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國學小陳2019-11-02 14:47:11

隨著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感大勢已去,遂與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縊身亡。縱觀崇禎帝的一生,他勤政為民,宵衣旰食,事必躬親且厲行節儉,然為何終究做了亡國之君呢?

天啟七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駕崩,由於沒有子嗣,其弟,朱由檢受遺命於同月二十四日繼承皇位,時年十七歲。次年正月初一,改年號為“崇禎”。此時崇禎帝接手的大明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

大明朝自立國以來,傳至崇禎一朝,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此時的明朝,彷彿一個積病已久的老人,步履蹣跚,好像隨時都會倒下。崇禎帝登基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當時已經一手遮天的魏忠賢。

魏忠賢髮際於熹宗朝,熹宗酷愛木工,魏忠賢便常常趁熹宗沉迷木工之時,將重要的奏章拿給他批閱,此時的熹宗自然不想理會,於是便授權魏忠賢代為處理,久而久之,魏忠賢逐漸把持了朝政。與此同時魏忠賢與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極受寵信,被封為“九千歲”,而且自己在民間收養了不少“義子”,如 “五虎”、“五狗”、“十亥”、“四十孫”等。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都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足見其禍患之深。

而到了崇禎一朝,魏忠賢的權勢並沒有一絲的減弱,面對如此禍亂國家之人,崇禎帝沒有選擇與之正面對抗,而是選擇了隱忍,等到魏忠賢放鬆警惕之後,崇禎帝突然發難,撤除了魏忠賢一切職位,貶往鳳陽守祖陵。這是一個試探性的決定,見沒有引起大的騷亂。於是,崇禎帝命錦衣衛擒拿魏忠賢治罪,而得知訊息的魏忠賢自知命不久矣,遂自縊而亡。

崇禎帝在上臺後不久即剷除了朝內最大的禍患,穩定了朝廷的局面,整個朝野呈現出一派中興的跡象,然好景不長。

小冰期的到來使得天災不斷,百姓怨聲載道,各地義軍蜂起。

自崇禎元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怨聲載道,失去生計的百姓成為流民,各地盜賊蜂起,民變不斷。

為了應對各地蜂起的起義軍,崇禎帝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主剿,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複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統軍將領,朝廷的政策也是一改再改,始終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前往河南逐漸發展壯大。

剿賊未果,崇禎帝大感自己有失,於是,崇下詔罪己詔,並在宮中大作佛事希望可以換得天下太平,同時催促孫傳庭加緊圍剿起義軍。

然山雨欲來,就在崇禎帝調兵遣將對抗起義軍忙的焦頭爛額之際,北方的後金卻日益壯大,成為了明朝不可忽視的敵人。

自皇太極登基之後,滿清的實力日漸提升,在南下統一漠南蒙古之後,滿清與明朝的邊境摩擦不斷。

自崇禎二年至十一年,清軍先後數次深入京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清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劫奪人畜數十萬,金銀數百萬兩,極大地削弱了明朝實力。對於滿清這個崛起於關外的勢力,明朝內部對其一直都有主和與主戰之爭。明軍陷入農民起義的泥潭已有十年之久,兵困將乏,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崇禎帝一直都有和談之心,但明朝計程車大夫鑑於南宋的歷史教訓,都以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崇禎帝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主戰派的盧象升又堅決反對議和,在這兩派主張之間,年輕的崇禎帝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而就在這猶豫之間,更大的危機發生了:崇禎十三年三月,清軍包圍錦州。崇禎帝命薊遼總督洪承疇統明軍精銳十三萬前往救援。雙方經過兩年的較量,清軍在松山、錦州之戰取得全面勝利,明朝遼東精銳兵力損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此時的明朝,真正成了待宰的羔羊,失去了最後抗爭的實力。

雖然戰事失利,國家覆亡不可挽回,但不可否認的是,崇禎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

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經泛白,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他經常為處理公文徹夜不眠。史學家認為,崇禎帝是明朝自太祖朱元璋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除了照例應免日期之外,每日堅持視朝,並參加日講和經筵。崇禎帝上任伊始,即發出“文官不愛錢”的號召。在隨後的日子裡,他一直以身作則:當政17年,宮中沒有進行任何營建,吃穿俱不講究。

崇禎帝志向遠大,一直抱有中興之志,在上任之初就剷除魏忠賢,清算閹黨使得政風一時為之一新,但是其既無治國之才也無用人之能的事實卻是不可忽視的,其在位期間頻繁任免官吏調換統兵大將,導致朝政混亂,軍隊戰鬥力低下。朝內不能運籌帷幄統制各地,軍隊不能禦敵取勝守護疆土。因連年戰事失利,崇禎帝養成了濫殺的習慣,對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動輒殺頭問罪,如此一來,有識之士皆不敢出山為國效力,國家人才短缺,導致崇禎帝又不得不重新將權利交於太監手中,而沒有聽取周皇后的遷都意見,則被認為是錯過了明朝最後的自救機會。

