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鄉鑑2020-05-20 11:09:22

農村老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農村老話俗語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農村俗語“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主要意思是:糟頭肉不要割來吃,鯽殼魚不要買來吃。這又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一、割肉不割糟頭肉

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一方面滿足自家食用;另外就是填補家用,市場好的時候,幾頭豬能買到幾千上萬塊。每年臘月裡陸續宰年豬,屠夫殺豬的刀口就在豬脖子上。

糟頭肉,又被稱為頸脖肉、殺豬肉、刀口肉等,是連線豬頭和豬身的部位。村裡人一般不會吃這部分豬肉,被認為是最差的豬肉,其原因有兩點:

農村老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1、糟頭肉“不乾淨”。

糟頭肉含有較多的淋巴腺,大家都知道,淋巴對於動物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有助於過濾和對抗外來入侵的病毒、細菌等。因此,從食用的角度看,糟頭肉不宜多吃,難免這類肉中殘留著細菌。正是因為這樣,國家規定市場在售的豬肉,必須去掉槽頭、護心油等部分。

2、

糟頭肉營養低。

糟頭肉位於頸脖處,像是脂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少。在過去經濟條件本不富裕的情況下,割這類豬肉食用並不划算。

二、買魚不買鯽殼魚

鯽殼魚,即城裡人常稱的“鯽魚”。這種魚體型較小、生長速度也比較緩慢,天然生長的鯽魚,幾年都難長到一兩斤,一般都是幾兩重。但是,鯽魚的營養卻很高,城裡人常買它煲湯,與豆腐、西紅樹等一起燉了,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進補。

老輩人之所以總結出“買魚不買鯽殼魚”,主要是從食用的安全性考慮的。由於鯽魚個頭較小,且體內的小刺較多,吃起來容易卡住喉嚨,尤其不宜讓小孩子吃。

在我們家鄉里,關於吃鯽魚若被刺卡到喉嚨時,有個處理的小偏方,即吃些蔬菜以讓魚刺吞入食道。正是因為這樣,一般常做酸菜燉鯽魚,味道既很鮮美,若不小心卡到魚刺了,可以吃點酸菜將魚刺吞進入。

農村老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基於衛生、安全的角度總結的,它告訴人們糟頭肉、鯽殼魚儘量不吃,即便要吃也要多注意一下,比如,糟頭肉燉煮時間稍長些;吃鯽魚時,儘量多喝湯少吃肉,或者吃肉時不要說話,細嚼慢嚥等。

各位朋友,你們認為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