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銘史匯今2018-12-02 14:23:36

大清已經搖搖欲墜了,李能做的就是讓大清多活一天。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2019-04-05 08:25:23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

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

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

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

日本透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預設”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袁世凱在朝鮮挫敗日本的挑釁,展現了傑出的才具。但是,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形成的思維慣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誤判了甲午形勢。

因此,

大清上下,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對付日本在朝鮮的挑釁,小規模衝突打擊對手,然後適當讓步息事寧人。

誤判形勢,日本佔據先機

朝鮮發生叛亂後,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協助鎮壓叛亂。依《中日天津條約》,在中國派兵時,日本也有權派兵前往朝鮮,因此,日本也開始派兵前往。

由於袁世凱等人對形勢的誤判,只是準備鎮壓叛亂,大清派的兵很少,總計2465名清兵!而且,為了不刺激列強,刻意選擇了遠離漢城而接近叛亂髮生地的牙山登陸。

此時的日本,早已決意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和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打敗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軟,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亂已經平息後,依然執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進駐了仁川和漢城!同時,公然質疑大清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開始攤牌!

此時,大清在朝鮮的形勢非常不利:

1、前線兵力遠遠少於日本;

2、牙山“孤軍”,形勢危急,進退兩難。

3、朝鮮已經通告叛亂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馬入朝已無口實。

誤判形勢,先機已失。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1893年,英國防務情報人員已經預判:無論海陸軍,大清非日本對手。但若大清組織得力,動員果決,絕不至於像歷史發生的一樣慘!

“以夷制夷”,弄巧成拙

形勢上來說,大清雖號地大人多,但能戰之兵並不多。且由於沒有現代的戰爭動員制度、兵役制度,平時兵馬並不多,新募之兵,沒有三個月形成不了戰鬥力。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李鴻章混跡官場多年,此時開戰,正是“以李鴻章一人敵日本一國”,大清上下有多少人想看他出洋相?他自己清楚。

而此時的日本,早已備戰妥當,正希望尋釁開戰!

即使開戰,也不應該在敵人期望的時間,期望的地點開打

因此,李鴻章開始玩弄起了自己的“外交之能”。

當時的世界外交的主流,是英俄爭霸。英國,害怕中日開戰,使得俄國左手漁翁之利。

俄國,由於西伯利亞鐵路未完成,運力有限,尚無力大規模武力介入,因此,也希望借調停中日,擴大在東北亞的影響力。

李鴻章兩頭激將,試圖引起英俄爭相調停。這正是李鴻章常用的

“戰術性外交”

可是,由於李鴻章在激將中,給英國造成了“中俄同盟”的錯覺,使得英國上下傾向於與日本結成“英日同盟”。恰好,

成熟的日本外交家利用這個心理,促成了“英日修約”,解除了日本開戰的後顧之憂!

進退失據,一敗塗地

李鴻章在外交上爭取時機的做法,並無不妥。

但是,大清的攤子已經爛了!爭取的這些時間並沒有任何作用!

增兵備戰,又怕刺激列強;轉移牙山孤軍,又覺得認慫丟人;平壤軍馬甚至長期沒有主帥!而國內呢?除了“請流派”喊打喊殺,幾乎沒有進行戰爭動員或添置軍械。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大清上下,都等著看李鴻章笑話,這樣的國家機器,如何抗衡日本呢?

因此,

李鴻章避戰求和,是合理的,是因為前線形勢所迫。只是,李鴻章的戰術型外交,拆東牆補西牆還可以,如何與日本一個系統化的外交組織抗衡呢?而大清國家機器(當然,也包括李鴻章本人)尚不是近代化的高效的組織,避戰爭取的時間,並沒有換來前線形勢的改變。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博古不論今2018-12-02 15:24:44

在當時,說是慈禧太后掌握政權,但是實際掌握全國真實情況的只有李鴻章!當時李鴻章做出這一決策,因為當時中國雖然洋務運動達到一個階段,有些成績,但事實上與日本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些差距,這些資訊也只有李鴻章掌握!另外,洋務運動當中的北洋水師等都首當其衝,為了保全力量,無論是從自己這考慮,還是國家考慮,都要低調!最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中國當時的財政狀況和國家實力,對於這一仗李的認識更為全面!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老照片2019-04-04 17:12:11

主和是李鴻章一以貫之的外交方針,早在1881年就明確提出了“外須和戎,內須變法”的洋務策略。洋務運動的目的在於自強求富,為此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所以面對列強的咄咄逼人,清朝作出一些妥協讓步,並不能動搖根本,反而會換得和平的生存發展環境。所以,辦理洋務“以了事為要義”。而甲午戰爭爆發時,清朝儘管已經進行了三十年的洋務活動,但是勢力仍然較弱,尤其軍事力量不足。所以面對日本的侵逼,李鴻章主張和平解決爭端。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此外,李鴻章辦理洋務多年,深知各國之間矛盾重重,因此希望“以夷制夷”,透過列強幹涉、相互牽制來保障清朝利益。戰前,西方列強的鬥爭集中在遠東地區,而朝鮮則是焦點中的焦點,牽涉到了俄國、英國、美國等大國的利益。新興日本若獨佔朝鮮,必然引發列強反對,因而李鴻章積極在各國之間斡旋,希望依賴他們的干涉來逼退日本。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冥蝶讀書2018-02-12 11:40:50

