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雄鷹1434410712018-01-12 16:05:46

趙國敗在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如秦國,後人都說趙括紙上談兵,以我看並不單是趙括與趙王的錯,趙王並不是不知道廉頗在長平防守三年使秦國寸土未得,史學家司馬遷寫《史記》確實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自己的偏見,趙王為什麼偏要用趙括取代廉頗為將呢?可能也有自已說不出的苦衷,他是王,必須全盤考慮問題,不光是戰爭,可能還有國家的經濟能否被拖誇,能否造成亡國等問題。趙國國力不如秦,向齊借糧而齊卻見死不救,戰爭再拖可能有亡國的危險,不戰退兵秦會長驅直入,速戰,廉頗將在外不聽君命,死不出戰,換將可能是趙王不得己而被破採取的冒險行為吧。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大秦鐵鷹劍士2018-01-12 10:44:40

長平之戰最終選擇趙括為將,原因是很多的,但並不是後世所謂的紙上談兵或者沒有實戰經驗,現在我分析如下,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1、趙國國力決定了趙軍無法長期與秦軍對抗

秦國的商鞅變法,歷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四王的治理,已有一百多年的變法且國力雄厚。惠文王時司馬錯攻取的巴屬兩國、又攻佔了楚房陵地區,加上關中地區,秦國實際是有三個大糧倉的。因此秦國國力雄厚,可以與趙國長久對持,無後顧之憂。

趙國從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開始,到趙孝成王才兩代約50年的變法,且趙國變法一是沒有秦國深徹,二是以強軍為主,所以趙國的綜合國力沒有秦國強。

趙軍沒有雄厚的國力作支撐,是無法長久的與秦國對持的。最佳的辦法是趙軍主動出擊,消滅秦國主力,然後以戰勝之威合其它五國之力一起打殘秦國。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2、趙國有戰勝秦軍的先例,因此趙軍是有信心與秦軍決戰的。

秦軍自商鞅變法後,橫行天下,所遇者敗,相抗者死,秦軍是不可戰勝的。但是在閼與之戰中,秦趙兩軍精銳各十萬多,雙方正面對抗,秦軍全軍覆沒,趙軍死傷八成以上。趙軍雖慘勝,但終究是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另外作為秦趙兩軍的共同敵人匈奴,秦軍尚未對匈奴取得大的勝利,然則趙軍已經把匈奴打爬了。

因此趙軍從上至下相信,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趙軍戰勝或者戰平秦軍是沒有問題的!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正是因為趙國上下有這種可以戰勝或者戰平秦軍的思想基礎,所以廉頗的防禦戰略雖然可立於不敗之地,但是

趙王還是希望趙軍能主動出擊,以免空耗國力。而敢於主動攻擊秦軍的趙國將領,只有趙括!

3、趙括名氣大而白起沒有領軍

趙括從小熟讀兵法,與父親趙奢論兵,從來沒有輸過。在趙國朝堂,大部分人都認為趙括是趙國少壯派的兵家名士。儘管趙奢對兒子不放心也不信任,甚至給老婆留有遺命,如果趙王任趙括為將,一定要全力阻止。但是趙國絕大多數人相信趙括是兵家名士!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長平大戰雖然一直是白起在謀畫統領,但名義上卻是大將軍王齕領軍。白起在咸陽裝病,奄奄待死,列國使者紛紛來探,知道白起將死無疑。白起是山東六國的一道惡夢,是不可戰勝的一尊戰神,但凡白起領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六國無一將敢與白起爭鋒!

正是因為六國得知白起將病死、督促趙軍主動出戰,然後六國合縱攻秦,這促使趙王下定決心主動攻擊秦軍。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而秦國又使反間計,說秦軍所畏者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而已,廉頗老矣,不足懼也。而趙括又是唯一一個敢於領兵主動擊秦的將領,因此趙王才派趙括領軍攻秦!