終於,伴著起義軍的喊殺聲,城中百姓的哭嚎聲,懷揣著無限的遺憾與不捨,崇禎帝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在他留下的一件藍色袍服上寫著:“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十七歲登基,他稚嫩的肩膀,顯然還不足以支撐起國家危亡的重擔。而明朝的覆亡,也早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經註定了。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疏影竹溪2019-11-02 15:42:43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他的皇位是兄終弟及,兄長傳給他的,沒有受過當皇帝的教育,也沒接班的準備,自已治國理政水平不行,又大權獨攬,剛愎自用,不相信手下大臣,最後眾判親離,身死國滅,不過在辱國君死社稷,一生也無憾了。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折衝萬里2019-11-02 20:38:48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

首先必須說明,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極端氣候,小冰河期引發的一系列大災大疫,壓垮了明朝;制度僵硬腐化,明朝賦稅制度的失衡,與社會管控的無力,導致了明朝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而陷入衰亡之中;官商利益集團,文官集團崛起、獨大後,迅速與地方富商結成利益共同體。把持朝政的官商集團,為謀取私利,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速了明朝衰亡;土地兼併嚴重,明朝末年,明皇族人口已爆增至百萬,佔用了大片土地、莊園和國家財富。除了龐大的皇族寄生群體,官紳地主也不斷兼併土地,肆意盤剝。不堪重負、無以為生的百姓,只得揭竿而起、紛紛造反,明朝統治遂土崩瓦解;統治集團腐化墮落,明朝皇帝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大搞特務統治。明神宗怠政長達二十八年,此後,朝臣黨爭不斷,太監專權亂政,終至國家糜爛不堪,無可救藥等等。總之,以上諸多原因相互疊加,綜合影響,致使明朝積重難返。在與清朝的戰爭中,明朝徒有龐大身軀,卻無法發揮全力,故而才會節節落敗,處處落於下風。

但即便如此,崇禎帝仍須要為明朝的滅亡負直接責任。明朝的國家機器確已腐朽不堪,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崇禎帝在位期間,明朝尚存較強的實力。只要崇禎帝領導有方、指揮得當,對內足可平定農民大起義,對外亦足以和滿清抗衡。事實上,崇禎帝幾乎平定了農民大起義,只因政策失當,才使得農民起義死灰復燃。松錦大戰,明朝幾乎打贏了投入舉國之力的清朝,全因崇禎帝瞎指揮,明軍功敗垂成反遭慘敗。明朝也失去了一次扭轉格局,壓垮清朝的絕佳機會。而且,明朝內亂的困局也並非無解,只要崇禎帝再多挺個七八年,就會迎來歷史的拐點。小冰河期的作用逐漸減弱,大災大疫不再頻繁。此前,肆虐的饑荒、疾疫、戰亂,已使得全國人口銳減,尤其,北方大多數地主豪紳和近半數寄生皇族被一掃而空,既得利益集團和上層剝削階級的消滅,緩和了原本尖銳的階級矛盾,緩解了此前人口過剩,耕地供求緊張的局面,為社會由亂轉治、由疲轉興奠定了基礎。這也是清朝入關後,接連實施剃髮、易服、投充、圈地等六大弊政,大失民心、廣激民怨,卻仍能安定天下的根本所在。飽經苦難的百姓太渴望安寧了,所以,尤為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如果,先天不足的清朝都能夠做到,那明朝照樣可以做到。可惜,崇禎帝志大才疏,急功近利,剛愎自用、還毫無擔當。愚蠢地堅持兩線作戰,疲敝與清朝和農民軍之間,還胡亂插手前線的指揮,一次次浪費了寶貴戰機。最終,明朝在崇禎帝的胡亂折騰下,不可避免地滅亡了。

令筆者痛心的,還有明末亂世的英傑們。泱泱大明,奄有四方,人才濟濟。即便世道昏暗,明朝方面仍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文臣武將,像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也個個都是國之棟樑。倘若,崇禎帝能以善用,何愁不能收復遼東、降服清朝、剿平民變。可惜,昏庸無能,只知狐疑猜忌的崇禎帝,即不勝領導決策之任,更無知人善任之能。麾下雖濟濟人才,卻不能展其身手、盡用其才。在位十七年,崇禎帝接連換了內閣首輔二十多個,內閣大學士五十個,六部尚書幾十個。更換朝廷重臣之頻,古今罕見,可換來換去,也沒讓崇禎帝滿意。在崇禎帝看來,滿朝文武皆辜負聖恩,不堪任用!可笑的是,清朝正是依仗著降清的前明文武,才完成對內地的統一得。且不說,為清朝立下卓越功勳的洪承疇、吳三桂,就連為清朝衝鋒陷陣的將士,也多為前明官兵。雍正帝在《大義覺迷錄》中說得清清楚楚:“世祖章皇帝入京師時,兵亦不過十萬,夫以十萬之眾,而服十五省之天下,豈人力所能強哉?……其時統領士卒者,即明之將弁,披堅執銳者,即明之甲兵也”。再說,崇禎帝生性刻薄寡恩、剛愎兇戾,視大臣如草芥,稍有不如意,便加以殺害,滿朝大臣無不膽顫心寒、戰戰兢兢。崇禎帝在位期間,殺了首輔兩人,督師、總督十一人,巡撫十二人,關押於牢獄的官員多達一百四十五人。袁崇煥之冤死,孫承宗之棄用,盧象升之枉死,楊嗣昌之慘沒,洪承疇之敗降,孫傳庭之屈亡,哪個不是昏君無道所致。

