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天涼好個秋127994862021-02-23 00:36:08

因為崇禎愚蠢,你就算是把朱元璋,朱棣當時的軍隊給他,一樣是一敗塗地。反過來,就算是明朝後期,朱元璋或者朱棣他們當皇帝,還是能把外族團滅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歷史的小學生2019-01-02 21:33:59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孫傳庭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崇禎帝催促出關;第二,統治集團內部不團結;第三,孫傳庭犯了輕敵冒進的兵家大忌。

陝西總督孫傳庭統領的陝西官軍是明朝官軍中除關寧鐵騎外的唯一一支勁旅,麾下有十萬之眾。所以兵部侍郎張鳳翔曾對崇禎帝說道:“

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進入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風雨飄搖的明王朝已在波濤洶湧的農民軍大潮中舉步維艱。感到末日來臨的崇禎帝決定孤注一擲,力圖動用整個官僚地主集團向農民軍進行瘋狂的反撲。主要行動有如下三條,第一,命各地地主武裝結寨自保,凡能捕殺農民軍將領的即行授予官職,凡能捕殺農民軍士兵的一律重賞;能擒獲李自成者,賞銀一萬兩,封爵通侯,能擒獲張獻忠者,賞銀五千兩,官極品,世襲罔替。第二,向河南百姓承諾免徵三年的空話,實際上這又是崇禎帝玩的一個把戲,因為當時的河南已處於農民軍控制之下,明政府根本不可能到那裡去徵收賦稅。第三,調孫傳庭出關,會同長江中下游的左良玉官軍合殲農民起義軍。

關於孫傳庭的出關,明朝內部存在非常嚴重的分歧。崇禎帝幻想孫傳庭儘早出關,與左良玉大軍合營後圍殲起義軍。而陝西的地方官卻由於孫傳庭在陝西地區的徵兵加餉加重了自己的負擔,使他們疲以應付孫傳庭大軍的各種要求,因此,也希望孫傳庭早日出關。但實際上,孫傳庭大軍的命運卻關乎明王朝的存亡。就當時的情況來講,明王朝所能派上用場的只有三個軍事集團,第一是遼東官軍,雖然精銳,但需要防範清軍的進攻;第二是左良玉大軍,雖然號稱兵多將廣,實際上畏敵避戰,不堪大用;第三是孫傳庭的陝西官軍,唯有這一支勁旅可以在剿滅農民軍中起到作用。崇禎帝命孫傳庭出關的詔令下達後,有的大臣就立即向皇帝陳述利害,指出孫傳庭大軍在陝西不動的話,如果農民軍要北攻北京或者東攻南京時都難免有後顧之憂;如果農民軍打算先取陝西的話,孫傳庭可以不脫離自己的後方基地,固守潼關,遠比孤軍深入河南、湖廣要有利得多。

但崇禎帝不這麼想,第一他是害怕農民軍如果不盡早剿殺的話,會越發難以對付。第二是崇禎帝這個人非常貪財愛財,他不願孫傳庭大軍白白吃著朝廷糧餉卻無事可做。於是,他斷然下旨孫傳庭立即出關。孫傳庭在收到朝廷一封封催促出兵的命令後,不僅嘆息道:“

吾固知戰未必捷,然僥倖有萬一功。大丈夫豈復能對獄吏乎

!”表達了對前途的迷茫之情。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一,孫傳庭在西安關帝廟誓師出關,希望託“武聖”之靈給自己帶來好運。他命陝西巡撫馮師孔為偏師取道商洛向河南南陽地區進發;自己則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共十萬人馬東出潼關。同時檄調河南總兵陳永福於洛陽會師,左良玉率軍北上,夾攻農民軍。

李自成早已得知孫傳庭將要出關的訊息,從這年四五月間就不斷調兵北上,加強河南的防務。接著又親率大軍北上河南,集中力量準備迎戰孫傳庭。由於河南境內常年的天災人禍,赤地千里,無法滿足糧餉的供應。於是,李自成決定把大軍部署在郟縣以南地區,郟縣到潼關之間的廣闊地帶,只留下少數兵力用以刺探軍情。

八月上旬,孫傳庭部重新佔領了洛陽。孫傳庭身邊謀士認為應該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策略,以洛陽為基地,一邊積蓄糧草,一邊等待戰機。但由於崇禎帝催逼甚急,孫傳庭不敢違抗皇命,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南下。為了保證軍需,明王朝命山西平陽(今臨汾)等府的百姓負責供應,搞得怨聲載道,人情洶洶。

李自成看到孫傳庭來勢兇猛,就採取以強示弱的辦法麻痺敵軍。孫傳庭很快打到了寶豐縣,意外的勝利使他一掃出關時的迷茫,為了向朝廷表功,就沿路殺良冒功,並向朝廷報捷道:“

賊聞臣民皆憒,臣誓清楚豫,不以一賊遺君父憂

。”崇禎帝看到孫傳庭的捷報後,得意忘形道:“

賊滅亡在旦夕

!”