本頭條號“大秦鐵鷹劍士” 專注先秦兩漢的歷史與文化研究,歡迎大家關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討論,共同學習進步,共同弘揚國學文化。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謝金澎2018-01-12 18:25:02

秦趙常平之戰,是一場對秦趙雙方來說都輸不起的豪賭,是關乎兩國國運的決戰,所以雙方几乎都是傾盡舉國之人力物力,壓在常平一線。

老將廉頗自知趙軍沒有與秦軍決戰的實力,選擇堅守不出也是無奈之舉,然而失算的是沒有想到秦國的意志如此堅韌,幾十萬大軍在常平前線一對峙就達三年之久而不撤兵。如此一來,就害苦了趙國,趙國軍需供應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無力支撐。其實秦國也到了東拼西湊、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這種時候,比的就是國家意志了。秦國原本就是窮山惡水,朝野上下對艱苦的耐受力遠遠超過趙國,又有巴蜀糧倉接濟,且上下團結。而趙國好日子過慣了,面對國力大量消耗失血,便湧現不少雜音,朝野上下對廉頗的避戰策略深深的不以為然且不斷質疑,面對一邊倒的輿論壓力,加上國家確實已到強弩之末,趙王也就不由得不動搖,在國家意志較量上,趙國便已經輸了。而趙括知兵,且具有軍事天賦,舉國聞名,其給趙王上的條陳可不光是指責廉頗,還有具體的攻防建議。他原本就是熟讀兵書戰策,做出來的方案自然是完美無瑕,趙王自然會對其動心。

這個時候秦國看出了趙國朝野的這種動向,秦相范雎便順勢使用了離間計。在坊間四處散佈謠言,說廉頗已老,無心與秦國再戰,暗中通秦,不日便降。只要趙國不起用趙括,秦國雖然沒有了戰神白起(白起裝病迷惑趙國),一樣能夠穩贏趙國。

此謠言有鼻子有眼,又正好說中趙國朝野的心病,於是趙王眼見常平前線對峙三年空耗國力而且遙遙無期,便再也沒有耐心對峙下去,決心求變。於是採納了趙括的建議,並立即啟用趙括換下避戰的廉頗。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漩渦鳴人yy2018-03-04 15:20:13

這件事情得從長平之戰發生的真正起因開始說起,當初秦國攻擊韓國上黨地區,此時此刻,韓國是有心無力,只能夠求救於找過,上黨地區的太守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假意把上黨地區奉獻給趙國,讓趙國趟這趟渾水。

這個時候只要是腦子稍微正常一點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下來一塊肥肉給你吃,秦國攻打韓國上黨地區已經打了將近幾年了,士兵死傷無數,這個時候趙國要出去搶這塊肉吃的話,秦國這隻餓狼是直接會把你撕成碎片!

但是趙王竟然同意了,也正是因此,兩國陷入了長達三年左右的戰爭,平原君趙勝率領部分的氏族過去幫助韓國駐守上黨地區,起初也是順風順水,但是後來秦國加到了攻擊力度上黨立刻失守,這個時候廉頗率領大軍跟秦國相持於地區。

廉頗的防守是奏效的,因為在秦國和趙國相持於長平的時候,趙國的總兵力是沒有超過40萬,而且秦國的部隊。是沒辦法擊破長平地區的,比起趙括而言,廉頗雖然讓士兵餓了肚子,但至少不會像在長平的時候被圍困40多天甚至最後只能吃人的這副慘狀。

但是,廉頗的作戰效果,防守有餘而攻擊不足,秦國人除非自動撤退,趙國人是沒辦法拿下上黨地區的,長平之戰,一拖就是三年,三年多的時間,兩個國家都在裡面,消耗了無數的金銀珠寶人力,物力,財力,這種時候,如果沒有任何的回報,那麼對於任何國家而言,無論戰況何如?就算最後兩家罷兵和解,那麼對於兩個參戰國而言,這個損失是萬萬承受不起的,因此,長平之戰秦國,趙國,都想撈一點東西,請國人看中的是他趙國的這支部隊把它消滅了秦國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趙國人如果想要從這場戰爭裡面盈利,就必須得拿下上黨地區,這樣,趙王的心裡面才會稍微平衡一點兒。

在趙國和秦國相持與長平的時候,兩個國家曾經舉行過談判,趙王一致要求秦國人把上黨地區還給他,足可見在趙王心裡面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目的就是拿下上黨,不拿下這個地區趙王的臉上掛不住,他丟不起這個人。

但是廉頗這個人,他所奉行的戰術,只不過是防禦。沒辦法替趙王完成這樣的宏圖偉業宏圖霸業,當了幾十年的將軍,廉頗深刻的知道,對於趙國而言,此時最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他手裡面軍隊,軍隊一旦沒了趙國將永無翻身之日。

