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彬雪無痕2021-03-16 11:05:54

廣西二月二龍抬頭習俗民俗彙編

趕歌圩

鄧龍屯壯族歌圩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每年二月初二,遠近群眾彙集於此,舉行一年一度的壯族歌圩節,賽唱壯族山歌。他們以歌傳情,以歌會友,節目精彩紛呈,吸引四鄰八方眾多群眾到場觀看,熱鬧非凡。

看鬥牛

上林縣木山鄉廟會形成於清朝初期,由附近的村民自發組織。廟會上,人們可以興味盎然地觀看鬥牛、鬥雞、山歌對唱、獅公舞表演、打陀螺、球賽等多種傳統民間活動。還可品嚐各種美食小吃,欣賞民俗節目演出。

逛廟會

農曆二月初二,當地舉行一年一度的文武廟會,祭社遊行、舞龍舞獅、賞花燈、唱大戲等活動相繼上演。村民則殺雞宰鴨、擺酒設宴招待親朋好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和諧安康、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土地節

桂東地區客家人稱“二月二”為土地節,客家人居住的。村邊都修建有土地廟。每年農曆二月二這天,他們備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帶上香火蠟燭、紙錢等到村邊土地廟祭供,場面肅穆,以求土地神庇護,得以安居樂業(王建同:《廣西客家研究綜論》第一輯)。

飲社酒(治聾酒)。傳說社日酒可以治耳聾,因此人們稱社日酒為治聾酒。宋代陸游《社日》詩:“幼學已忘那用忌,微聾自樂不須醫。”又作注曰:“古謂社酒治聾。”清光緒《通州直隸州志》載:“春分後戊日,村之民賽土神,置酒聚飲,曰:‘酒治聾。’”此外,在廣西也有此俗記載。民國《來賓縣誌》載:“蓋古者社日飲治聾酒,因以是恐村婦之溺愛耳。”民國《榴江縣誌》也載有春秋“社日”飲治聾酒的習俗。

廣西賀州客家人在土地節做餈粑吃,並且要放棠梨葉,傳說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接社。即孃家在社日接新嫁的女兒歸寧。早在宋代,婦女在社日一般不參加祭社活動,而出現婦女於是日“歸寧”的習俗。民國廣西《桂平縣誌》《全縣誌》都載有此俗。

搶花炮

搶花炮的“花炮”是鐵製圓環,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然後置於送炮器上。送炮器即鐵炮,內裝火藥,燃放後即把花炮衝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時參加者均可奮勇爭奪。按民間傳統,只燃放三炮。搶得頭炮者,則萬事吉祥如意。搶花炮是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也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歷經千百年的搶花炮民俗,已列入了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