孟子云:“君視臣為手足,臣視君為腹心;君視臣為草芥,臣視君為仇寇”。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時,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竟無一人前來。一曲“悲歌”之下,已是真正孤家寡人的崇禎帝,自盡於煤山的老槐樹上。臨死前,崇禎帝不知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冤氣沖天地認為是群臣辜負了他,不斷抱怨道,“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文臣人人可殺”。死不悔改的崇禎帝實在荒唐可笑!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

誠然,崇禎帝身上也不是一無是處。即位之初,崇禎帝勵精圖治,立誓中興大明。在位期間,崇禎帝並無荒淫宴樂之舉,反而節儉勤政、宵衣旰食,以至焦勞成疾。就連他的敵人清朝也在《明史》中,給了崇禎帝很高的評價,稱其“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崇禎帝的表現極不稱職。他的性格偏執,他的才能平庸,他不僅沒有挽救大明,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總之作為亡國之君,崇禎帝朱由檢一點不冤。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葉飄刀2019-11-02 15:31:33

勤政不等於就會治國,就好比清官不等於就是好官

這裡本來就是一個邏輯錯誤,勤政並不等於就會治國,如果不懂治國,那麼做得越多,也就是錯得越多。

說實話,明末最重要的三大問題,崇禎一個都沒有解決,而且都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說是他葬送的明朝一點都不為過。

問題1:黨爭,明末黨爭空前激烈,不以國事為重,黨同伐異,弄得中央效率空前低下。崇禎要是有洪武、永樂之能,就殺一個太平,壓制住黨爭,此為上策。如果你不是英明之君,那麼你至少要慧眼識才,能發掘一個類似於謙、張居正這樣的能臣把國家交給他,你也行啊,這是中策。如果你連發掘人才的眼光都沒有,那你就任用一個劉瑾、魏忠賢也行啊,不管有沒有能力,至少可以保證朝廷的效率,壓制反對聲音,這個是下策。而崇禎上、中、下沒有一個策能行的,自己沒能力,還要搞什麼帝王平衡術,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

問題2:內憂,明末義軍紛起,最終也是他們埋葬了大明。但實際上明廷對付義軍不是沒有機會的,義軍代表人物,李自成、張獻忠都不止一次被逼入絕境而投降,隨後復叛。你崇禎要不你就不要名聲,什麼殺俘不詳,直接把他們宰了,至少可以讓義軍偃旗息鼓一段時間。要不你就有手腕,分化瓦解,把李自成、張獻忠弄來養著,瓦解他們的兵力,結果你都不行,導致義軍越做越大,最終滅亡。

問題3:外患,崇禎時的外患就是滿清,說實話,滿清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至少一直到李自成進北京他們也沒有真正突破過關寧防線。雖然說屢次入寇,但歷史上蒙古同樣屢次入寇突破長城,但最終在兩百年的消耗中,最終被明朝耗死。這個時候,明朝已經不堪重負,無法應對內憂外患兩條防線同時開打的局面。對付滿清,就應該以穩守為主,等到徹底解決了國內義軍,再修養個十來年恢復一下元氣,才考慮解決滿清的問題。但崇禎不,他就想一口吃個胖子。從袁崇煥的五年復遼(毫無疑問,袁崇煥在吹牛,當時的明朝沒有5年結束戰爭的能力,但為什麼袁崇煥吹這個牛,就和趙括一樣,因為崇禎想快速解決戰鬥,所以袁崇煥才能投其所好),到松錦之戰的慘敗,剛剛國內義軍有被壓制的苗頭,就加緊發動松錦之戰,結果遭遇慘敗,這場大戰,直接導致明朝主力機動部隊幾乎損失殆盡,同時也導致洪承疇的叛變,就算不是壓倒明朝最後的一根稻草,也是抽掉了明朝的脊樑。

對黨爭無力,對內無能,對外操切,可以說沒有能力的崇禎,插手越多,結果就越壞。最終把明朝整個給葬送掉了。

崇禎帝朱由檢,勤政楷模,卻為何做了亡國之君?勇往值錢2019-11-02 21:12:12

明朝到了朱由檢當皇帝后,明朝已經是揺搖欲墜了,僅管崇禎帝朱由檢再勤政也迴天無力了,內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外異族崛起進攻,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崇禎帝自身也犯了一些致命性的錯誤,所以明朝滅亡在所難免。僅管崇禎帝接手的明朝是一個破濫不堪的濫灘子,在崇禎帝朱由檢的維持下,還堅守17年,已經是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