但是趙括是一個年輕將軍,他是聽著自己父親大敗秦軍這樣的故事長大的,在他眼裡秦國人只不過是紙面上記載的一堆資料吧。至於真的有多厲害,真的有多少能耐,他心裡沒有底,他只是認為自己趙國計程車兵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這種情況之下,他認為趙王想要拿下上黨地區是可行的,只要擊敗眼前的秦國部隊,因此,他提議讓趙王增派援軍不斷的給常平地區增兵,使得兵力壓過秦國計程車兵數目,然後憑藉兵力優勢,直接平a過去。

糧草不夠,說實話,這一點,我是真的不認同。為什麼趙國進攻的時候兵力是不斷的增加的,如果糧草真的不夠,我相信趙王也不會傻到將前線兵力增加到45萬之巨,這是朝野上下給這個擁兵在外的廉頗老將軍的一點暗示,在後來的邯鄲之圍中,平原君趙勝看著前線的戰況心急如焚,認為這個時候我能夠幫前線將士意見什麼東西呢?他手下一個門客就告訴他說你把手裡頭供養你家美人的糧食供出來。我去,組織一支敢死隊,趙勝說,對呦,我為什麼沒想到呢。他的糧食全貢獻出來,養活了1000人。

有人說趙括不是紙上談兵,至少他臨死的時候曾經給秦國的事,並帶來巨大的傷亡。那我拜託一句,你們看看他率領的是什麼樣計程車兵,是趙武靈王統一整個趙國,將趙國的國力提升到戰國一流水平的胡服騎射的勇士,這是40萬勇士啊不是40萬頭豬哇,可就這樣,最後還有20萬人綁起雙手,任人屠宰!說趙括不是紙上談兵?你們真的明白優秀計程車兵對於國家的意義嗎?

他的老子趙奢,一生經歷過多次坎坷,仕途也是起起伏伏風波不定,最終大敗秦軍,功成名就,這也就是為什麼趙王會選擇趙括的原因,藉助他老爸的名義,統帥這45萬的趙軍,率領他們走出來了營壘,最後靠著對於兵法的一知半解,對於趙王命令的忠誠執行,將這45萬人羊入虎口,戰場上死讀兵書死抱著兵書是沒用的,兵書裡面不會走出來百萬大軍,只會告訴你我上面寫的是這樣,但是你真正要做起來,必須得那樣,這樣的空道理。

趙括是幸運的,因為他青史留名,趙括也是不幸的,因為40萬分罪狀一直記在他的名下,歷史也是公平的,你犯了什麼錯別妄想著能夠矇混過關過去,即便有人給你洗白。我們這批做歷史的人也會記著真正的歷史是什麼。

他老子的榮耀,他的口才,他的無知,他對於趙王描繪的未來深信不疑,最終歷史記錄下了這一刻,屠殺開始……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西坡李氏2018-01-16 15:46:18

首先,趙國選趙括,不是異想天開。趙括的軍事才能在當時的趙國的上層人士中應該是普遍被認可的,至少知道,他爹趙奢和他談兵法是說不過他的。所欠缺的,就是沒有實際的軍事經驗。但趙奢一代名將,在確立自己軍事地位的秦趙閼與之戰前,又何嘗有軍事經驗?再遠些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其時韓信不過為治慄都尉——一個後勤處長而已,根本沒有過硬的戰績支撐,手下沒有將軍服氣的。所以,趙國選趙括,有點超出常規,但絕非不可理解。

其次,趙國如果不選趙括,應該選誰?李牧?當時在北境防備匈奴人,本人也不得趙王特殊信任。當此國運之戰,他沒有領軍的可能。而趙括,那是真正的“趙家人”。更重要的是,是趙國對秦的戰略發生重大轉變,由防守轉為主動進攻,才選了趙括,而非選了趙括後調整戰略。趙括是戰略的實施人。為什麼主動進攻選趙括,可能有一個原因,是他爹在閼與之戰中說過,“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主動出擊需要這種勇氣,老子英雄兒好漢,趙括應該沒問題——從趙括突圍時,雖然糧絕,但率領部下左右衝殺,部隊不潰(遭活埋是他戰死後的事),兵並造成秦軍大量死傷(史學家呂思勉推斷是25萬人)可見,某種程度上說明這個人並沒選錯,錯的是戰略。或者說,錯的也不是戰略如果一直防守,四十萬人吃喝拉撒,光耗就能把趙國耗死,只能冒險進攻,去賭國運。日俄戰爭、甲午之戰,日本不也是賭國運?只不過贏了。所以說大勢如此,殆非人力所及。

