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小玉ing2022-03-31 14:40:15

這是視野和格局都不斷展開的過程,這是進步的動力。

如果發現自己愚鈍,別焦慮,而是要制定具體的行動去提升,列出自己愚鈍和不足的點,然後用行動去改變。

行動是改變目前物理狀態的唯一途徑,請堅持繼續讀書,輸入,然後去發現,去總結,最後行動。

這一切都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傻吃悶睡8712022-03-28 07:35:50

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渺小、孤單,甚或愚蠢,這是認知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對此,荀子、莊子、英國培根都有過簡短而精妙的評點。

因為知識是廣袤無垠的參天大樹,我們每個人僅僅知道大樹上某個樹枝的小小片段。惟其如此,當我們窮其精力、越讀越多時,就會發現不知道的世界更多更大,自然就會出現渺小、孤單,甚至愚蠢的困惑。

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莊子《庖丁解牛》才給出精闢論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

荀子《勸學》:“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顯然,透過登高山、鑽地洞為喻,論述學問的高深莫測,自然包含了為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困惑現象。

英國的弗蘭西斯•培根是非常淵博的大學問家,曾被馬克思稱讚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在《論學問》中談到“學問變化氣質”時,他曾說:“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問變化氣質”。

這段話裡,最關鍵的句子是“博物使人深沉”——知識無涯,當你知道得越多,自然發現不知道者更多,從而變得深沉。

不再贅述,總之一句話——

讀書越多,越覺得自身渺小孤單,甚或愚蠢,屬於認知過程中的必然現象。與人類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進過程完全一致。

謝謝朋友,靚景共分享。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飄風我塵2022-03-29 23:20:33

其實只是因為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那就是:你,為什麼而讀書!

知識,是為人而服務的,而人是需要有“心”的!知識入了心,那就不僅僅是知識了,更成為了你之精神思想的一部分,這時的知識才具有開悟之功。

如你所說,你當時的恍然大悟,其實只是順應旁人的理論、而“悟”了旁人的思想!旁人的思想就是旁人的,你這不叫悟、而只是簡單的理解或懂,然而這卻是那書的本來目的、其本就是讓人能看懂能理解,這才成了書、繼而讓你看到。

真正的悟,是以你的思想為基點、用你自己的思想去理解研究旁人的理論!目的只是豐富完善你的所思所想,所謂的悟應該是從你的所思所想中。而若以此的來看書,即使看過之後大多都忘記了,可你卻清清楚楚的知道其到底都寫了些什麼東西,你所忘只是區域性點線、可整體及中心內容卻被你牢牢的記著,甚者你或許比之其他人的認識更深——從某個角度來說那書已經被你給化了。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詩意人生Y2022-03-31 09:29:37

謝謝邀請!讀書就一定要讀好書,那種給人正能量的書,就像是聽高人講課,那些超越現實,又紮根與現實的智慧,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後來人借鑑和學習!因而越讀書就越感覺學海無涯,未知的東西太多!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一隻吃草的貓2022-03-27 23:53:20

越讀書,你會感覺自己越聰明!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作者沒你聰明!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這句話是西漢時期地文學家劉向的一句名言。但有時候你會發現書的作者真沒你聰明!你會發現你寫出比他寫的還會寫!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劉向認為讀書可以治療人身上的一些“愚病”,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但是現在那些作者們是真正讀過書的人麼?是真正的博學知識嗎!全是一些沽名釣譽沒有啥本事的人,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數,你會發現該讀書你不是愚笨,而是你越聰明比他們都聰明。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莫以明2022-03-30 09:17:56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如果在讀書前覺得自己很聰明,讀書後覺得自己蠢,特別是越讀覺得自己越蠢,那說明這書已經讀到心裡,甚至,已經落實到行動上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出的事太多太多,成功、失敗也太多太多,而所謂“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是說,以前發生過的事,發現後來又發生了,甚至一而再再三三地發生,結局都差不多。

讀書又聯絡自己實際的人,突然發現自己過往的一些經歷,竟然也都發生過了,如果自己早一天看到書中的東西,那麼就可能避免一些事的發生讓自己少受很多損失,或者就可能更方便快捷地走向成功,而這都由於自己沒有讀過這樣的東西才導致重倒覆轍,結果後悔晚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完全一樣地複製,也不是完全一樣的重複,事件發生的密度達不到千篇一律,但是可以借鑑,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透過學習,領略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智慧。

總起來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恭喜你,你進步了。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水瓶座的桔子2022-03-27 19:06:43

因為光輸入,沒有輸出,看了寫些感悟,慢慢腦子就越來越活。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向上開花向下生根2022-03-29 15:27:08

正常反應,學無止境嘛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菜無心看老片2022-03-27 20:33:56

看的啥書?往往越經典的文章,越需要細細品味。也往往越是後知後覺,才能記得長久。

愚鈍,或許只是比聰明人慢了一些。只要不是讀死書,呆板的不知變通,就沒事。

讀書是好的,也是有用的。很多知識都存在於書中。但不能全信書中講的。活學活用嘛。

加油加油,讀書比罵人好,因為我家鄉罵人就是口頭語,所以[捂臉]你讀書的樣子很好!加油[憨笑]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閒散人662022-03-27 20:00:20

社會上的爾虞我詐,坑蹦拐騙,等等吧一些不良的事,書本里面是沒有的,所以才會覺得自己很愚純,要讀懂社會的這本大書就不會決得自己愚純了。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小小檸檬布丁2022-03-29 22:05:38

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越學的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

就像我們不瞭解某一行,就會覺得那工作太簡單了,沒有挑戰性,誰都行。真正接觸了才發現:沒那麼簡單!

