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久學習中國繪畫史,總是興趣盎然,不知不覺中沉澱在裡面,寫下這樣的文字,既期待自己能從中再領悟些什麼,又或者是不希望自己看過就忘記了,雲淡風輕了,我覺得不應該這樣,故寫下來。

魏晉南北朝

時期雖然政治分裂,社會動盪、階級和民族矛盾尖銳,戰事頻繁,但文化藝術卻獲得長足的發展,難以否認的是,它處於中國美術史的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成就非凡。

要說為什麼?

因為這時候它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就如同我們的工作,有周報、月報、半年總結、年度總結一樣,魏晉南北朝總結了史前、秦漢的繪畫經驗、技法、繼承和發展了秦漢的繪畫藝術。它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玄學的風靡,風氣自由,繪畫需求激增

我們鑑賞不同年代的畫作,都無法脫離畫作所處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畫家身處何種年代,何時何地,創作的心境,都可以在畫作中窺見。不能否認的是,畫作裡的價值一定有歷史價值的。

我們看各個朝代的畫作,首先感受的不是什麼畫技,而是一種時空的悠久,這是幾百年前畫的畫,瞬間會有一種與古人隔空對話的感覺。

中國繪畫自研(2)魏晉南北朝

回到正題,東漢末年,莊園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標準的自然經濟,與之相適應計程車族門閥變成為歷史舞臺的中心,社會形態的轉變帶來了思想文化等眾多領域的變革,人們的思想進一步得到解放,儒家的限制被衝破,玄學思想風靡一時,風氣比較自由開放,受魏晉的九品官人制及文學理論中人物鑑賞風氣的影響,繪畫需求旺盛,繪畫理論也應運而生。

二、誕生了一大批畫家,六朝三傑成就斐然

魏晉南北朝確有歷史記載的著名畫家有曹不興、衛協、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yáo)、蕭繹、曹仲達、

楊子華

。但因朝代久遠,很多有名的畫家的畫作已無存世,只餘史書記載隻字片語,頗為遺憾。顧愷之著名畫作有《洛神賦圖卷》、《

女史箴圖

[zhēn]

,蕭繹有《職貢圖》留存,但那個年代留存下來的畫作實在太少了。

中國繪畫自研(2)魏晉南北朝

《洛神賦圖卷》

我們常說的六朝三傑就是東晉顧愷之、南朝宋陸探微、南朝梁張僧繇三位大家。

張僧繇,南朝梁時人。對繪畫有獨特創造,畫山水不以筆墨勾勒,史稱“沒骨山水”,自成一家。陸探微,南宋時人。有名於時。其用筆有“連綿不斷”的特點,稱為“一筆劃”。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長,時人稱

六朝

三傑。

三、繪畫理論最早形成於魏晉南北朝(目前歷史記載的)

繪畫經歷了由原始至兩漢的長期發展,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個文化種類之間的相互影響,其題材在原有基礎上開始走向分科。人物、山水、花鳥、等科的雛形已建立起骨架,初具規模。其後世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添磚加瓦、極大豐富了繪畫的層次與水平。

魏晉繪畫尤以人物畫的成就最為突出。人物畫中重氣韻,重精神氣質的風氣使中國繪畫從此出現了高層次的美術追求,同時繪畫的構圖、用筆、著色等表現技法也已被提到條理化的高度。

(1)顧愷之的畫論

顧愷之繪製人物畫極重神態的表現,他認為:“四體妍媸(chī),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是繼衛協以後極重神韻的畫家,千餘年來,不管是對國畫的創作亦或是欣賞,總是首當其衝離不開畫中意境,畫中靈魂,顧愷之的畫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遠的。

中國繪畫自研(2)魏晉南北朝

他的畫論著述流傳下來的有《畫雲臺山記》《

論畫

》篇

(2)謝赫《畫品》

謝赫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時代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擅長肖像畫和仕女畫,據載他訓練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默寫功夫,但是,他在中國畫史上的地位,主要還是取決於他在理論方面的貢獻,他的著作《畫品》,初步奠定了中國畫理論的完整體系,提出了品畫的藝術標準——“六法論”。

六法論”有哪些內容呢?它包括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六個方面:

1、氣韻生動:精神

2、骨法用筆:指怎樣用筆墨技法恰當地把物件的形狀和質感畫出來

3、應物象形:客觀地描繪物件。

4、隨類賦彩:即現在表述的色彩。

5、經營位置:即現在表述的構圖。

6、傳移摸寫:指寫生和臨摹。

其實“六法”演變到今天,表述它的詞彙隨著時代的變遷換了又換,但是六法的核心卻不曾變化過,就算是今天,我們評價一幅畫,也還是從構圖、配色、意境、造型這些方面去鑑賞它,這真的跟“六法”沒區別,換湯不換藥而已

,有時候我會覺得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啊,古人的思維跟我們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跨時空的交流,總是那麼情真意切、惜惜相惜,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尋尋覓覓,孜孜不倦,有時候窺見一丁點的繪畫的真理,便覺如獲至寶,再不願放手。

中國繪畫自研(2)魏晉南北朝

(3)孫暢之的《述畫》

原作不存,略。

(4)

宗炳

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

此時魏晉南北朝,

山水畫

、花鳥畫開始萌芽,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可管窺到此時山水畫的基本面貌。山水畫由於受當時玄學思想、隱逸思想及山水詩的影響,注重“暢神”,可以“臥遊”,其間以美感享受為主要目的,傾注畫家的思想感情。

四、畫家們都各有各的繪圖技巧

其實我自己都奇怪怎麼行文至此,這篇文章的結構變成這樣了,但是我覺得上面的三點,因為很重要,所以我放在了前面,現在要表述的這個內容因為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對我很重要,所以我覺得要提一下。

在當時的畫壇上,繪畫技法日趨成熟、風格也從古拙階段邁向了多元化,即趨向了山水、花鳥。

有顧愷之、陸探微“緊勁聯綿、迴圈超乎”的密體,亦有張僧繇“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疏體。

顧愷之:“高古遊絲描”漸入佳境。

張僧繇:汲取天竺暈染畫風畫凹凸花。被稱為“張家樣”。

曹仲達的“梵像”,汲取印度笈多造像的特點,有“曹衣出水”的風格特徵,被譽為“曹家樣”。

這些藝術家其畫作因善於吸收風格不同的藝術,形成獨有的自我風格,使人耳目一新。

而繪畫一途,總是求同存異才能百家齊放。

-end-

作者有話說:

文章遺漏難免,最怕因用字有誤產生歧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目錄:

(1)欣賞中國畫的基本原則_360doc個人圖書館

http://www。

360doc。cn/mip/143063940

。html

(2)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 《

中國美術簡史

》 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

(3)

黃嘯

《中國美術欣賞》出版: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