最後,趙括的毛病不是紙上談兵,是膠柱鼓瑟,就是和現在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一樣,滿肚子理論,不知靈活變通。客觀的原因,我在其他回答中說過,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採用了新戰法,創造性地將輕騎兵作為決定戰役走向的力量使用。可憐趙括,翻遍整本兵書也找不見相似戰例,又不懂變通,於是就跪了。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魏子侃歷史2018-03-03 15:08:40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這件事發生的背景,趙國原本是戰國七雄之一國君的祖先原為趙候,戰國初期,韓國、趙國、魏國三國的國君,被周天子承認,完成了三晉分家的最後一步,成為戰國時期的新興國家。趙國自周赧王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以來。國力比較強盛,對外戰爭勝多負少。更親自喬裝使者入秦,考察秦國地形,意圖於九原出擊繞開函谷關攻滅秦國。秦國呢位於趙國的西面,是春秋戰國的一個小諸侯國,秦國的領土呢在秦(也就是今天的水市),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在秦穆公的時候然後開始了中原爭霸,然後逐步的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秦國自秦穆公開始野心就非常的大一心想統一六國,後來這中間經歷了很多變革然後秦國強大起來了,到了秦昭王的時候秦國加快了兼併六國的戰爭步伐。發生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垂沙之戰,大敗楚軍,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掃平了秦軍東進之路,鄢郢之戰,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華陽之戰大敗趙、魏兩國聯軍,攻取了魏國的幾座城池和趙國的觀津。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軍越過韓國進攻趙國,結果被這個趙將大敗與闕與,恰巧在這個時候魏人範睢入秦了,他就跟秦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然後秦昭王根據這個策略開始攻魏然後轉向韓國,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這個時候韓國就想幹脆把上黨這個地方送給你秦國好了以求秦國息兵。秦國答應了這個條件,但是上黨郡的郡守不願意降秦這個郡守就跟老百姓商量歸降趙國然後借趙國的力量抗秦,趙孝成王答應了接受這個上黨但是卻惹惱了秦國,秦國出兵攻趙。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秦國這一路打下去佔領了韓國的緱氏和綸氏威懾了韓國,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長王齕率兵攻打併佔領了上黨。周赧王五十五年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起了進攻,廉頗被打敗了於是開始修城牆開始防守就是不跟秦軍開戰,廉頗呢想把秦軍給拖垮,這時候趙王等不及了因為國庫空虛他們根本就跟秦國耗不起,於是去催廉頗開戰但是廉頗就是不打,後來趙括去接替了廉頗的帥位,當秦昭王知道他們換了趙括做主將時秦國也換了武安君白起做主將,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但對於實際戰爭卻沒有一點經驗,但是那個時候趙國已經耗不起了,急需一戰分出勝負所以才讓趙括代替了廉頗,這一戰秦軍殲滅了趙軍四十萬萬人白起也得到了一個人屠的稱號。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扶正祛邪正本清源2018-01-12 14:31:44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話不在多。趙王不是昏君,人事變動都會請教重臣,比如廉頗雖然逢不勝,趙王還是接受藺相如的強推。趙括也是如此,趙王不會聽小道訊息就任用趙括,雖然軍情緊急,廉頗連敗,死傷眾多,必須有人馬上取代廉頗,但是趙王還是請教重臣意見後,才會啟用趙括!趙括也沒有辜負趙王重託,依據如下:

一、長平之戰後,秦國總兵力只剩下一半不到!

二、邯鄲之戰,秦國前後動用全部兵力近50萬人,趙國正規軍兵力至少2-30萬,否則邯鄲旦夕可破,看後期平原君3000門客敢死隊就知道,靠老百姓不可能撐一年多,還能主動出擊消滅4萬秦軍。

趙國抵禦匈奴還有10萬人,再加上太原皮牢部隊,長平趙軍不可能超過20萬!

