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

文 / 依依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一個在由一位冷酷、殘暴、只懂用懲罰措施教育小孩的院長的管理下,名為“池塘之底”的輔育院裡的學生逐漸變得更加放肆與難以管教。而後,一位名叫“馬修”的落魄音樂家成為該院的學監,在他的教育與感化下,學生逐漸變得乖巧聽話,並且成立了合唱團。最後,部分問題學生還成為了著名音樂家的故事。

這部電影值得所有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反思。

從教育心理學上講,對待學生冷酷暴虐的院長是行為主義者的典型代表。而學監馬修用愛與寬容教育學生的行為則體現了春風化雨的人本主義。

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

那麼如何理解“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約翰。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來,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型別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其它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概括來講,

行為主義者的做法,就是將小孩視為機器,進行刻板、簡單、冷酷的訓練,而完全忽視小孩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因素。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以其理論為基礎的

“哭聲免疫法”

也在美國風行起來。大量的新生兒媽媽對嬰兒的哭泣故意不做出及時的反應,嚴格按照第一次延遲五分鐘,後面逐步加長的原則訓練哭泣時的嬰兒。

這樣的做法,見效快,為媽媽們省時省力,只是她們逐漸變得冷漠,甚至堅信嬰兒的哭泣是對自己的威脅。

令人絕望的是,這些可憐的新生兒日後輕則患睡眠障礙,重則患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國小孩幸福的代價後,“哭聲免疫法”終於被歐美地區摒棄。

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

華生本人家庭的悲劇更印證了行為主義的教育方法不可取:

華生的大兒子雷納背叛了行為主義思想而選擇學習精神分析。在成為精神分析學家後,雷納多次嘗試自殺,在三十多歲自殺身亡。而這不可不歸責於其無法彌補的因童年情感匱乏所形成的創傷。

華生的兒子們對其父親的描述是這樣的:“沒有同情心與情緒上的溝通,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的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而影片中,學生在冷酷、殘暴、絲毫不在乎孩子內心感受的院長的教育下變得極端、難以管教,就是行為主義教育結果的寫實。

與釀成苦果的行為主義教育方式相對的是培養小孩健康心靈的人本主義教育方式。

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

人本主義教育旨在滿足和實現人類基本需求。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有七大基本需求,分別是:安全感需求、愛與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審美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

學監馬修在得知是Corbin偷了校長的十萬元法郎時,馬修並沒有馬上懲罰Corbin,而是關心的詢問其原因,這給了Corbin以安全感。得到答案是:想要一隻熱氣球的簡單願望時,馬修沒有立刻向校長高發,而是選擇向院長證明被懲罰隔離的孟丹是被冤枉的。這給了Corbin愛、歸屬感與尊重感。事實證明,這些感受的獲得有助於Corbin自我實現,他變得易於管教、善良,並且為合唱團的建設發光發熱。

而反觀被行為主義者院長冤枉、懲罰的孟丹最後為了報復院長選擇放火燒燬輔育院。

當然,人本主義不是意味著縱容犯錯。而是用愛與規矩代替暴虐的懲罰措施。

懲罰帶給孩子的感受是仇恨、敵意、抗拒、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與自憐。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可以自我實現。孟丹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冷酷的行為主義與殘暴的懲罰措施擊毀的。

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

影片中,當莫翰奇向馬修扔墨水時,馬修立刻讓莫翰奇離開合唱團,作為搓一搓莫翰奇銳氣的方式。然而,在校董來觀看合唱團表演時,馬修意外地讓莫翰奇參加了。電影中,馬修的旁白是:“在莫翰奇專注的眼神裡,我突然領略出許多東西,有著驕傲,被寬恕的喜悅和一種新的感受,人們對他的肯定。這,已經足夠了。”

多年後,具有音樂天賦的莫翰奇也確實從問題孩童成為了風度翩翩的音樂家。這中間絕對不可缺乏的就是馬修對其充滿關愛、尊重與正確引導的人本主義教育。

最後,用電影的一段臺詞做總結: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潔無暇的地方,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從“放牛班的春天”窺探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