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湑水居士2019-03-11 07:56:07

慈禧過生日都由海軍軍費裡支出萬萬兩白銀,李鴻章是海軍總管敢不出嗎!哪有錢買軍艦呵!還得跟慈禧老賊算帳!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坐古談今2018-06-11 06:43:38

我的回答可能會讓一些人不滿,但翁同龢對甲午戰敗沒有責任,是我的思考。翁同龢禁止整個海軍(不是隻有北洋)購買西式武器(不是所有武器)那是為了救災,為此救了幾百萬人的性命。中日戰爭他猜得到?李鴻章猜得到?武器第一,就能打贏?況且,中日武器之間差距根本就很小!

同時,甲午戰爭完全可以找出責任方,而不是像有些人說的是制度、環境的責任,那樣的話,誰都沒責任了!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

首先,翁同龢與李鴻章之間沒有恩怨問題,只有政治分歧和互相看不上。

對於翁同龢哥哥翁同書被李鴻章參劾一事兒。那是李鴻章在當師爺的時候,替曾國藩寫的參劾,署名是曾國藩,李鴻章這位秘書怎麼被人知道和重視的。翁家即使恨也是恨曾家,不可能去恨一個秘書。

甕李之間主要是翁同龢對於李鴻章在貪腐問題上、倚重慈禧問題上表示不滿。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

其次,甲午戰爭失敗是李鴻章的主要責任,這場戰爭必須要打,打敗是因李鴻章的指揮原因和北洋海軍戰時的問題

如果再不以軍事優勢對朝鮮吞併,中國必然被日本擠出朝鮮半島。甲午戰爭失敗,是李鴻章治理北洋的失敗,戰前避敵,戰時自保導致,與翁同龢基本無關。詳見我對“晚清的李鴻章一直在主張海防優先,為什麼甲午海戰還是輸了”地回答。

北洋海軍戰時問題,一方面我不懂海軍;一方面戰場情節瞬息萬變,任何人的回憶都是孤立的。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

最後,翁同龢確實是“九年未添一艦一炮”的直接誘因,但根本原因在李鴻章。

而且,“九年未添一艦一炮”也不是必輸原因,中日兩國軍艦各有優缺點,一方面炮速快航速快,一方面裝甲厚不好打而且重炮,武器不是勝敗原因。

翁同龢“九年未添”主要是為了救黃河大水災,正是因為翁同龢的全力救災,才使數百萬災民得以活命。

他的全力救災是針對整個權力階層(除了皇帝、太后外)和有錢人,被人痛恨也是正常的。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孫悟蔥2017-08-24 08:13:58

李鴻章從朝廷拿軍費,但北洋又十分腐敗,真正的軍費用在軍事上的也就十之五六,剩下的都被各級官員貪了,北洋是李鴻章的私物,中飽私囊,同時李又辦洋務,富可敵國,死後留下的財產幾代子孫都用不完直至今天,其實北洋最不缺的就是軍費,如果李鴻章真的忠君愛國,他大可毀家紓難,但他不肯,拼命向朝廷要銀子,李年年向朝廷要鉅額軍費,但朝廷都知道北洋的錢是貪一半用一半,卻又無法審計,仗也沒打過。當時朝廷軍費開支很大,除了北洋,朝廷其他方向的南洋,福建,疆藏及邊境軍費開支也很大,對內還要剿匪,《走向共和》裡翁說的一句話其實不是沒道理:錢就那麼多,都給了你北洋怎麼辦,猛虎既然不戰,那就讓他消消食。李那麼有錢,卻一直死命問朝廷要銀子,換了誰是戶部尚書都會算算這筆賬。說翁同龢剋扣軍費,其實經不起推敲,雖然翁是戶部尚書,但他只是管,沒有使用決定權,戶部的度支都需報軍機處裁定,皇上太后批准,讓個戶部尚書來被鍋實在太天真了,北洋戰敗是因為缺幾發炮彈錢嗎?當然不是,根本原因就是體制,從上到下的腐敗和李的消極避戰,李有能力有錢但自私怯戰,翁能力差但清廉窮困,現在全讓個窮的叮噹響的翁來背鍋,買來的炮彈裡是沙子,到底是誰的問題?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潛行951261862017-09-08 07:33:15

戰爭是國力的綜合體現。

首先,經濟方面清王朝的GDP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生產資料已經嚴重兼併,貧富差距過大。新的生產力由於制度腐朽,和官員的貪婪也沒培養起來。