三、邯鄲之戰後,七國中最強大的秦國,已經無力單挑趙國,只能聯合燕國一起出手!可見秦國受到的損失遠大於趙國!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山裡人2315067242018-01-11 22:31:21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秦國的反間計。秦趙大戰,趙國大將廉頗堅壁不出,秦將白起久攻不下,所以便派人潛入趙國實行反間計。被秦國收買的人成天在趙王面前說廉頗的不是,還說秦國最怕的人是趙括,要是起用趙括,秦軍早就大敗了。久而久之,趙王對廉頗避而不戰心生反感,也就聽信了讒言,起用了毫無作戰經驗的趙括。不過話說回來,趙王之所以會信用趙括,恐怕也與趙括本人的軍事才華分不開。趙括出身將門,其父趙奢亦為趙國名將。從小耳濡目染,趙括對軍書瞭如指掌、倒背如流。加之趙括年輕氣盛,好大喜功,難免會在趙王面前誇下海口。這些豪言壯語很能迎合趙王的心。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歷史哨聲2018-03-04 01:23:21

從趙括統帥長平軍和秦軍作戰的具體行為來看,趙括的領軍能力是優秀的。被圍四十多天,趙軍絲毫不亂,軍心穩定已經說明趙括的領軍能力。

另外,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長平之戰是趙括首次領兵。只是沒有資料說明趙括領過兵而已,司馬遷也沒有明確表達趙括以前沒有領過兵。

趙括被黑的證據是他父親和母親的話語。但這些只是他們的觀點,不能作為事實證據。只能說明趙括和趙奢軍事觀念不同。

如果趙括沒有領過兵打過仗,趙王怎麼肯讓他為主帥?趙王並非白痴,加上朝臣也不反對,說明當時趙國君臣對於趙括是在事實基礎上信任趙括的,而非僅僅因為趙括是趙奢兒子。

因此,不能說長平之戰是趙括的第一戰,只能說是趙括的第一次大戰。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立志成蟲2018-01-12 02:13:11

問題問的都不對,趙括是沒有單獨領兵的經歷卻不是沒打過仗。公元前269年,秦軍借道韓國攻打趙國的閼於,趙惠文王問廉頗,廉頗沒信心去救援閼於,改派趙奢去的,趙括隨父出征。趙奢先是按兵不動麻痺秦軍,趙括則精選了一些靈敏勇敢計程車兵潛到閼於城外,時而扮成韓軍騷擾秦軍,時而扮成秦軍去騷擾韓國,韓國借道給秦軍是因為懼怕,不得不借道,也擔心秦軍會翻臉直接攻打韓國;秦軍擔心夾在兩強之間的韓國可以懼怕秦國也同樣懼怕趙國會像牆頭草一樣隨時翻臉倒向趙國,掐斷秦軍退路甚至和趙軍一起前後夾擊秦軍。秦軍被搞得首鼠兩端,趙括讓秦軍在心理上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為父親趙奢一舉擊潰秦軍震動天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閼於和長平所在的上黨地區一樣都是錯綜複雜崎嶇坎坷的山地地形,趙括以山地戰的資歷和軍功替換沒有山地戰經歷的廉頗何錯之有?趙括身死全軍覆沒,戰神白起都認為秦軍是慘勝,秦國元氣大傷,3年都打不下邯鄲,反而被魏楚聯軍夾擊,被打的大崩潰。此後大約20年,秦國被打的連函谷關都出不去。還說趙括沒用嗎?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夏有涼風612018-01-12 21:30:07

這說的是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佔領了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上黨韓將不願投降秦國,就把上黨獻給了趙國,趙國派軍隊接收了上黨,

秦派將王齕圍住上黨,趙王聽到訊息,派將廉頗率領二十萬大軍去救上黨,部隊才到長平,上黨已經被秦軍佔領,王齕向長平進攻,廉頗堅守,跟遠來的秦軍對痔不下,王齕數次挑戰,廉頗堅守耗其糧草,王齕只好派人回報秦王,秦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想打敗趙軍,必須的讓趙國把廉頗調回去,須用反間計,費千金賄賂趙王左右,佈散流言,說廉頗怯戰,不日將會投降,趙國唯趙奢之子勇過其父,若使為將,誠不可擋。

趙王使人往長平催廉頗出戰,頗不出戰,趙王疑其怯,又聽左右反間之言,就信以為實。招趙括(當時趙奢已死)來問,卿能為我擊敗秦軍乎?括曰,如秦白起為將,須費臣一番籌劃,如王齕不足道矣。

