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是如何“騙光”年輕人的儲蓄的?擼串兒小魔頭2019-05-28 22:14:45

消費是正常的。但是當消費變成主義,事情就有點麻煩了。

什麼是消費主義呢?直白一點來講,消費主義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的、被刺激起來的慾望的滿足。

從消費到消費主義,有一個核心轉變,那就是從為了滿足需求而生產,轉變到為了生產而製造需求。

人類真實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比如吃、穿、睡這類生理需求,比如住房、健康這類安全需求。但是資本永遠尋求發展。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當很多行業產能過剩之後,生產方就會人為造出許多新的需求,從而生產更多的產品來滿足這些需求。

通俗一點地說,就是先給你挖坑,再給你填上。有些坑是本來就有的,有些坑卻是人造陷阱,你本來走得好好的,卻不明不白就掉進去。

消費主義經濟極度依賴“需求”的喚醒,其方法是透過在人群中製造出新的慾望,並宣揚這些慾望的滿足能帶來真正的快樂。現代傳媒則為這種喚醒提供了方式和渠道。

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精神催眠之下,消費不再是滿足生活需求的手段,而是成為目的本身,甚至成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

人們到底希望從 “消費”中獲得什麼?他們真的得到了嗎?

的確,當人們購買了某樣東西之後,會感到短暫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消逝的速度令人驚訝,很快人們感到厭倦,之後就會繼續尋求另一個商品。

消費金融的興起是這種無法剋制的消費慾望的明證。當下的許多年輕人,在還沒有能力過上某種理想生活的時候,透過各種網上借貸的手段來透支自己的消費能力。有些年輕人表示不開心的時候就想要“買買買”,或者工作壓力一大就開始刷淘寶。

這並不是對消費者的冷嘲熱諷。不過有些人沉溺於這樣一個“購買—短暫滿足—厭倦”的循壞,卻從不嘗試從中脫離,從不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這就顯得非常不明智。

對於年輕人來說, 消費主義還有更深遠的影響,那就是價值觀話語權的轉移。

在過去的年代,關於世界的理解和表達大多來自於精英階層。士大夫階層和知識分子提供的價值觀儘管並不完善,但至少都是經過思考和磨練的。可是在一個消費社會里,商人掌控了更多的話語權。他們有能力改變你接受資訊的渠道和方式。無孔不入的廣告和營銷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背景,每一天都在對你的思維進行潛移默化。

一開始,我們以為電商就只是一個網購平臺,是一個能讓我們花更少的錢,買到世界各地不同產品的網站。如今我們沉浸在這個平臺上,想象著由那些商品所展示出來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逛淘寶取代了讀小說和看肥皂劇。

我們當然不反對消費這件事,誰也反對不了,因為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但是我們需要在商人們精心營造的環境下保持清醒,拒絕被洗腦,避免消費上癮。

這幾年流行起來的“斷舍離”和“極簡生活方式”,正是對消費社會的一種反彈和覺察。我們不是要拒絕消費。斷舍離也不是為了把所有東西扔掉,讓我們好住進山裡去。我們只是希望把生活的主動權,從商家營造的消費主義氛圍中拿回來。

最後我想起一位古羅馬的斯多葛哲人所說的話:真正的快樂來自於享受你所擁有的東西,而不是想象你還沒有的東西。

商人永遠不會告訴你這樣的話。因為擅於從自身獲得幸福的人不消費。

“消費主義”是如何“騙光”年輕人的儲蓄的?新媒體人龍娃子2019-05-28 21:47:07

我覺得不是消費主義騙光了年輕人的儲蓄。而是年輕人經不住消費得誘惑。

首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消費主義?消費主義是指把個人的物質上的自我滿足和快樂放在第一位的消費思潮或風氣。

為什麼說年輕人禁不住消費的誘惑呢?

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太大了。生活壓力大,活著不容易,所以說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的觀念都是活著不容易就要抓緊時間享受生活,不能苦了自己,所謂吃光用光,身體健康。因此才有了消費主義的盛行。

消費主義盛行規盛行,年輕人也應該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要等到生活發生變故之後才想到存錢,到那時什麼都晚了。到那時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文錢也能憋死英雄漢。

“消費主義”是如何“騙光”年輕人的儲蓄的?王李2019-05-29 23:42:17

及時行樂,老人支援,有些人誇大存錢貶值,個人愛慕虛榮,是年輕人提前消費的原因,而且現在各種借貸渠道特製多,造成年輕人借錢容易,但還不起款的居多,真不是好現象。

“消費主義”是如何“騙光”年輕人的儲蓄的?瓜蛋哥2019-05-29 22:43:52

我覺得不是消費主義騙光年輕人的錢的,現在高房價的環境裡,多少年輕人步入社會活生生的敗在了房價之下或者是套牢在房子之下,成家立業,緊接著生孩子各種事,不是年輕人敗光了儲蓄,而且為了生活迫不得已,多少人一輩子是奮鬥在了房子上,但房子最大的作用是睡覺休息,也是家,為了高收入,肯定少了很多個人生活,所以年輕人不是敗光儲蓄,而是敗在了現在,但也不排除有些很能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