九月十四日,李自成同孫傳庭初戰於郟縣,農民軍失利。孫傳庭更加認為農民軍不堪一擊,令大軍孤軍深入,遠離了後方的供應基地。當時正值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走,官軍人困馬乏,舉步維艱。有人勸孫傳庭暫時回師,補充休養後再行出師。但孫傳庭認為既然已經出師,不如到郟縣時再休整。然而,郟縣是一個又小又窮的小縣,官軍破城後只搶到幾百匹騾馬,很快就被幾萬大軍吃掉。李自成見官軍深入絕地,一方面動員群眾堅壁清野,一面命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多騎兵繞到官軍後方,在河南汝州白沙地方切斷了官軍糧道。孫傳庭聞訊大驚,只得命河南總兵陳永福殿後,自己率領主力大軍分路撤退。陳永福不願當替死鬼,部下官軍也都人心惶惶,根本不去理會孫傳庭的將令,跟在主力部隊後面亂跑。李自成看到官軍大亂,就命農民軍全線出擊,大敗官軍。“

死亡四萬餘人,甲仗馬騾數萬,盡為賊有

”。孫傳庭收集數千敗軍北渡黃河,經山西曲垣繞到潼關。總兵白廣恩也領著殘兵敗將奔往潼關。

孫傳庭敗逃到潼關時,手中尚有四萬官軍,但由於不久前被李自成打的大敗,根本無心戀戰,沒有多大戰鬥力了。而李自成抓住有利戰機,由他和劉宗敏率領主力由洛陽西攻潼關,然後向西安挺進;另外派袁宗第等人率十萬大軍從河南鄧縣出發,取道陝西商洛,同主力會師西安。

十月初,農民軍進抵潼關。孫傳庭命總兵廣恩和高傑率部在關外抵抗,自己負責守關。十月初六,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高傑部不戰而逃,白廣恩也隨後潰散。由於官軍士卒的妻子都住在關內,他們敗下陣來後選擇了向關內擠去,導致在後追擊的農民軍趁勢而進,佔領了潼關。孫傳庭和監軍副使喬元柱在混亂中被殺,

十月初十一日,農民軍到達西安城下。由於孫傳庭部的陝西官軍已被全部消滅,西安城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地方官員留下途經西安的五千名四川兵協助防守。這時天氣已經比較寒冷,川兵們沒有禦寒的衣物。官僚們紛紛勸秦王朱存樞拿出點銀子給士兵們購置棉衣,藉以鼓勵士氣,但遭到朱存樞的拒絕。守城副將王根子非常不滿,率軍投降了農民軍,就這樣,重鎮西安也被李自成收入囊中。

崇禎帝幻想孫傳庭出關剿滅義軍的美夢就此破滅,不僅如此,京師地區再也沒有一支可以抵禦農民軍的力量,使得李自成大軍很快於第二年攻進北京,滅亡了這個腐朽黑暗的王朝。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折緣2019-05-13 10:42:23

時間到了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崇禎已經不能夠正視客觀現實,跟紅了眼的賭徒一樣,把全部的希望寄託於孤注一擲,妄圖僥倖取勝,而作為當時整個帝國最擅用兵的孫傳庭,在與李自成決戰之前,已經敗過一次了。

復出之後敗於李自成

柿園之敗

崇禎十五年七月,李自成三圍開封,崇禎急令孫傳庭統秦兵出關救援,但當時的孫傳庭並不願意在剛斬殺掉賀人龍、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出戰,是故,回覆朝廷說,新募的兵,不堪任用。可是崇禎不聽,還派了蘇京作為監軍去催促,無奈之下,孫傳庭只好出師。

然後這一戰在倉促出兵的情況下,直接敗了,而其敗因主要有三點,其一是新募集計程車兵毫無紀律可言,一見有利可圖便哄搶不知,以至於讓李自成軍有機可乘;其二、孫傳庭麾下諸將不和,白廣恩不急戰,高傑獨自深入,而諸將不救援,而是直接就走掉了;第三;老天爺沒開眼,天氣不好,下大雨導致糧食運送不到,士兵們只能採摘好青柿子吃,凍且餒。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柿園之敗後,孫傳庭根據此戰中暴露的問題,開始做針對性的調整整頓,以期有益於下次作戰。

首先,他認為明軍不再適合主動出擊,此時的李自成部已經不是那些年自己能夠輕易平定的“流寇”,而是具備了和官軍打大仗、硬仗的實力,而反觀官軍,幾乎清一色新兵,作戰經驗不足,膽氣也不夠,加上新敗士氣低落,元氣大傷,且對李自成軍產生了巨大心理恐懼。

其次,鑑於柿園之敗中士卒的無組織無紀律,孫傳庭上書朝廷,希望再行徵募數萬人進行訓練,崇禎批准後,孫傳庭又募集了接近5、6萬人的新兵。

最後、針對園之敗中糧餉不濟而最終導致戰敗的情況,孫傳庭開發了一種秘密武器,火車。這種車既載火炮甲仗,又可以載輜重,可謂作戰與後勤融為一體。

汝州決勝

孫傳庭本來在山西編練新軍,畢竟他這一支軍隊新募,跟烏合之眾差不多,手下的白廣恩跟高傑兩個將領,也是一言難盡。當時的局面還不算太崩壞,李自成主力在掃蕩湖廣,暫時沒有北上。

當時陝西連年大旱鬧饑荒,而孫傳庭在陝西治軍,因時間緊迫軍法嚴厲,繁重的軍役引起了陝西士大夫們的不滿,於是他們聯名倡議朝廷言說孫傳庭兵已經練成了,應該趕緊去進剿李自成。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崇禎此時也是心急如焚,希望有人能夠督師出陣,剿滅義軍,他本來想任命大學士吳甡,但是吳甡以各種理由拖延,無奈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孫傳庭。

而孫傳庭此時,一因陝西大旱,糧草後勤補給缺乏,二是手中並沒有堪用的大將,同時新兵真的還沒有訓練好,可在崇禎火急火燎的催促下,孫傳庭相當不看好的,抱著成仁之心踏上了他最後的征途。