趙王曰,何以言之,括曰,白起敗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魏取大小六十一城,南攻楚,拔鄢郢,定巫黔,又復攻魏,走芒卯,斬首十三萬,又攻韓,拔五城,斬首五萬,又斬趙將賈偃,沉其卒倆萬人於河,戰必勝,攻必取,其威名著著,軍士望風而慄。臣若與對壘,勝負居半,故尚費籌劃,如王齕為新將,若遇臣,如秋葉遇風,不足掃也,趙王聽了大喜,即拜趙括為將,

秦王聽說趙國拜趙括為將就與范雎商議曰,非武安君白起不能了此戰,乃遣白起為上將,密援王齕,

趙括至長平與廉頗交接,廉頗回,

白起入秦軍,集諸將聽令,使將軍,王賁,王陵領兵數萬與趙軍更迭交戰,只許敗不許勝,引得趙軍來攻,再喚大將,司馬錯,司馬梗二人各領兵一萬五,繞道趙軍後,斷其糧道,又遣大將胡傷,領兵倆萬,屯於左近,只等趙軍逐秦軍過半,即便殺出,將趙軍截為二段,又遣將,蒙驁,王翦各率輕騎五千,隨時接應。

在說趙括四更造飯,天亮出陣,遇見秦兵,倆陣對圓,趙括使先鋒,傅豹出戰,秦將王賁接戰,賁敗走,,傅豹追之,括遣王容率兵接應,遇秦將王陵戰,王陵敗走,趙括見趙軍連勝,親率大軍來追,部將馮亭諫,秦軍多詐,敗不可信,元帥勿追,趙括不聽,追至秦營,王賁,王陵繞營而走,趙括令軍齊攻秦營,秦軍堅守,久攻不下,趙括使人催取後軍援攻,趙將蘇射飛騎來報,後營被秦將胡傷截住,不得前來,趙括這才知道中了敵人埋伏,趙括令打聽秦軍動向,回報,西路秦,軍馬不絕,東路無人,括揮軍走東路,行軍二三里,秦將蒙驁斜刺裡殺出,大叫,趙括你中了武安君之計,趙括大怒,挺戟欲戰蒙驁,趙偏將王容接住蒙驁交鋒,王翦一軍又至,趙軍折兵頗重。

趙括料難取勝,鳴金收軍,擇處安營,馮亭又諫,今我軍失利,士氣尚在,苟能力戰,尚可脫歸本營,若在此安營,腹背受困,不可復出,趙括不聽,令士卒築長壘,堅壁自守,一面奏朝廷增援,一面催取後軍糧草,誰知後軍糧草早已被司馬錯,司馬梗阻斷,前有白起大軍圍,後有胡傷,蒙驁,阻其歸路,秦軍日日招降趙軍,趙括此時方知秦軍主將是白起而不是王齕,想起白起對戰敗一方的種種作為,慌的是肝膽俱裂,

再說秦王得了白起捷報,知趙括被困長平,親駕河內,遏阻趙國派兵救援。

趙括被秦軍圍困,四十六日,軍中無糧,士卒相互殺食,趙括不能禁止,趙括不勝其憤,帶兵突圍,中箭而亡,傅豹,王容戰死,馮亭自刎,蘇射奔脫。趙軍棄甲投降。白起與副將王齕計議,前期上黨韓將不願歸秦,而願歸趙,今降者總合將近四十萬之眾,一旦有變,何以防之。是夜,白起密傳令,使降卒分十營,以酒肉犒之,聲言,反降卒精銳能戰者,隨徵聽用,老弱不堪者,俱發還趙。趙軍大喜,喝的酩酊大醉,起更時分,系即趙人,當盡殺之,四十萬人,一夜俱盡,血流成河。這就是有名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米嫂拉米嫂2018-01-12 16:40:15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是非常有經典意義的一場戰役,而啟用趙括又成為流傳千古的紙上談兵的笑話,所以非常受到關注!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其實長平之戰的起因關乎上黨地區的歸屬,最初趙國也是比較猶豫,畢竟17座城池的地盤對於戰國時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還有主戰派群臣進諫,感覺可以唾手可得,才決定進軍上黨。

