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永濟渠歷史?一顆糖IQ2021-06-05 16:33:38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煬帝楊廣為便利河北地區的軍事運輸,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鑿而成。南起黃河與沁水的匯合口,沿沁水北上,在今河南武陟縣沿沁水支流(今孟姜女河)折向東北達於汲縣,再循淇水(白溝)、屯氏河、清河(其路線略同今衛河),經今滑縣、浚縣、館陶、清河、德州、滄州等地,北至天津,又折向西北,經沽水、桑乾水(即今天津武清以下的白河與武清以上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直達涿郡(今北京)。運河全長二千餘里,河道較廣,可通龍舟。該渠將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連結起來,有利於中原地區與河北、遼東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助於中原王朝對北方地區的管理和控制。涿郡一段不久即堙廢。今天津以南段,唐後專以清、淇二水為源,與沁水隔絕,宋後通稱御河,金元以來屢次改道,至明始稱衛河,經流至今。萊垍頭條

河套永濟渠歷史?一言九鼎73642021-10-31 21:54:49

據史料記載,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區西南隅)。”這表明隋煬帝當年開鑿大運河時,沁河是永濟渠的源頭。明朝周夢暘編撰的《水部備考》中的記載也印證了這一史實:“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東北,由紅荊口(今獲嘉紅荊嘴)經衛輝府,凡六十里,入衛河。昔隋煬帝引沁水北通涿郡,蓋即此地也。”武陟小原村現存明代石碑也明確記載了隋代在當地建閘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沁河下游在隋代是地下河,沁河下游堤防是金代以後逐步修築起來的。萊垍頭條

隋代沁水的流路,在今武陟縣城以上大體同現流路,在今武陟縣城南折東再轉東南注入黃河。北魏酈道元撰《水經注》記載為:“……又東,過武德縣(大城村)南,並於縣南水積為陂(大坑),通結數湖(陂和湖約在今水寨一帶)……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由此不難想見,隋代沁河入黃口一帶由黃河、沁河衝洩成多處大的坑塘,是難以通行大型船舶的。所謂“南達於河”,應當是對沁水河道加以疏浚。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