其次,政治上各個實力各自為政。表面上軍力強盛,實際上都是某一個派系獨自應戰,其他派系看熱鬧或者拆臺,這樣就是某一個集團和日本一國作戰,力量得到嚴重削弱。

再次,主要人物掌管軍隊不嚴,沒有成為強大的戰鬥力。甲午戰爭雖然規模很大,但是持續時間不是很長,所以消耗也不是那麼大。所以軍隊的戰鬥力是決定小型戰役的勝負關鍵。北洋水師是經看不經打啊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歷史哨聲2017-11-12 22:46:44

在海軍籌建之初,本來是南北洋兩大水師每年各200萬銀子,但從當年就只有15%的銀子到帳,即:60萬兩。以後北洋名義還是有200萬兩銀子的海軍費用,但實際到帳不過50—60萬兩。

北洋水師主要戰艦的購買價格見如下:

定元、鎮遠、濟遠三艘船價格相同,即150萬兩每艘,即450萬兩;

致遠、靖遠合計169萬兩;

經遠、來遠合計173萬;

以上合計790萬兩銀子。但光緒大婚就花費了500多萬兩。說清政府沒有錢,洋人肯定不行——沒錢,你能花500萬兩銀子結個婚?

1892年,翁同龢以黃河大水需要1000萬兩銀子賑災為由,停止海軍所有一切都購置費用2年。可2年後,賑災過去了,連續4年一分不撥給北洋水師,直到甲午戰爭開戰。

2年不買,說是為了救災,還說得過去。4年不撥款,你說不是因為私人恩怨,有人信嗎?

戶部不撥款給北洋水師,雖然北洋也有自己的私庫,但私庫不可能替代戶部的撥款,只能作為補貼。

沒有錢,那北洋水師的訓練就會少,實彈訓練就更少了。

除了不撥款給北洋水師,翁同龢第二個過錯就是挑撥光緒對日本宣戰。李鴻章從構建北洋水師開始,就一直是以防守戰略來建設北洋水師,非常反對以戰為守的激進策略。

防守策略,是適合大清國力不強的實際的,加上北洋水師成軍時間不長,中國海岸線又非常長,在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海軍防禦體系情況下,談論海軍主動出戰,很容易拖垮大清。

但翁同龢只是一介書生,從無戰爭經驗,更無戰略眼光,因和李鴻章之間的私人恩怨,以打壓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和淮軍為目的,挑唆剛成年的熱血方剛的光緒,衝動宣戰日本。

甲午戰爭,使得中國失去了東亞國際上的話語權。原本注重中國的英國,在1902年和日本結盟,成就了日本海軍的鼎盛。

甲午戰爭,對於中國完全是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對於日本吞併朝鮮,外交途徑是最好的選擇。要讓英國介入朝鮮事務,只需要給予英國一些好處——比如幾筆借款即可。

另外即便日本成功吞併朝鮮,對於大清並非壞事——時刻提醒自己要奮發圖強,否則將如同朝鮮!而不是被朝鮮帶入衰落時代。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達凡阿12018-04-08 21:06:44

為什麼,李鴻章作為朝廷軍方最大的代表人物,,面對八國聯軍日本沙俄……卻要主張和談呢?而文官翁同龢卻要主戰?事實上,結果一定是:李鴻章主張和談的結果,必然是透過賣國求生存……翁同龢主戰的結果,一定是寧死而不失民族的節氣地戰敗,兩者的結果都是失敗,但,一個是站著死,一個是跪著活……問:哪一個可取呢?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General518210312017-08-27 20:32:55

這個就是為啥要變法的原因,大臣之間不顧民族利益,只是一味的私鬥,導致巨大的民族災難!而日本當時卻能全國擰成一股繩,甲午戰爭敗了,是李鴻章的淮軍勢力的削弱,可是民族卻災難了,清朝也倒下了,其實,他們和帶路黨有什麼區別!

翁同龢和李鴻章的恩怨,是否直接導致了日後甲午戰爭的失利?五福臨門1413638152017-12-23 16:14:58

帝師翁同龢以及很多滿清貴族都把北洋水師當成李鴻章的個人資本,他們認為北洋水師強大可讓李鴻章在朝廷的影響力提高,打壓北洋水師就是打壓李鴻章的地位。因此要縮減北洋水師的經費,丁汝昌曾提出購買高速炮,被以無錢駁回。甲午海戰中,定遠、鎮遠兩艦的主炮據說所打的炮彈是訓練彈,而真正的炮彈可能只有一兩枚!清朝政府政治上的昏庸其實應該是甲午戰爭失敗的一大關鍵因素。翁同龢是個好官不假,但是無意之中影響了甲午海戰,雖然戰敗的原因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