而戰略失誤在於想著秦國遠道而來不可能久戰,再者就是求勝心切,聽信謠言。

趙國派廉頗守城是非常正確的,但秦國修通糧道是對廉頗守戰策略的瓦解,並且切斷趙國後勤供應,是戰爭勝敗的預兆。

儘管如此,秦國對廉頗將軍仍然是無計可施。

但長期堅守,消耗最大的就是國力,所以趙國已經吃不消了,而趙軍守將都到了互相殺食的地步,沒有糧草供應自然人心惶惶。但趙國卻對廉頗的指揮發生了懷疑和埋怨。

在這個時候,秦國趁機傳出謠言說廉頗老矣,不足以對付,只是懼怕趙括,也就迎合了趙國的心理,所以就想啟用趙括。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而趙括確實也熟讀兵書,並且滔滔不絕,應對自如,一如兵神天將,令人不可不服,儘管趙奢極不放心,儘管在啟用趙括之時,趙括之母同樣極力反對阻攔,但也無濟於事。

而趙括說擔憂的是秦國的白起,可謠言的製造者恰恰就是白起,並且自己偽裝生病不在軍中,其實在秦國攻城部隊中擔任副統帥的白起才真正是部隊的實際掌控者,但保密工作沒有讓外人知道。

所以也就有了趙括自持除白起領導的秦國軍隊定不是他的對手所以自告奮勇,領軍應戰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今天的晉城高平就是長平之戰的主戰場,很多遺址都是那時候留下的。

感謝關注“

米嫂拉米嫂”

,歡迎評論留言,共同探討…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亢龍有悔442018-01-11 15:53:23

趙括被黑了兩千多年,中國曆來成王敗寇,敗了所有的鍋都由他背。長平之戰,直到趙括死前趙軍都沒有亂,趙括在前沿偵查時被斬首,可能是意外或者說秦軍運氣好。歷史上主帥意外導致大敗的事很多,極端的例子蒙古大汗蒙哥,意外暴亡了,然後亂了多少年。趙括沒有統帥的實戰經驗但絕對有營團可能師級幹部的經驗,只是沒有艾森豪威爾的運氣罷了。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盛夏一抹清涼2020-08-02 12:31:17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都是農耕時代,既然是農耕,就要有人撒種、有人插秧,等到成熟了還要有人收割,除非想要莊稼全部壞在地裡,來年全部吃土。

長平之戰的秦國與趙國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數十萬,甚至超過百萬,畢竟戰後光白起屠戮的降卒就有四十萬。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而長平之戰進入對峙期的時間,差不多在農曆七月。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清楚,在這個季節應該要幹些什麼。

趙孝稱王必須要考慮趙國的莊稼怎麼辦,總不能全部爛在地裡,畢竟前面在打仗,後面就要有後勤人員,相應的下地幹活的人就少了。

趙孝成王認為秦國總不會一根筋的跟他在這裡死磕,不要莊稼了吧,如果這樣,其他五國估計要開心的大笑起來。

趙孝成王嘗試過和秦國議和,未果。嘗試過向魏國求援,未果。嘗試過向齊國借糧,未果。

秦軍主將是王齕,白起並沒有出現,說明長平的對峙只是誤會,秦王其實並未真正準備和趙國決戰。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故而,趙孝成王想要把秦王拉回談判桌,雙方休戰回家收莊稼。

一直堅守不出的廉頗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換上對秦國有壓力的,再不濟也要是一個主張抗秦的。

扒拉了一圈,趙括,就是你了。

在這時,趙括的作戰經驗豐富不豐富就已經不重要了。只要他是趙奢的兒子,腦袋上頂著他爹馬服君的封號,就足夠了。因為趙奢曾經在廉頗不願交戰的時候戰勝了秦軍。

趙孝成王認為只要趙軍打得狠,秦王就會給我拉回到談判桌上,然後議和趕緊回去收莊稼。

趙孝成王完全沒有想到,秦昭襄王為了全殲趙軍,不惜讓半個秦國的莊稼爛在地裡,所謂的趙括不知兵法也成了趙王掩飾自己戰略失誤的藉口,都不知兵法了,還派去幹嘛,胡鬧嘛不是。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足以使趙王派趙括出戰,那就是趙括姓趙,和趙王一家人,而廉頗是代地人。

趙人不信任代人,也為四十萬士卒埋下了禍根。

曾經還是晉國大夫的趙氏吞併了代地,擴大了淨土,但是趙人從未從根本上信任代人,廉頗是這樣,後面的李牧同樣是這樣。

趙氏能參與瓜分晉國,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了趙國政權,格外注重對軍權的控制可以說是他們取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趙人世代擁有晉國的重要軍權,並藉此支配晉國政權。有這種經歷,就不難理解趙國統治者對軍權的看重,以及對外姓將領的提防。