比如駕駛。好多人見別人開車考駕照老簡單了,自己也去學。結果三次五次考不過。再比如銷售,看人家買東西,僅靠嘴皮子掙老多錢,眼饞。這還不簡單,動動嘴皮子,忽悠人就行。自己也一頭扎進去。結果業績慘淡!狼狽退出。

所謂隔行如隔山,不瞭解不知道水有多深,越瞭解越知道學問的博大精深。要不怎麼說:學海無涯呢!好好學習吧!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泓毅十八子2022-03-28 13:37:28

懂得越多感覺世界的東西越多,自己知道的越少,就會感覺自己太渺小,事實是自己長進了,自己不知道別人會知道,所以有句話三日不見刮目相看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靜品禪茶一味2022-04-01 14:16:05

可能還沒有到質變。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機智的風聲Ma2022-04-01 13:51:52

打個比方,○裡的是你已知的東西,○外面的是你未知的,已知的東西越多○越大,那○外面的世界就越大,就是你未知的也越多。所以學無止境。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上善若水88612022-03-28 17:18:42

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更多。這就是“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學,然後知不足”的真實寫照吧?!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愛ai4352022-04-02 14:36:46

是這樣,在讀書的時候往往會聯想起自己之前的一些情景,當時沒覺得什麼,回頭一想自己真的很笨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還是鄉音2022-03-27 20:49:25

說明你進步了,這就是佛教說的“回頭髒”的又一個境界。祝賀你!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餘生不必彈2022-03-27 19:20:26

懂得越多,不懂得就越多。再往上就是修仙了,不歸凡人管了。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愛是永不止息的愛2022-03-30 21:42:25

明白自己知道的太少了

為什麼越讀書越覺得自己很愚鈍?狼眼怪談2022-04-01 00:35:37

莫名想起那句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只能說你讀書還不夠深刻,

如果你說你能在讀書之後把作者透過書本表達的內容全部領悟吃透並變成自己的東西,

我會認為你在說謊。

畢竟,語言是交流最大的障礙,文字也是。

作者用自己理解的文字來詮釋自己的感悟,這就是作品的本質。

讀者自己的感悟藉由書本作品的閱讀體會找尋到感悟的重合部分,

重合部分越多,對書本作品的認可度也就越大。

讀者也就越多,書本作品也就越發被人們所熟知。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名著的本質,僅此而已。

讀者生活感悟與作者書本感悟,有先有後。

——讀者感悟在前,讀到書本感悟在後,也就加深了自身感悟,記憶深刻。

請注意這裡的讀者感悟是:讀者在生活中已經獲得了這部分感悟,卻因為個人學識和知識儲備的欠缺,而無法用言語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

恰好因為作者書本內容的出現,彌補了這份學識和知識儲備的欠缺,最終為這份感悟找到一份讀者認為最適合、最恰當的解釋,這才是讀書,也是最記憶深刻的學習。

——書本感悟在前,讀者感悟在後。

請注意這裡的讀者感悟只是對書本的感悟,沒有生活的實踐印證,屬於未來可能的某種感悟因為書本的內容被提前了。

這種提前往往有種開啟認知大門的既視感,卻又因為似懂非懂的狀態而記不住感悟的重點。

生活還需要繼續,忙碌的好似早已忘記書本的內容和讀書獲得的那份感悟,其實不然,這份感悟早就被潛意識收藏起來,等待被解封那一刻的到來。

直到某一天、某一刻、某一個剎那,現實生活的你,正在經歷書本內容的某個場景,也可以說是現實生活重合了書本記憶的那個時刻,當時的你恍然大悟——感悟也就接踵而至,潛意識的大門也被悄悄開啟。

也可能忙碌的你,根本沒有在和書本記憶重合的那個瞬間覺察到什麼,而是在事後的某一天回想起來,才發覺到那份感悟原本一直就在,只是時候未到,所以未能真正領悟到感悟本身。

讀書——就讀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書,超過自身認知範圍也就晦澀難懂了。

讀書——需要量力(腦力)而行,不要在短時間讀太多種類、太多數量的書籍。

認知能力有限,認知範圍有限,突破有限需要讀書,讀書需要認知,認知就去讀書。

直觀一點就是這麼一個概念。

其實不然,突破有限需要讀書更需要出去走走,讀書需要認知,外面的世界也能成長認知。

認知就去讀書,也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歷經世間所有,歸來仍是少年,

少年的求知,少年對知識的嚮往,對書本的痴迷。

繞不出去的原因在於一句老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古人誠不欺我,書讀多了就會被稱為書呆子,相信讀書人的你絕不願揹負這個諢名。

所以你要的答案就是——

想讓自己越讀書越聰明,就去歷經千帆,就去品味人間煙火,回過頭再去讀書。

捷徑就是把書本上主人公經歷的一切在現實

走一遍,回來後帶著自己的感悟,去印證作者的感悟。

結局可能你們的感悟重合,可能你的感悟低於作者的感悟,也可能你的感悟勝過作者的感悟。

到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把這份超越作者的感悟寫成書,

而你,也會成為新的作者。

我的回答結束了,不知道能否幫到你。

期待您的關注,狼眼怪談,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