個人認為跟當時的統治者心態有關,說白了就是自私。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所有的外戰,朝廷都不會盡力作戰,但是一旦發生了類似太平天國的運動,便不惜一切要鎮壓下去。

咸豐十一年(1861)初,奕訢上疏奏陳:“臣等就今日之勢論之:發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國壤地相接,有蠶食上國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國志在通商,暴虐無人理,不為限制,則無以自立,肢體之患也。”

奕訢是洋務派領袖,跟李鴻章屬於一路人,這份奏摺的觀點很能體現當時統治者的心態。跟後來廣為流傳的那句話“寧亡外夷,不與家奴”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心態在李鴻章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李鴻章剛到上海時,曾國藩就批評他“滬道媚夷,失之過弱”。在中法戰爭前夕李鴻章被彈劾“專欲媚夷以保其資”。十多年後更因甲午戰爭失利飽受批評,給事中洪良品批評其“主持洋務數十年”而“平日專以媚夷為事”。也許因為痛感於李鴻章廣招媚夷之謗,李氏門生吳汝綸所編《李文忠公全書》將其早年信中非議滬道時的“媚夷”二字刪除,這大概是最早的李氏門徒給他洗地吧。

這種心態體現了什麼呢?其實就是維持統治地位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夠維持統治地位,其他的都可以退讓。因此避戰必然是第一選擇,因為戰爭會危害統治地位。

有很多人會說,那是因為他心裡清楚打不過,所以避戰。這種論調跟汪精衛有什麼區別呢?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坊間五千年2018-12-02 15:21:03

李鴻章作為被晚清倚重的朝廷大員,其後半生一直都是作為清政府的“管家”而存在的。李鴻章也開拓洋務,引進新學,但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頹敗的“家”積累家當。

正如許多大財主一樣,雖富甲一方了,但骨子裡還是摳門的,為了保住這份“家當”,他在外交上一直“隱忍”,寧可自己背上罵名,也儘量要避免國家陷入戰爭中——他清楚戰爭是極端燒錢的。

然而,他雖然一直極力避免國家因為戰爭而花錢,卻無法阻止朝廷內部的極端浪費,因為他攥下的“國力”首先是帝王家的,然後才是“國家”的。

比如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就是作為“家當”而存在,擺設用途多於實際用途。恰逢慈禧太后大壽要用鉅款享樂,這“家當”的使用就只好臨時讓位於現實需要。

李鴻章沒料到的是,因為這“臨時”的一讓,北洋水師就成了無米之炊的花架子貨,讓人給全盤端掉了!這結局,我相信李鴻章肯定會心疼得要死,但他也就註定只能如此“心疼、糾結”下去,畢竟“管家”始終都左右不了“主子”會如何處理和使用自己的家當。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阿非利加努斯2021-01-17 22:40:28

1、當時的清朝地方勢力割據,各級團派系都想發展自己,所以李鴻章當然不想把自己的北洋水師給揮霍掉。

而當時南方的水師不幫北洋水師打仗,也是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一個重要原因。

2、李鴻章作為搞洋務的,自然知道世界各國軍事實力,包括日本,雖然當時很多人說清朝水師是東亞第一,但這話是在甲午之前很多年。決定戰爭的武器可能幾個月就有新的改變,何況幾年,當時日本買了德國的戰艦而清朝沒買,後來的吉野比滿清的戰艦都要好。

所以裝備上可能也打不過,而且據資料顯示,北洋水師計程車兵很懈怠,偷工減料、還有抽大煙的。怎麼打得過日本人。

3、李鴻章是真正做事的,當然知道不打仗比打仗要好,不像那些不幹事的只知道喊打喊殺。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使用者52603613042018-12-03 10:27:20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命根子,想保住北洋水師所以不主戰而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齷齪的劉世雄2018-12-02 13:44:21

李混賬罪終是怎麼死的?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船到橋頭直—3586FQI2018-12-02 13:27:30

清政府的國防常備軍是李鴻章的淮軍(包括陸軍和北洋水師),而淮軍是李鴻章的私人部隊,是李鴻章為官執政、獲取政壇“話語權”的本錢,因此李鴻章時時考慮儲存實力;其二,李鴻章在日本有投資企業,萬一雙方打得你死我活,李鴻章家族在日本的投資恐被封門沒收。

總之,李鴻章是基於私人和小集團利益而避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齷齪的劉世雄2018-12-02 13:44:21

李混賬罪終是怎麼死的?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mdq6603102018-12-02 16:07:34

謝謝提問!

