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類,其他動物有思鄉思故的情感嗎?洋蔥的生活瑣事2018-08-30 15:29:08

西方社會生物學派用生物自私基因論為基礎的群體選擇理論來解釋人類的各種社會行為,認為人類社會形態、結構、型別甚至制度都是受生物基因操縱,受基因控制的行為所致。他們認為社會性不過是生物的一般屬性。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一些學者開始對動物世界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和分析,認為社會性的確並非人類的專利,進而認為動物也有其文化和思想。山雀啄開的啟示 上世紀50年代,一個晴朗的早晨,一隻山雀用嘴啄開了放在一戶人家門口的牛奶瓶的瓶蓋。幾周後,那裡所有的山雀都學會了這種開瓶技術,並把這種技術代代相傳。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些山雀間存在著十分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這一現象隨即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爭論,這也是人類首次開始廣泛探討動物是否也有文化這一話題。隨後,科學家將注意力轉向靈長類動物。他們發現,幾內亞的類人猿能用樹棍掏出洞裡的螞蟻直接送進嘴裡,而坦尚尼亞貢比地區的類人猿則把螞蟻誘到一根樹枝上,然後把它們捏成“肉球”,再送進嘴裡。西非的類人猿還會拿石錘在石板或木板上敲打核桃,取出裡面的核桃仁…… 解剖學和生物學早已證明,人與類人猿擁有95%相同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但幾乎所有人都曾認為,文化屬於非遺傳因素範疇,而創造和擁有文化為人類獨有特性。英國科學家近年對非洲類人猿的行為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非洲類人猿群體間的39種主要行為差異,只能是通過後天學習獲得,而不是天生。斯坦福大學的幾名教授曾對300個螞蟻群體進行過一項連續20年的跟蹤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群體生活改變了這些螞蟻的行為,而且它們的行為還由於年齡差異而出現不同:較年輕的群體進攻性與對抗性會比上一代強,年紀較大的群體則更為謹慎,也更注意外交。交”。由於螞蟻的壽命只有一年,所以它們很可能是透過某種特殊方式把上一輩創造的“智慧”代代相傳下去。動物學家還發現,一群日本猴子能夠互相學習清洗食物的本領。如今,在全球各地都有了類似情況的報告,對動物文化的研究也開始普及到各個物種:鰷魚和虹鱂能跟隨同伴找到最好的逃生路徑或最快的食物通道;烏鴉能互相學習製造和使用抓捕食物的工具;在許多地區,唱歌的小鳥竟然還創造了“方言”

與人類一樣,動物在生活中受到其它同伴的影響。動物們在作出重要選擇時,會觀察同伴,並參照其它動物的行為。大多數科學家都曾認為,這種學習能力,是物種進化時動物逐漸具備的遺傳基因造成。但加利夫教授說,毋庸置疑,越來越多的例項證明:人類不是唯一能夠創造文化、並使之傳承下去的動物,其它動物也可能有這樣的本領。黑猩猩能認識鏡子中的自己,會對著鏡子看自己的牙齒,並轉過身看自己背後的樣子,有時它們甚至還會對著鏡子給自己化妝!醒來時,如果發現自己耳朵上有油漆斑點,這些猩猩就會檢視自己的手指。水獺能開啟啤酒瓶的瓶蓋;章魚能借助自己5億個神經元和多條手臂從廣口瓶裡取出蟹;海豚能模仿潛水員併發出咕嚕聲(就像從潛水服裡冒出氣泡的聲音)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動物也有自我意識,它們也會表示態度、學習技能、創造生活,甚至撒謊!文化讓人類走出叢林,從動物本能中解放,去作無數決定:無論是挑選迷人的服飾,或者選擇鍾愛的伴侶、職業甚至信仰。而動物也並不愚蠢,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能力、神奇的預感能力、令人驚奇的創造力、學習和適應能力。

次北固山下(王灣)中有一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因為古時候是鴻雁傳書,所以表達了思鄉的情感,所以詩人也借用一些動物來表達自己的思鄉思故,從古至今動物的遷徙和迴流都體現了動物的思鄉思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