而李自成此時也知道,要北上滅明,只有先擊破孫傳庭的陝西軍,以保側翼安全,當聽說秦兵出關後,於是集結湖廣之主力,彙集河南,就這樣,一場決定明廷存亡的大戰就此展開。

孫傳庭的部署實際上考慮到了客觀因素,還算妥帖,但問題是李自成的軍隊情況變化和明軍內部的不協,最終令其部署化作空談。

首先,李自成聽說秦兵出關,即派兵襲擾商、洛一帶,使得孫傳庭部署的掎角之勢秦翼明部不得不回訪;其次,而秦兵之外集結的其他諸軍,無不首鼠兩端,以秦兵之勝負為進退,而河南總兵卜從善、陳永福又跟孫傳庭又過節。整個明軍隊伍內的大小將領各懷心思,在危難時刻不能同心共濟,早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關於這場爆發戰汝州的決戰,有的人說李自成一開始一敗再敗是誘敵之計,孫傳庭不知是計,輕敵推進導致最後的失敗,有的傳言孫傳庭快速進軍導致最終敗亡是因為有內應。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而孫傳庭快速推進,導致糧草跟不上,後來加上大雨,孫傳庭為了等待糧餉,只能在

郟縣停留五天,而戰局也是在這裡發生了逆轉。

李自成退據襄城後,憑藉之前修築的土城臺固守,令明軍進退失據,又派出偏師繞過郟縣,截斷白沙、汝州之間的官軍糧道,在糧道被斷絕的情形下,本來只要拼死力搏,不是沒有轉機,然而此刻,明軍諸將之間不齊心,各懷鬼胎,孫傳庭不太敢用除了秦軍之外的其他部隊打主力位置,於是先率秦軍出動,然而豫兵以為孫傳庭要拋棄他們,立即就譁變了,後軍頓時大亂,李自成趁機進攻,明軍開始潰敗,諸將各自帶著人馬西走,一個夜晚狂奔四百里,喪師4萬、失甲無算。孫傳庭最後只能逃回潼關,收集潰兵而守。而隨著這支明廷最後可以依仗的不低的失敗,就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李自成北上了。

似乎孫傳庭此戰的失敗在於不顧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快速推進,導致糧道斷絕,最後軍心大亂,被李自成破之,但其實孫傳庭也很無奈啊,帥不知將,各將心不齊,而且以當時的局面而言,明軍已經不能固守潼關或者洛陽,(這些人難免不被逐個擊破)唯有在野戰中求速勝,拖的時間越長,對明軍越是不利。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阿慶還是阿慶2019-01-03 01:58:55

明朝崇禎在位期間,又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時期叫做禦敵於關外,此時明朝軍力尚且強盛,由孫承宗部署關寧防線,並讓袁崇煥實施。但是事實證明,堅固如關寧防線,智慧如孫承宗這樣的大臣,也要敗在大明的黨爭旗下。大臣們為了朝堂上的利益互相拆臺,有能力的大臣也不能安心為國做事。於是孫承宗也好,袁崇煥、毛文龍也罷,滿桂等人都只有一個下場,最終死了。

第二個時期,是膽戰心驚防守北京城不失的時期,關外有清軍虎視眈眈,好像遊牧民族一樣動不動來打野谷,而且徘徊在京城周邊甚至河南山東河北地區久久不去。這個時期明朝湧現出四位傑出的將帥,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和曹文詔,這四個人除了洪承疇最後因輕敵兵敗投降清軍而苟活,其餘三人全部戰死。除了盧象升死於與清軍戰鬥,另外兩員大將更是被農民起義軍殺害了。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切呢?崇禎時期,天災確實非常嚴重,北方地區連年旱災澇災,加上鼠疫氾濫,大量人口死於疾病,導致兵員減少,而因為北方糧食的減產,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而崇禎皇帝雖然聰慧,卻是個急於求成的皇帝。他太想要讓天下大治了,好有個青史留名。但是他用人方面諸多猜忌,做事思路始終不定,最終導致了明朝的亡國。

孫傳庭便死於崇禎之手。本來孫傳庭經營陝西,建立秦軍,與洪承疇打的農民起義軍分崩離析,高迎祥被俘送到北京,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更是落荒而逃,李自成只剩下十八人了。但是崇禎這時又因為對清軍態度問題而聽信楊嗣昌的話,給農民起義軍留了活口,把孫傳庭關進了監獄。等到李自成再次跑到河南等地趁著饑荒發展起來之時,整個中原已經赤地千里了。孫傳庭被崇禎逼迫著倉促出兵,補給不足,戰線又拉的過長,遭逢大雨,又不能攻破農民軍最後一個大本營,結果被農民軍的騎兵抄了後路,截斷了糧草,孫承宗這時也犯了一個錯誤,留下戰鬥力弱的當地兵駐守,導致後防線也被農民軍突破,結果大敗虧輸,物資兵器等損失殆盡,倉皇回到陝西時也已經無力再戰了。

崇禎是個想要有作為的皇帝,但是插手細節太多,這點上有點像蔣介石了,連幾路部隊的調動配合都要管,但是想法很好,卻使得軍隊戰鬥力反而呈現出一加一等於負數的效果。實際上當時崇禎身邊還是很有一些能臣的,只要他能自己堅定信心,不自亂陣腳,拿好大方面的主意,明朝翻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但是最終我們只能說一句,可惜可嘆啊。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麒麟閣論史2020-02-09 19:43:29

