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做完一個

原子力顯微鏡

實驗,發現中文相關資料基本只限於最基礎的原理,對於一些新的技術比如多頻(MF)和在AFM原理之上衍生出的顯微鏡比如PFM, SEM等等,則很少涉及。所以決定把AFM理論部分和實驗用到的一些具體技術以及相關原理整理一下,開一個AFM專題。大概包括以下內容:

原子力顯微鏡AFM(1)

AFM基本原理的資料很多,這裡不再贅述。

只想提一點:AFM與STM同屬於

掃描探針顯微鏡

(SPM) 家族,但是兩者原理存在根本不同。STM利用隧穿效應,因而要求樣本必須為導體;而AFM利用原子間引力、

斥力

作用,故對於樣本導電性沒有要求。

一 概述

(一)動態模式 Dynamic mode

最初的AFM採用靜態模式(static mode或

quasi static mode

)測量,即針尖與樣本表面保持機械接觸。這會帶來兩個問題:(i) 可能導致樣本損壞,尤其對於一些生物樣本(見Fig。 1);(ii) 針尖—樣本間相互作用的非線性部分被忽略,因而

空間解析度

等大大受限。

原子力顯微鏡AFM(1)

Figure 1: AFM靜態模式測量DNA樣本,隨著針尖移動,樣本被切斷損壞[1]

對與所謂線性(linear)和非線性(non-linear)相互作用(interaction),我認為有點類似於連續和量子化的區別:

線性相互作用

在外加激勵下呈現連續的、逐漸的變化,比如速度的變化;而非線性相互作用產生的響應則很複雜——對於激勵可能毫無反應、有時候又會突然變化。非線性相互作用對於針尖—樣本系統的解析非常重要,而這是靜態模式無法實現的。

稍微展開一點說。要提高AFM的

解析度

,要從兩個原則進行考慮:1。樣本的所有性質,都“編碼”在探針的移動中,也就是由探針的移動來反應;2。 探針的移動是高度非線性的。[2] 從第一點來說,無論是形貌繪製還是包括

力學效能

在內的材料性質的測量,建立針尖—樣本間相互作用模型和懸臂樑(Cantilever)振動模型、以描述探針移動,是至關重要的。具體細節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寫到。對於第二點,測量這些高度非線性的相互作用、以提高解析度,是多頻AFM技術(Multi frequency AFM, MF-AFM)的重要突破和優勢。具體細節也會在後面寫到。

現在說一下傳統的動態模式。其相對於靜態模式的在操作上的改變是,探針在掃描的同時、在一個固定頻率(通常為基礎本徵頻率,eigenmode)的激勵下振動;在探測角度的改變是,除了懸臂的偏轉作為訊號被記錄以外,探針振盪的振幅、相位、頻率等也被探測記錄(見Fig。2)。振幅和

頻率偏移

作為這個振動體系的引數,會隨針尖-樣本之間的距離變化而發生改變;透過一個閉環反饋系統調節,最終產生更高解析度的影象。

原子力顯微鏡AFM(1)

原子力顯微鏡AFM(1)

Figure 2:傳統動態模式[1]

那麼傳統動態模式有什麼問題呢?問題在於資訊丟失。傳統動態模式中,懸臂樑僅由一個固定的頻率激勵,其響應也只在一個頻率下檢測。但實際上,在外加一個激勵時,可以同時產生多個頻率下的響應;改變

激勵頻率

時,響應更是會不同。因此,對於單一激勵、探測頻率的傳統動態模式而言,那些包含在在其他頻率下、尤其是高頻中的樣本資訊統統都被忽略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用到

MF-AFM

。具體會在下篇中寫。

參考文獻:

1。 Santos, S。, et al。,

Multifrequency AFM: from origins to convergence。

Nanoscale, 2017。

9

(16): p。 5038-5043。

2。 Garcia, R。 and E。T。 Herruzo,

The emergence of multifrequency force microscopy。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

7

(4): p。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