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國人口疆域實力對比?使用者37203907203577892020-07-14 03:09:56

戰國時期各國疆域有明確記載,下面就可以告訴你。不過人口當時沒有做過統計,不能說出確切數字,但人口多少和軍隊實力大致成正比,各國軍隊人數史書有載,朋友可以大致以軍隊人數做個參考。

戰國初期時的各國疆域大致如下所述:

楚:長江中游和漢水中下游、淮河中游地區,西起巴山(今四川省東端)與巴國接壤,東西與淮夷(今江蘇北部)與越國接界,南有長江中游南岸地區(今湖南省東北部、湖北省南部、江西省北部)與百濮、百越接界,北有上洛((今陝西東南部)、申(今河南省南陽地區)蔡(今河南省東南及東南邊境地區)與韓、鄭、宋接界。東西約750公里,南北約500公里,論面積是第一大國,國都在郢(今沽北省江陵縣北之紀南城遺址)。軍隊實力據《戰國策》記載“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秦:據有渭河中、下游及漢水上游地區(今陝西省關中地區大部、漢中地區一部及甘肅省東南部),西和綿諸、烏氏等戎族交界,北和義渠、朐衍等戎族交界,東和韓、魏、大荔之戎交界,南和楚、蜀接壤。東西、南北各約250公里左右,國都在雍(今陝西省鳳翔縣東)。軍隊實力戰國初不明,至秦惠文王至秦昭王時(約戰國中、後期)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

越:除錢塘江流域外,還佔據了吳國故地,更向北擴張到淮河下游以北,西接楚,東瀕海,南接百越,北抵琅牙臺(今山東膠南縣)與齊魯為鄰,國土南北狹長約750公里,東西寬約100-300公里不等。但越國興盛只是曇花一現,自勾踐後便急劇衰落,史書無載,大約在戰國中期時即被楚所滅,國土盡屬楚。

齊:保有山東半島的北部(泰山、沂山山脈以北)和黃河下游以東(今河北滄州、大名以東地區)。東及北濱海,西界黃河與趙國接壤,南以泰山與魯國分界,東南與莒國、越國接界,西南與衛國接界,東西約600公里,南北約100-200公里。齊在戰國中期時軍隊人數約和魏國相當,(大致30萬左右),齊泯王末年被五國聯軍攻破,齊軍幾乎喪失殆盡,後雖田單復國,但實力終未超過以前。不過齊軍人數雖不多,但記載齊在戰國一直是大國,人口數目不會少於秦楚兩國。

燕:始終保守於燕山和太行山北端夾角地區(今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山西省東北角)國都在薊(今北京市西南),國境東北與東胡接界,西及西南與趙國及中山國接界,南臨黃河和渤海,與齊國相鄰。國土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約100-300公里,與齊國差不多。但山、海多未開發,地曠人稀。燕在燕昭王時,有“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不過燕處北方,人口稀少,軍隊人數雖不算太少,但估計軍民比例較高,全國總人數應不會多於韓。

趙:其地有今陝西省東北部,山西省中部、東北部、東南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端;東西橫跨大河內地區,西界戎族,北鄰林胡、樓煩,東接東胡、燕、中山、齊。南與魏、韓、衛交錯,全境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約150-250公里。趙國軍隊在趙惠文王時,號稱“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和燕一樣屬北方國家,軍民比例較高,故趙國總人口大致應和魏國差不多。

魏:佔有原晉國河東、河西、河內的部分地區,國都在安邑(今陝西省夏縣西北禹王村)。全境呈兩端垂球的弧形,西部約縱橫100公里,東部約縱橫200公里。魏在戰國中後期有軍隊“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韓:據有原晉國中南部的黃河南北地區,即今山西省南部沁河流域及王屋山區,河南省北部偏西地區。國都初期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北),後遷至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西韓城鎮)、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其地,西有崤函之險,與魏、秦為鄰。北、東與魏連線,南有周都(洛邑)周圍地區,與鄭楚相鄰,約為今山西省的西南部與河南省的中部。在各大國中領土最小(地方不滿九百里),軍隊全部數量不過三十萬人。

戰國後期時,因秦國國勢大漲,攻伐六國,故六國地盤人口大大減少,秦國國土面積的人口急劇膨脹,形勢就一邊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