孫傳庭的簡歷

孫傳庭,明末山西代州人,一生歷經求學,從政,鎮壓農民起義三個階段,史書對孫傳庭的評價很高,認為孫傳庭死後,明朝也就註定要滅亡了。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孫傳庭前期的軍事生涯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孫傳庭前期的軍事生涯可以說是戰無不勝,不是幾無敗績,而是根本沒有敗績,戰果輝煌。

從1635年出山,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幹掉當時實力最強大的“闖王”高迎祥(本人也被俘獲處斬)。隨後又剿滅了“蠍子塊”(當時起義軍裡面人數最多)、過天星,混世萬、大天王等十五部,戰無不勝,威名赫赫,更是在南原之戰中,把李自成從幾萬人打到只剩18人,老婆和孩子都被孫傳庭俘虜了,此後李自成長期蟄伏在河南商洛山中。從這一系列的戰役中我們看到,自從孫傳庭出場以後,以其乾淨利落、迅猛的速度,轉瞬之間就把持續十幾年的農民起義幾乎平定,令人目不暇接,戰績彪炳。

孫傳庭後期的軍事生涯

1642年的柿園之役,是孫傳庭與李自成之間展開,在此戰中,孫傳庭損失大小將領七十多人,士兵損失數千。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1643年的郟縣之戰,李自成打敗孫傳庭,孫傳庭計程車兵死亡將近一半,兵器輜重損失不計其數,此戰之後,決定了明朝必然滅亡。隨後潼關之戰中孫傳庭戰死,年五十一。

我們看到從1639年農民起義軍幾乎被打垮,到1642年孫傳庭首次被農民起義軍打敗,乃至1643年戰死,只用了短短三年,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明朝:松錦大戰結束,明朝最能打的洪承疇投降後金,喪失了13萬精銳的將士,也包括孫傳庭此前訓練出來的秦兵。

後金:松錦大戰後,明朝在關外只剩寧遠城,遼東被清兵全部佔領,只有山海關吳三桂領導的軍隊還有戰鬥力。

農民起義軍:1640年,河南大旱,饑民遍地,蟄伏在商洛一帶的李自成乘勢而起,擁兵數十萬。

從上面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孫傳庭二次出山後,面臨的局面非常困難。

首先是

明朝與農民起義軍的軍事實力對比已經發生變化

,明朝在松錦大戰中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精銳,反觀農民軍擁軍數十萬,並且連敗明軍,士氣高漲,孫傳庭新建立起來的軍隊缺乏訓練,沒有紀律,在柿園戰役中,孫傳庭的部隊一開始取得上風,農民軍後退,丟棄了輜重、珠寶和馬匹,導致部隊哄搶,陣型大亂,最終被農民軍打敗。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其次

孫傳庭得不到其他優秀將領的支援,也得不到遼東兵的支援

。明末鎮壓農民起義有三支急先鋒:洪承疇、盧象升與孫傳庭,洪承疇擔任三邊總督,負責剿滅潼關外的農民軍,盧象升負責潼關內,孫傳庭居中配合兩人,這時盧象升已經戰死,洪承疇投降後金,孫傳庭獨木難支;過去鎮壓農民起義時,明朝經常抽調遼東的關寧鐵騎(明末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時清兵已經全面壓制明朝,崇禎已經不可能抽調遼東的兵去支援孫傳庭了。

最後

孫傳庭失去了最高統治者的支援

。孫傳庭前期取得勝利與崇禎的全力支援有很大的關係,後來被關押了三年,表明了他失去了崇禎帝的信任,此後孫傳庭的復出,只不過是崇禎帝的權益之計,當他的軍事策略與崇禎不一致時,會引起崇禎對他的不信任,影響到孫傳庭剿滅起義軍的策略,影響全域性。在郟縣之戰中,孫傳庭因為新敗,士氣不高,主張堅守不出,但是崇禎平賊心切,連發聖旨催促,派出監軍督促,甚至懷疑孫傳庭養寇自重,最終他被迫出戰,被李自成打敗。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結語

孫傳庭戰死,但崇禎懷疑他臨陣脫逃,沒有給予贈蔭,直到乾隆時被清廷追諡“忠靖”。洪承疇在遼東投降後金時,崇禎以為他戰死,親臨祭壇祭奠,給了洪承疇死後最高榮耀。孫傳庭沒有得到效忠一生的明朝的褒揚,被敵國追諡,洪承疇投降敵國,卻得到崇禎的褒獎,在當時那個時代真是莫大的諷刺,我們為孫傳庭

可敬

可悲

可嘆

,從中我們也知道了孫傳庭後期為什麼會失敗——崇禎帝對孫傳庭缺乏

真正信任(信任將領的能力,信任將領的忠心)。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深度工場2019-05-10 18:22:07

在1638年,清軍入關搶掠,這個時候,明朝調洪承疇為薊遼總督,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指揮各路軍隊抵抗清軍。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最後,楊嗣昌命令,孫傳庭把他帶領的對農民軍百戰百勝的陝西軍全部留在薊遼。但是,遭到孫傳庭的拒絕,孫傳庭說:“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

結果就是,孫傳庭進了大獄,對農民軍百戰百勝的陝西秦軍在對清軍的戰爭當中,損失殆盡。然後,再也沒有人壓制李自成,張獻忠,最終導致,李自成和張獻忠在1640年利用河南大旱,勢力急劇擴大,光是李自成就一下子擁有了數十萬大軍。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1642年,天下已經無法收拾,崇禎才從監獄裡釋放了孫傳庭,讓他去鎮壓李自成。孫傳庭從軍招募新兵,開始訓練,雖然有沛園失敗,但是經過多半年的組建,訓練,孫傳庭也初步培養出一支新的陝西秦軍。

