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中的陰陽毒到底是啥病?進取161275589442019-07-06 11:35:51

陰陽毒病是傳統醫學裡的一個病名,是陰毒和陽毒病的總稱。是感受疫毒所致的疾患,因疫毒之邪,蘊於血脈而成。陰毒有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等證;陽毒有面赤斑斑如錦文,咽痛,吐膿血等症。

如原文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金匱要略心典》:“毒者,邪氣蘊蓄不解之謂。陽毒非必極熱,陰毒非必極寒。邪在陽者為陽毒,邪在陰者為陰毒也。而此所謂陰陽者,亦非臟腑氣血之謂,但以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其邪著而在表者謂之陽;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不唾膿血,其邪隱而在表之裡者謂之陰耳。故皆得用辛溫升散之品,以發其蘊蓄不解之邪;而亦並用甘潤鹹寒之味,以安其邪氣經擾之陰。五日邪氣尚淺,發之猶易,故可治,七日邪氣已深,發之則難,故不可治。其蜀椒,雄黃二物,陽毒用之者,以陽從陽,欲其速散也;陰毒去之者,恐陰邪不可劫,而陰氣反受損也。”

陰陽毒病,有似於現代醫學的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