯示, 腸息肉數目≥3枚為術後復發危險因素之一。

與腸息肉數目類似, 直徑大小也與腸息肉癌變有一定關聯。息肉大小≥2 cm為術後復發的危險因素。

從腸息肉病理型別而言, 絨毛腺瘤或絨毛管狀腺瘤為術後復發的危險因素之一。組織學型別對術後復發的影響主要與異型增生有關, 有研究發現, 異型增生可被視為腺瘤性腸息肉到腸癌的發展過度階段。管狀腺瘤較少發展至重度異型增生, 而絨毛管狀腺瘤或絨毛腺瘤多伴上皮或腺體異型增生, 增加了復發風險。

綜上所述, 男性、年齡≥60歲、腸息肉數量≥3枚、息肉大小≥2 cm、病理型別為絨毛腺瘤或絨毛管狀腺瘤的患者腸息肉介入治療後的複發率更高。有高危因素的腸息肉患者治療後還需密切隨訪,從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復發的腸息肉。

歡迎親們點贊加關注並參與討論哈!

參考文獻

[1]李萬紅。腸息肉介入治療後復發危險因素的Logistic迴歸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 2018, 27(06):670-674。

腸息肉區域性癌變切除後,還會長嗎?劉永毅醫生2019-09-23 16:49:08

息肉就是人體腔道組織長出的肉疙瘩,比如鼻腔、胃腔、膽囊、結腸、直腸都是比較容易長息肉的地方。息肉分有炎性息肉,這種息肉一般沒多大事,還有一種腺瘤性息肉,比較可恨,它會發生癌變!

腸息肉區域性癌變切除後,還會長嗎?

息肉切除下來病理檢查有癌變,就要以癌症來處理了!以腫瘤侵犯深度分為原位癌、浸潤癌,腫瘤侷限於粘膜上皮層、未突破粘膜固有層就是原位癌,腺瘤整體切除後幾乎百分之百治好、治癒了。若腫瘤突破粘膜固有層至粘膜下層就具有侵襲性了,也就是浸潤癌了。

初次以腺瘤形式出現而後確定浸潤癌,若腺瘤是蒂型、內鏡下切除大多就夠了,若廣基底的腺瘤是要考慮二次手術治療的,術後再次病理檢查是否需要輔助治療。

腸息肉區域性癌變切除後,還會長嗎?

息肉形成的原因並不清楚,腺瘤性息肉、包括原位癌內鏡下切除後原來位置是有可能再發息肉的,如同割韭菜,病因並未去除,大約是常人的數十倍,術後時間越短息肉再生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每年複查腸鏡是建議的,有的病人甚至間隔更短。一般認為4-6年無息肉生長其後再發機率同其他人群。

息肉大多不會引起出血、梗阻,多是體檢發現,以息肉形式切除的癌應該很早很早,預後就很好很好了。認真對待、科學抗癌!我是

@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