這個時候,崇禎作死的節奏就又開始了,三天兩頭命令孫傳庭趕快出戰,與李自成決戰。崇禎是一個急性子,在位17年,撤換了50個大學士,17個刑部尚書,殺了7個總督和11個巡撫。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孫傳庭說:兵新募,不堪用。最好的辦法是守衛進入北京的上游,陝西,屯田練兵,製造武器,有了3萬輛炮戰車以後,再出戰。兵部侍郎張鳳翔也勸崇禎要冷靜,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崇禎不允許,嚴令必須出戰。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然後,還不給準備好後勤和糧食,結果,孫傳庭帶領數萬飢兵,在河南慘敗,最後死在潼關。崇禎表示:孫傳庭“詐死潛逃”,不給撫卹。很快,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感嘆到:都是諸臣誤我啊!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秋雨魯北說歷史2019-01-01 12:00:37

這個和遼東的戰局有關係,也與崇禎皇帝決策的失誤有很大的關係。

孫傳庭是個傳奇人物在出任陝甘總督後到任僅兩月便在陝西黑水峪一舉全殲闖王高迎祥所部,擒之,獻俘於京師。後在合水擊破大天王部、又在楊家嶺,黃龍山大破過天星,混天星等、隨後大天王降、後又三敗過天星,混天星部,過天星,混天星降、於崇禎十年末與洪承疇配合盡殲李自成所部,李自成僅以十八騎逃脫。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但他這個人和當地的仕紳關係搞得不好,因為他用了釐清軍屯沒用朝廷的響銀,同時首輔楊嗣昌也是從中作梗讓孫傳庭無法發揮自己的全部力量。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在崇禎皇帝錯誤的判斷下不斷催促孫傳庭與李自成決戰,當時明朝官軍力量已經大不如農民軍的實力,並且李自成軍隊不斷得到補充,最後倉促應戰結果導致孫傳庭在潼關戰死,當時孫傳庭和洪承疇配合還是很默契的,因為遼東戰局的原因最終導致兩人都戰敗了,最終明朝被李自成農民軍消滅,而洪承疇松錦大戰失敗被俘,遼東全部失手,明敗亡已經不可更改了。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璽言春秋2021-02-20 16:59:32

孫傳庭,明末歷史上一個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人物。

楊嗣昌的父親楊鶴出任陝西巡撫時,崇禎皇帝給了他白銀十萬兩,結果他卻只是讓流寇安生半年。

孫傳庭出任陝西巡撫時,崇禎皇帝同樣給了他白銀十萬兩,結果寇首高迎祥被他生擒、闖王李自成被他打的只剩一十八騎,陝西這一明末流寇的避難所愣是被他打成了流寇的禁地。

崇禎九年出任陝西巡撫至崇禎十二年的三年間,孫傳庭同流寇大小數十戰,幾無敗績。

可惜,由於楊嗣昌的誣陷和崇禎皇帝的愚蠢,孫傳庭在流寇被打的只剩一口氣的情況下含冤入獄,一關就是三年。

孫傳庭入獄後,大明王朝江河日下。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崇禎十五年,關外的松錦之戰和關內的朱仙鎮之戰兩大戰略決戰均以明軍慘敗告終,大明王朝到了萬分危急之時。

焦頭爛額的崇禎皇帝終於想起了對陣流寇幾無敗績的孫傳庭,於是,孫傳庭第二次赴陝西,接替被李自成擒殺的汪喬年出任三邊總督。

這一次,孫傳庭將要對陣曾經被他打的只剩一十八騎的李自成。

孫傳庭同李自成的對陣結果揭曉前,我們先分析一下孫傳庭下獄前同流寇大小數十戰幾無敗績的原因。

一、孫傳庭是不世出的名將

崇禎九年五月,被盧象升打的聞風喪膽的寇首高迎祥想要回陝西喘口氣。

此時,距離孫傳庭出任陝西巡撫僅有兩個月。

換成一般人,只要高迎祥不攻打西安,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可是,孫傳庭不是一般人,他算準了高迎祥會經子午谷進入陝西,便提前在子午谷黑水峪設伏。

結果,憑藉地形優勢和以逸待勞,孫傳庭一戰全殲高迎祥所部並生擒高迎祥。

崇禎十一年,裹挾三十萬流寇的李自成覺得自己頭很鐵,也想效仿高迎祥回陝西喘口氣。

結果,接連四次中了孫傳庭的埋伏,帶著僅剩的一十八騎逃亡商洛山。

高迎祥的被生擒和李自成的逃亡商洛山,充分證明了孫傳庭是不世出的名將。

二、孫傳庭解決了麾下明軍糧餉不足的問題

明末,明軍的頭號敵人既不是戰力強悍的八旗軍,也不是數量龐大的流寇,而是糧餉不足的問題。

想要解決糧餉不足的問題,理論上很簡單,實施起來卻是萬分困難。

因為供給明軍糧餉的軍屯田地大多被各地豪強勾結衛所將領侵佔。

理論上只要各地豪強和衛所將領退回侵佔的軍屯田地,明軍糧餉不足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但要想讓各地豪強和衛所將領吐出侵佔的軍屯田地這一到嘴的肥肉卻是萬分困難。

偏偏孫傳庭不信邪,依靠生擒高迎祥獲得的巨大威望,孫傳庭嚴軍法、清查軍屯田地,雙管齊下,順利解決了麾下明軍糧餉不足的問題。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三、流寇戰鬥力不強

