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源自上古時期的臘祭,江南地區的臘八節是怎樣的?樂山樂水樂逍遙的老雷2019-10-07 22:16:16

臘八節,是指每年的十二月初八,中國許多地方會在這一天舉行一些祭祀之類的活動,然後備上一些各具特色的食物歡聚而食,逐漸形成了一個節日,廣東潮汕地區有“臘八大於年”的說法。

至於南方地區的臘八風俗,各地不盡相同,整理如下:

1,江浙地區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2,廣東

廣東人原來多數地方不過臘八節,這與它的地理位置、生活習慣有關。古代的嶺南水鄉尚未開發,土著人生活不以耕種為主,都是靠水上撈蝦撈魚謀生,而熬製臘八粥所需的豆類、穀類根本沒有人耕種,所以也不會有吃這些東西的習俗。

現在的廣東也過臘八,不過主要在珠三角一帶,是客家人從北方帶來的習俗,但用來做臘八粥的材料已經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紅棗,而南方則多用糯米、百合、蓮子等等。現階段流行在臘八節那天吃東山羊肉了。

3,福建

福州的傳統臘八粥有個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個由幾種果子做成的小獅子,取避邪之義。過去福州人一般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製作臘八粥,細細燉上一夜,次日清晨,臘八粥就熬成了。

有的人家會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形狀,最有意思的是做“果獅”。脆棗剔核烤乾後做獅身,半個核桃仁做獅頭,桃仁做獅腳,杏仁做獅子尾巴,然後用糖漿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如果碗麵大,還可以擺雙獅,取“避邪吉祥”之義。在大寺院裡,還有見到用棗泥、豆沙、山楂等帶顏色的食品捏成八仙、羅漢、壽星公等小造型。

臘八粥熬好後,當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後贈送親友鄰居,中午前送出。最後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點兒,取“年年有餘”的兆頭。在數九寒冬,喝一碗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驅寒暖胃,對人體健康也有裨益。

4,江西

江西人視“臘八”為過年的前奏。從臘八開始,家家戶戶就要準備花生、瓜子、醃肉、置辦年貨。民間有“吃罷臘八粥,就把年來盼”的說法。

“臘八日子不用揀,大吉大利福壽錦。”在南昌,臘八也是個傳統的黃道吉日。這一天,南昌人除了要喝“臘八粥”,還常舉行定親、娶媳、嫁女之類的“臘八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