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勸諫的方法?打call啦2021-07-09 16:07:15

魏徵是以善諫著名的。那麼他的《諫太宗十思疏》善在何處,諫有何妙?

一、妙在思路上。

魏徵以敢於直言進諫著稱,而本文又意在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為此,作者反覆申述論說。先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深入淺出;繼以歷史經驗證之,說明德義的有無關乎人心向背和政權安危,振聾發聵;再以具體做法結之,指明實現理想政治的正確途徑,語重心長。先深入淺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後投“十思”,易為對方接受。

二、妙在論證上。

本文所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是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文中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藉以闡發治國安民的思想,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文章開篇談論治國要注重“積其德義”這一根本原則時,從兩個方面比喻論證,即“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樹木長得高的必要條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長遠的前提,運用自然中的現象來比治國的原則,淺顯易懂而又生動形象。同樣,魏徵以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來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還為人們傳頌。

文中正反對比論證,增強了說服力。正反對比論證集中在一、二自然段,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而從反面來說“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知其不可”,因此,根本與長的關係自然而然被人們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歷史的教訓來勸諫唐太宗時,也注意了正反對比論證,“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一繁一寡,最能觸動唐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體的例子,已走過建國曆史的唐太宗也會有很多的想法,從而引以為戒的。

三、妙在目的上。

魏徵生活在封建時代,站在封建統治者的立場上,時時處處維護封建統治,其中固然有特定時代的階級侷限性,但是作為一個身居要職的高層官員,為了使李唐王朝國泰民安,他表現出的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頭腦和對時事敏銳的洞察力,無一不令人敬仰。《諫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榮的“貞觀之治”時期,魏徵以其敏銳的眼光洞察到了唐太宗逐漸滋長的貪圖享樂的思想,並且敢於犯顏直諫。貌似無禮的忠心耿耿,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高度的評價:“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之功

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四、妙在用語上。

魏徵在進諫時,有著清醒的頭腦。他雖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他沒有因唐太宗對自己的賞識而得意忘形,仍是堅持一貫的謹言慎行。

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為了勸諫唐太宗克服貪圖享樂的思想,時刻都沒有忘記唐太宗與自己的主僕、君臣關係,在文中稱自己“下愚”,尊稱皇帝為“明哲”,表明自己觀點說“臣聞”(而非臣以為)。這些用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達,合情又合理,難怪唐太宗會從善如流。試想,如果魏徵恃寵驕橫,連主子都不放在眼裡,那麼,即使他心再誠,也不會有好下場,最終只能落得身首異處。

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有豐富的哲理和內涵,有高超的勸諫藝術,由於唐太宗能夠虛心求諫、納諫,改正了自己的不少過失。在唐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社會安定,人口增長,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國家富強,邊境安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十分悲痛,流著淚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今魏徵去世了,從此,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唐太宗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讓文武百官和各地在京官員都去參加魏徵葬禮。舉行葬禮時,唐太宗登上御苑中的西樓,望著魏徵的靈柩,哭得極為哀痛,並吟詩一首,寄託他對魏徵的哀思:“勁條逢霜摧美質,召星失位夭良臣。唯當掩泣方召上,空對餘形無復人。”

“讀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重讀《諫太宗十思疏》,不僅要體味它高超的勸諫藝術,還應從字裡行間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徵為使唐王朝長治久安而敢於直諫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願生活在新世紀的同學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時刻胸懷一顆火熱的報國心。

諫太宗十思疏,勸諫的方法?不想活動的風2021-05-21 14:38:38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點,“十思”即十條建議。可以概括為“五戒”:

“見可欲”、“將有作”指見到能引起知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想到用知足來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時,就想到適可而止,這是戒奢侈;

“念高危”、“懼滿溢”兩條指考慮到身居高位。時時想到謙虛謹慎的修養自己的品德,懼怕自己驕傲自道滿,就要想到胸襟寬廣像能容納滔滔江水的大海,這是戒驕傲;

“樂盤遊”、“憂懈怠”指外出專遊獵要網開一面,適度而行,擔心做事懈怠,就要時時想著善始善終,這是戒放縱;

“慮壅蔽”、“懼讒邪”指虛心容納下邊的意見,嚴格要求自己而疏遠斥退那些壞人,這是戒小人;

“思所加”、“罰所及”指不要因個人的情緒變化而謬加獎賞屬或濫施刑罰,這是戒賞罰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