明末的流寇看起來聲勢浩大,動輒幾萬人、十幾萬人,但其戰鬥力並不強。

原因有三點:

1、流寇大多為想要混口飯吃的饑民,遇到明軍時不願拼死作戰;

2、流寇行軍作戰往往攜家帶口,一旦戰事不利,家屬很容易炸營;

3、流寇中真正有戰鬥力的精銳只佔總人數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只要明軍能擊敗流寇的精銳就等於擊敗了整支流寇。

四、孫傳庭能跟同樣為不世出名將的盧象升、洪承疇協同作戰

高迎祥被生擒、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一十八騎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套路:盧象升正面破其精銳、洪承疇對其攔腰一擊、孫傳庭為其設伏打悶棍。

如果沒有盧象升、洪承疇跟孫傳庭協同作戰,孫傳庭也有可能取勝,但戰果卻要大打折扣。

崇禎十五年,孫傳庭是崇禎皇帝手中唯一還活著的對陣流寇幾無敗績的名將。

崇禎皇帝和朝臣一致將孫傳庭看做是大明最後的柱石,都指望孫傳庭大廈將傾的大明。

但是,這一次,孫傳庭卻讓崇禎君臣失望了。

崇禎十五年、十六年,孫傳庭兩次率軍赴河南同李自成決對陣均告戰敗。

崇禎十六年十月,孫傳庭於潼關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孫傳庭戰死。

出獄僅僅一年,對陣流寇幾無敗績、曾經打的李自成只剩一十八騎倉惶逃亡商洛山的孫傳庭就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令人不禁唏噓。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孫傳庭獨木難支

崇禎十五年孫傳庭出獄時,盧象升已經戰死、洪承疇已經向皇太極投降,孫傳庭雖然是不世出的名將,但是面對大廈將傾的大明,孤軍作戰的孫傳庭獨木難支。

二、兵新募,不堪用

孫傳庭第二次赴陝西出任三邊總督時,他當年帶出來的精銳之師早已在松錦之戰中葬送,他不得不招募大量新兵。

想要將新兵打造成精銳之師需要充足的時間,可是,絕望中抓住孫傳庭這棵救命稻草的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出兵攻打李自成,希望孫傳庭能重演生擒高迎祥之舊事。

崇禎九年,孫傳庭之所以能生擒高迎祥,主要是因為孫傳庭佔據了地形優勢和高迎祥接連遭到盧象升、洪承疇的重創。

崇禎十五年,孫傳庭率軍赴河南進攻李自成,既無地形優勢可以佔據,也無法跟盧象升、洪承疇協同作戰,更要面對實力遠勝於高迎祥的李自成。

這種情況下,孫傳庭招募的大量新兵就顯得十分不堪用。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三、孫傳庭在賭氣

孫傳庭生擒高迎祥後,楊嗣昌為徹底掃平流寇所制定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開始實施。

對於這一戰略,孫傳庭並不贊同,認為其是飲鴆止渴。

孫傳庭的不贊同,使得楊嗣昌對其懷恨在心,結果導致孫傳庭雖然屢立戰功,但是在楊嗣昌的操縱下經常都是有功不賞、有過重罰。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與洪承疇接到詔令率軍勤王。

在楊嗣昌的安排下,洪承疇受到了相當的禮遇,而孫傳庭卻連見崇禎皇帝一面都不行。

崇禎十二年,孫傳庭更是在楊嗣昌的誣陷下蒙冤入獄。

遭受了一連串的不公正,孫傳庭心中能沒有氣嗎!

崇禎十五年、崇禎十六年,孫傳庭之所以兩次敗於李自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戰導致孫傳庭沒有充足的時間做戰前準備。

但是,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戰並沒有得到朝臣的支援,大部分朝臣都認為孫傳庭麾下的陝西官軍是大明最後一副家當,不能輕易動用。

這種情況下,如果孫傳庭能上疏自辯、曉以利害,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戰前準備時間是有很大可能成功的,但是,在賭氣的孫傳庭接到崇禎皇帝催促出兵的詔令後,就匆忙起兵進攻李自成,最終招致兩次戰敗。

四、後勤補給困難

明末的河南由於連年的戰亂和天災,早已是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無力向孫傳庭的大軍提供糧餉,使得孫傳庭不得不依賴陝西轉運後勤補給。

崇禎十五年、崇禎十六年孫傳庭兩次率軍進攻李自成,其實都有很大機率取勝,但最後都因雨天導致後勤補給無法按時送達前線而功虧一簣。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火器工坊2019-01-02 18:47:46