因此趙國統治者更願意相信趙氏將領會為國、或者說為趙氏政權盡力,這是趙括能得到趙王信任,取代廉頗、李牧的重要原因。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清楓閣2018-02-24 23:45:21

我之前回答了類似這樣的問題。先說這個背景。長平之戰之前,秦趙兩國兵力約百萬,兩國兵力差不多一樣,秦將王齕,趙將廉頗,兩國兵力在上黨地區對峙兩年有餘。

趙王為何會換將?第一:國內物資不比秦國。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在位大約3-4年),嬴稷秦昭襄王。嬴駟在位秦國的國力很強,疆域也很大,有巴蜀之地作為物資來源。趙國胡服騎射更多是軍事改革,內政改革不多,所以趙國內部物資儲備不比秦國。上黨地區兩年消耗物資已經耗空了國家,並且長平之戰千夕,天下大旱,更影響收成。打趙國會有一線生機,不打趙國會被拖垮。這是趙王必須打的理由。

趙王為何要換趙括?初生牛犢不怕虎,僅有趙括樂意出戰。秦國反間計,逼趙王換將趙括,秦國自己換將白起。趙括知道秦國主將是王齕,還主動請戰,說明有勝王齕的信心。明知秦強,還去硬碰,趙括是個軍人,不是個傻瓜!當時趙國,廉頗都說只能堅守,別的一般將領誰還會談主動出擊作戰?趙國想要贏,也需要趙括的這種勇氣和信心對軍隊國人的激勵。

趙括肯定是有一定將才,比不過白起,但是能夠勝廉頗,王齕。因為一個人知道對手有多強,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是不會很輕易的出戰的。尤其作為一個將,作為這場國戰較量的核心人物。趙王明白,趙括也明白!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張巍2144142042018-01-12 15:51:09

史記對這事記載的太簡單了,我們對趙括的瞭解是他死於長平之戰,而他什麼時候出生的,我們並不瞭解,長平之戰前很有可能當時趙括已經30多歲,應該有一定的帶兵經驗。

從作戰的角度看,趙括接手的本身就是一個處於被動態勢的軍事局面,戰爭過程中,秦國方面秘密換將、進行全國軍事動員,這些都在本來就不利於趙軍的局面上加重了砝碼。從秦陵考古來看,秦軍裝備精良、素質過硬,再加上優秀的指揮官和英明的主君,趙括之敗幾成必然。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以國運做賭的大賭局,趙國輸了。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優己2018-03-30 11:47:00

趙括不是毫無實戰經驗!趙括只是沒有當主帥的經驗!趙括曾參與公元前269年,秦國攻趙的闕與之戰!並作為前軍主將,率領趙軍騎兵首先發起衝鋒!

闕與之戰是當時的趙國曆年來,唯一一次戰勝秦軍的戰役!這一次的趙軍主帥是趙奢,也就是趙括的父親!而趙括作為趙奢之子奉命參戰並競爭取得前軍主將的職位。闕與之戰的作戰計劃由趙奢制定,怎麼誘敵疲敵全部都由趙奢設計。但是上陣衝鋒的卻是趙括。在這戰中,趙奢發現了趙括的優點與缺點!趙奢認為:趙括善於陣仗,是短兵相接的天才!自領一偏軍打仗,則是陣仗中的佼佼者!這是優點!趙括痴迷於陣仗,有痴就有特點,容易被敵人牽著鼻子走,這是缺點!所以,趙奢給趙括總結,適合當將,不適合當帥!上限是前軍主將!

趙王選趙括當主將除了信任趙括之外,更是因為趙王已經不耐煩了,意思就是不守了大家一起決戰吧!只是秦國奸詐,他才不跟你死拼決戰,這樣即便能打贏也會損失巨大!

長平之戰中,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司馬牛42018-02-17 23:19:41

我覺得戰局一直是對趙國有利的,三年的長平對峙,雙方都在空耗國力,趙國最先耗不起,打算主動出擊,趙國的失敗成本比秦國更小,趙國的算盤是,勝了就是大賺了,佔據上黨有利地勢,大傷秦國元氣,即使敗了結果就是失去上黨,秦國也沒有實力吃點秦國主力,主力部分還可以退回趙國,但是沒想到的是主力全軍覆沒,本錢全部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