李鴻章步入仕途後,憑他的才智步步升遷,至晚清時位高權重,甲午戰爭前,他避戰求和,是其政治智慧的體現,在當時為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有“四知”。

一知己:雖為重臣,不能一言九鼎。他久經官場,已居高位,卻身為漢臣,深知當朝用而不信,只好寧彎不折,只有避戰求和以自保。

二知國:國力衰弱,政層腐敗。晚清實已病入膏肓,對外一無所知,對內疲於平叛,朝庭揮霍無度,仕官層層腐敗,國庫虧虛,民眾滿怨,舉國上下沒有同仇敵愾,誓死抗敵的精神和實力,不是對手,只有避戰求和以降損。

三知敵:當時日本已完成資本主義改造,帝國主義侵略野心膨脹,國盛軍強,對中國虎視耽耽,一旦開戰“戰必敗矣”,只有避戰求和以謀穩。

四知勢:晚清中國閉關自守,不進則退,綜合國力遠落後西方列強,長期以往,國將不國,趨勢昭然,一旦開戰,加速亡國亡朝,只有避戰求和以續命。

事實證明,李鴻章作為政治家,已把韜略發揮到極致,避戰求和至少延續清朝五十年。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騎驢冒雪過小橋2018-12-02 13:34:33

李鴻章不光對日本避戰求和,對所有列強都是避戰求和,只有對國內才血腥屠殺 。慈禧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李就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北辰712142018-12-02 15:02:32

他最瞭解北洋水師,戰而不能勝,失敗了代價更大,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帝國中興2019-09-06 18:12:53

這是李鴻章一貫的做法,只要是李鴻章參與的戰爭談判李鴻章都是以保住和局為最大目的。這一點不能說絕對正確但是還是為減少中國的損失做出了一絲貢獻。當時憑藉中國的國力想要和列強在戰場上一決高下清朝無論是國力還是士氣都沒有能力。李鴻章在談判桌上的妥協我認為他只是想要保住國內的和平發展,李鴻章在年輕的時候就勵志要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所以他才會窮盡一生積極籌辦洋務。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日本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這個國家非常具有侵略性,而且他們十分善於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以及政治制度,善於學習是日本的優良傳統,日本的國門被美國開啟之後日本不但不對美國進行反抗反而是虛心地接受了美國要求的開關通商,日本人在見識到美國的先進科技時無不驚歎,而當時的清朝卻對外國科技視為奇技淫巧,僅此一點就決定了日本的崛起以及清朝的衰落。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中國的洋務運動在艱難推進實施的時候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已經開始,相比於中國只是學習科技知識日本則是全盤西化,無論是穿衣戴帽還是生活習慣都向當時的西方列強看齊。特別是他們效仿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使日本全國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而清朝雖然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技但是政治制度以及管理方法卻沒有學到,就像是舊瓶裝新酒難以改變落後的面貌。因此日本在東亞迅速崛起。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到了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在西方人眼裡已經是一個擺脫愚昧和野蠻的國家,國家強盛之後日本就按部就班實施自己的對外侵略擴張的國策,當時李鴻章對日本和清朝的國力是有一定的清醒認知的,在他看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國力強盛倘若和日本貿然開戰勝負不可知,為此他積極尋求外國的調停來解決中日爭端,但是日本為了獲得東亞的主導權絕不會放棄朝鮮政變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哈哈太優秀2018-01-30 12:45:59

大清實力不濟,他在戰敗後說過一段話。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好,海軍也罷,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孔,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可以看出,李鴻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做一些外表的修飾,大清內部已經爛了,辦北洋水師不過是想要用氣勢壓倒周邊的國家,保持大國的形象而已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揚爸爸652783852018-01-30 23:50:37

當時李鴻章對於能不能與日本一戰心裡是清楚的,明知毫無勝機又何必孤注一擲,當時的北洋海軍只有定遠,鎮遠二艘鐵甲艦還能唬唬人,事後的結果也不出所料,中日戰艦的中彈數為十比一,定遠,鎮遠仗著皮糙肉厚,總算沒被擊沉,但一場慘敗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平心而論,後來日本海軍能夠將俄國海軍打得狼狽不堪,所以輸給它也並不冤枉。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笑看風雲594560632018-12-02 18:10:07

甲午海戰,中日差距已經非常明顯。中日戰艦總噸位差不多,可日本戰艦多為新型戰艦並且訓練十分刻苦。況且日本窮全國之力打造購買戰艦,反觀當時的大清翁同赫為保皇派,並且翁同赫於李鴻章不和五年沒給北洋水師撥一文錢,導致北洋水師五年沒有添一發炮彈,並且北洋水師軍備鬆懈。這些李鴻章十分清楚所以李鴻章不願意於日本急於開戰!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讀歷史的沖沖2018-12-02 15:08:15

李鴻章的理念是保東南,放棄西北。作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他的眼光是卓越的。至於之後發生的事情,說是李鴻章的錯,不如說是大清找的替罪羊。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觀汗青2018-12-02 15:09:11

紙糊漿李鴻章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還是怕西方刮來的雲會下雨,結果沒想到東洋的雨更致命,直接把國基都給衝跑了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緣分天空1307249782018-12-02 15:11:20

因為當時的中國,國力孱弱,國民麻木。滿人統治者只為自己利益著想。李鴻章其實是當時社會最看得透徹的明白人。與其跟列強抗爭,不如暗中積蓄力量,來日一搏。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她叫他老陳2018-12-02 16:34:17

年齡大了,官又高,工資又高,打仗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