因為孫傳庭有一個手殘的操作控上司——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在他的“英明指導”和一催在催之下,一代軍事天才孫傳庭也走向了敗亡的不歸途。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圍開封之時,崇禎帝從監獄中提取孫傳庭,赴陝西擔任三邊總督,然後在陝西進行了一番整改。他先是殺了兵油子賀人龍,又徵收了被地主霸佔的軍屯,強大了自身實力後,接著募兵十於萬,把關中整治的僅僅有條,基本穩定了關中的情況。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同年五月,李自成於朱仙鎮大破左良玉統轄的十幾萬大軍,並把左良玉趕出中原,一直到武漢才停下。而其他幾路總兵多是些酒囊飯袋,不堪大用,所以放眼整個大明朝,能和李自成對抗的就只有孫傳庭了。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原本孫傳庭打算以十萬大軍據守關中,憑藉自己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使得李自成打不進來,而佔據河南的李自成也不敢放手去打北京,因為只要他一動,孫傳庭就能抄他後路。而身經百戰的孫傳庭也已經看出了農民軍的本質——只會鬧卻不知道搞生產。這也是他在大力整頓陝西的原因,從根源上抹殺農民起義的種子。只要李自成在河南一直待著,早晚有一天,他們會因為缺糧而自行崩潰,到時候就是徹底消滅闖賊的時候。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然而皇上可不這麼想,他覺得你孫傳庭手握重兵卻在關中觀望就是要擁兵自立,於是一再催促孫傳庭出兵討賊。同年十月,孫傳庭帶著新募計程車兵出征,在河南郟縣,秦軍潛至民軍附近,孫傳庭令部將左勷率左軍,鄭嘉棟率右軍,高傑率中軍設下埋伏,牛成虎率前軍挑戰民軍,誘敵深入。雙方接戰不久,牛成虎佯裝失敗,將民軍引入包圍圈,四面伏兵突起,民軍猝不及防,向東逃竄,官軍追殺三十里。孫傳庭在力不如人的時候,以智取勝,官軍取得了久違有勝利,然而由於此時天降大雨,官軍又餓又冷,沒能繼續擴大戰果。在官軍打掃戰利品之際,民軍主力殺了個回馬槍,官軍抵擋不住,兵敗如山倒,孫傳庭率殘兵敗將狂奔回陝西。官軍此戰原為長途奔襲,試圖以戰養戰,糧草供應不上,士兵們不得不採集沒有成熟的青柿充飢,因此河南人將此戰稱為柿園之役。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回到陝西后,孫傳庭繼續努力練兵,此時秦軍實力大漲,但是還不能和李自成的軍隊硬碰硬。1643年8月,崇禎皇帝又開始催促孫傳庭前去迎戰李自成,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在西安關帝廟誓師,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十萬眾東出潼關,同時檄調各路人馬夾攻李自成。李自成得知陝西官軍出關的訊息,親統大軍北上河南迎敵。由於民軍放棄了潼關到郟縣的廣闊地帶,陝西官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八月上旬佔領洛陽,九月八日攻戰汝州,九月十四日,官軍和民軍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民軍戰敗逃跑,官軍緊追不捨,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擒。後來民軍逃入襄城,官軍也尾隨而至。這時大雨整整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官軍苦不堪言,由於道路泥濘,官軍的糧車難以移動,官軍的後勤出現問題。官軍希望破郟縣獲取給養,但是郟縣早己坐吃山空。這時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名騎兵從小路抄到官軍後方,切斷官軍的糧道,為了麻痺官軍,李自成用大牌寫下戰書,約定日期同官軍決戰,以此牽拌官軍。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斷糧之後,秦軍軍心浮動,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揮師迎糧,他命令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自己統率嫡系陝西官軍分路回師打通糧道。因為缺糧,陳永福部下出現譁變,民軍乘機發起進攻,官軍全線崩潰。官軍逃到南陽才緩過神來,調頭迎戰民軍,雙方展開大戰。在飢餓和軍心渙散的雙重打擊下,官軍開始退敗,火車營的潰敗引發連鎖反應,騎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戰場形勢瞬間發生鉅變,由雙方互相廝殺變為一方追殺另一方。民軍傾巢而出,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殺四百餘里,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此役,大明僅有的“一副家當”損失殆盡,成了待宰的羔羊,民軍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擴大戰果,乘勢奪取關中。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史論縱橫2019-04-26 17:07:29

明朝時局,要說抗挫折性,我誰都不服,就服李自成;要說能征善戰,我誰都不服,就服孫傳庭。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年僅26歲的孫傳庭與當時已經35歲的袁崇煥同時中進士,相對於袁崇煥在遼東戰場大放光彩,孫傳庭則在鎮壓農民軍的戰場上發光發熱。

其實從這也能看出明朝軍政方面的弊病,袁崇煥、孫傳庭都是科舉進士出身,標準的讀書人,最後卻成為作戰的將領,拿筆的要是都會打仗,哪裡還用得著武將。明朝初期採取重文輕武的體制,使得軍隊缺乏生機和火力,這幫讀書人,你讓他打仗不行,你讓他剋扣軍餉,貪汙受賄他們是一套一套的。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在明末能出現孫傳庭這樣為人穩重,做官清廉又善於打仗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只不過崇禎用人水平太差,這樣一個人物都沒有用好。

孫傳庭在魏忠賢當政期間看不慣烏煙瘴氣的朝堂,就辭官回鄉,一直蟄伏到崇禎八年,在明天內憂外患之下,朝廷重新啟用孫傳庭,任命其為陝西巡撫,主要是負責鎮壓西北地區農民軍。

孫傳庭最擅長的事情其實就是治軍,在陝西時,孫傳庭自己籌錢招募士兵,打造出了明廷可以支撐的又一支軍隊,孫傳庭從崇禎九年擔任陝西巡撫到崇禎十一年,也是農民軍被打得最慘的幾年。

孫傳庭先是擊敗闖王高迎祥,並且將其生擒,高迎祥死後,李自成被推舉為新闖王,崇禎十年楊嗣昌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策略徹底圍剿農民軍,給予農民軍很大的打擊,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聯合洪承疇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殘部17人逃入深山老林中。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陝西境內的農民軍基本全部被鎮壓,孫傳庭主政陝西僅僅三年,就取得了如此大好之勢,簡直都有點讓人懷疑。

然而就在孫傳庭決定全力追剿李自成,將其徹底剿滅時,當年八月清軍再次越過長城,開入京師,崇禎召各路兵馬入京勤王,當時勤王總督盧象升戰死,崇禎乃召孫傳庭與洪承疇進京。

