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莖腐病怎麼治?使用者35840404758255642019-12-23 04:54:13

馬鈴薯莖基腐病又叫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嚴重發病率可達到20%以上,常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生產。莖基腐病主要為害幼芽、莖基部及塊莖。從苗期至收穫期觀察,常見症狀型別有:

1、立枯型:發生於苗期,地下根莖變褐縊縮,種薯風化,地上部黃化乾枯,幼苗死亡。

2、萎蔫型:出現於開花期,地上部由下部葉片、分枝失水,並開始向上擴充套件,上部葉片發黃;地下老根頂端或側根分枝處常變褐縊縮,且由下部根系向上部新發根擴充套件,呈黃色或黃褐色。

3、根腐型:出現於末花期,此時,地上部從植株外部葉片黃化,但植株並不萎蔫,剖開地下部,可見地下莖出現黃褐色斑塊,並向上擴充套件;與薯塊相連的根系,從中問或相連處變褐色乾枯,薯塊與根系脫落。僅有部分新發根系正常,維持地上部生長。

4、黃化型:主要發生於結薯期和膨大期,地上部植株黃化,葉片失水捲曲乾枯,莖稈褪綠,植株死亡,地下根系與地下莖脫落,根莖部變黃褐色縊縮,田問拔出時易從根莖處折斷。馬鈴薯莖基腐病傳播途徑馬鈴薯莖基腐病病原以病薯上的或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帶病種薯是第2年初侵染源,也是遠距離傳播主要途徑。莖基腐病的病菌在田間由雨水、灌溉水、帶菌農具、堆肥傳播,形成反覆侵染。菌絲生長最低4℃,最高32~33℃,最適23℃,菌核形成適溫23~28℃。馬鈴薯莖基腐病發病原因馬鈴薯莖基腐病發生與春寒及潮溼條件有關,播種早,或播后土溫較低發病重。一般苗床或棚室溫度高,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肥料,以及通風不良、光線不足,莖基腐病最易發病,並造成流行。馬鈴薯莖基腐病預防措施1、選用無病種薯。播種前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10分鐘。或用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浸種10分鐘。2、在馬鈴薯生長期加強管理,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播種時地溫不低於10℃,尤其是高海拔冷涼地區要特別注意適期晚播,以確保播種時地溫不低於10℃。馬鈴薯莖基腐病防治藥劑馬鈴薯從出苗到株高15釐米均可發病,發病初期採用內吸傳導藥劑噴施,藥劑可用15%惡黴靈、25%甲霜靈、30%瑞苗清、30%福連等,按照使用濃度,每畝噴施50~70千克,苗帶施藥,使藥液延莖葉流至根部,滲入莖基部,達到滅菌、消毒、治療的作用。供您參考!不客氣!歡迎關注交流並評價!如果滿意,敬請評價!希望能夠幫到您!祝您豐產豐收!謝謝您的提問!期待您的好評!謝謝您的支援與鼓勵!祝您生活愉快!開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