因為孫傳庭與楊嗣昌存在矛盾,所以遭到楊嗣昌的打壓,並且打算架空孫傳庭,將孫傳庭打造的陝西軍用於遼東戰場,此舉遭到孫傳庭的激烈反對,孫傳庭激烈的“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崇禎認為孫傳庭不聽調遣,在將其貶為平民後,又將其囚禁,一直到1642年李自成在河南開啟局面,擁兵數十萬的時候,崇禎才從獄中提取孫傳庭。

很多人肯定會懷疑,崇禎腦子是不是秀逗了,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竟然會把有功之臣下獄?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其實翻開史料就會發現,崇禎囚禁孫傳庭到底符不符合他的風格。

崇禎在位十七年,內閣成員換了51人,刑部尚書換17個人,誅殺的總督達7人(袁崇煥最出名),誅殺巡撫11人,再回過頭來看孫傳庭的待遇,簡直好得不得了。

崇禎這個人做事很情緒化,他認為你這個人不行,立馬就給換掉,認為你行,立馬就給你提升,展現最明顯的就是袁崇煥,以袁崇煥在明廷的資歷和功績根本是不配擔任薊遼督師的。

但是,崇禎平臺召對時袁崇煥豪氣萬丈五年復遼,讓崇禎一下子就將其提拔為薊遼督師實際上破了不知道多少個格了,當然,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失為亂世用人的策略,然而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後,崇禎就將袁崇煥下獄,崇禎三年就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升官不給人家慢慢升,即使人家有錯,那也不能說凌遲就凌遲啊!這就是崇禎辦事的風格,情緒化,激情化,容不得一點拖延,想一出是一出。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孫傳庭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再次被棄用,這個時候敵我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李自成的農民軍坐擁幾十萬人並且佔據了根據地,再想要剿滅就不是當初的那個打法了,孫傳庭到陝西后,採取固守的策略消耗農民軍,結果崇禎不斷催促孫傳庭出戰,孫傳庭以士兵都是新招募的,需要訓練,結果是“帝不聽”。

關於郟縣之戰孫傳庭是如何失敗的,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孫傳庭敗退到潼關後,準備“乃益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打持久戰,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再次催戰,孫傳庭害怕崇禎再次將他下獄:“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然後出戰,最後被李自成打敗,孫傳庭戰死。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最高:“傳庭死,而明亡矣”。

不是孫傳庭有多能打,而是崇禎這個人啊,當真是一步一個腳印把明朝給弄亡了。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清水空流2019-04-27 19:11:59

崇禎一朝有三大名臣,孫傳庭,盧象升,楊嗣昌,只要崇禎真心用一人。就不會煤山上吊了,一手好牌打撕碎,而這三個人裡能力最大,氣度最高。品格最高的就是孫傳庭了,可謂崇禎一朝第一名臣,但死的最慘的就是他,而且死後連個說法都沒有,可見崇禎之涼薄。但後世曾國藩對孫傳庭甚是佩服,他不止一次說過 ,他之所以能夠剿滅太平天國,就是學自孫傳庭。但幾無敗績的孫傳庭最終還是敗在了李自成手裡。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山西代縣人,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

一生就是剿滅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流寇。但由於崇禎不善武事。屢屢催戰,孫傳庭草率出戰在陝西潼關戰死,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但剛愎自用的崇禎以為孫傳庭詐死,不給諡號。還是乾隆給了一個職稱“忠靖”

。崇禎真是大明王朝亡國的第一功臣,松山亡了洪承疇,陝西亡了孫傳庭。崇禎一朝最後兩主力都死在崇禎的死催上,

李自成是流寇,完全是流動作戰,剿滅起來很難,但孫傳庭卻很有辦法,打仗孫傳庭那是一把好手。打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幾度喪生。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崇禎恐怕早就滅了

。崇禎臨終絕筆文臣皆該殺,是該殺,但些大臣都是崇禎任命的,有能耐的都讓你宰了,如此昏聵又有何人願意輔佐於你。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但明末財政崩潰,大明朝廷把宗室當豬養國家無錢,孫傳庭與李自成做戰屢屢後力不足。就是糧草不足,作為朝廷軍隊,孫傳庭需要錢糧軍餉,所需的一切都需要朝廷供養,朝廷接濟不上,孫傳庭也只有失敗一途

,而李自成作為流寇,自然不用。只靠劫掠就行,每到一地,把州府官庫搜刮,乾淨富戶家族一燒淨歸己有,富戶也只要跟隨李自成造反。流寇之害可見一斑。潼關一戰由於連日暴雨,不利於孫傳庭做戰,只有退守潼關,

李自成趁勝追擊率軍猛追,明將白廣恩,高傑投敵,潼關破,孫傳庭知道即便不死,也得死在崇禎之手,為了自家子女,帶兵與李自成同歸於盡力戰而死,即便如此,孫傳庭還是高看崇禎,覺得其是詐死,不給撫卹和諡號,大概是為了節省那幾個銀子,但洪承疇投滿清,崇禎卻是親自祭奠,崇禎的智商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大明劫裡孫傳庭說過一句,他李自成可以輸十次,一百次,而他只能輸一次。原因就是李自成可以做無本生意,孫傳庭卻不能,一個為“正統”一個是流寇。孫傳庭有顧忌,李自成沒有。最最關鍵一點就是,

明末經濟崩了,晚明經濟問題不解決,所有的軍事勝利全是揚湯止沸,甚至抱薪救火。孫傳庭就是有天大本事也不行,即便岳飛,韓信復生也無用,打仗打的 就是錢糧。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