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

這段情節作者是花了一番功夫的,書中設定了很多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

比如,為什麼智玄接待

丁元英

先是在明心閣,然後才到掛有“清靜自在”匾額的茗香閣,而不是隻在一個地方完成這個情節? 通常認為這只是智玄先試探丁,丁透過測試後才有更高規格的招待。這是表面原因,深層原因是這段情節依次第而設定的,先是明心,後是見性。

——————————

佛家無論哪個宗派,都是“知、解、行、證”次第而修的,也就是明心、見性、開悟、證果的過程。開悟,首先要明心見性,而明心與見性是有區別的。

從修持上說,明心是修止,見性是修觀。

從事理上說,明心偏於理,見性偏於事。

從修為上說,明心僅是去無明而執空;見性是見其自性本來無一物,無塵可染,是空有不執。

——————————-

為什麼智玄說丁元英“離得道只差半步,這半步卻難於登天”?

前半部分雙方從參《悟》這一話頭而切入,探討佛理,話藏機鋒,是試探過招的一步,即是明心的階段。而這個階段,丁元英顯然是過關的,一句“袈桬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已然心如明鏡,了無所住,直指佛法真諦。然而從智玄的角度看,認為這首《悟》還不究竟,這裡面還有個紅塵與清靜自性的分別心,還有垢與淨之二分法,有“休言”“勿取”“痴人說夢”之斷見,有執於一個空性可得,故評價丁說“離得道只差半步”。

為什麼半步卻“難於登天”? 佛家有言:”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介子許。” 從大乘法門來說,執空最容易落入頑空境界。而大乘是依不二法門,是不垢不淨的無分別境界。

——————————-

後半部分“進門就看見牆上掛著一副橫幅,上面寫著‘

清淨自在

’”這句是表法的,看見“清淨自在”橫幅,即是見性,意為照見清淨自性。 從事理而分,這後半部分具體內容也是偏於事,即探討王廟村的事情。

——————————-

回到之前的話題,智玄說丁元英差半步,這半步如何跨越?其實就在智玄之後修改的那九個字之間。 修改後區別在哪?

韓楚風

一語中的,“無證而證”,即是無住而住,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乘佛法不僅是自度,而是講究普度眾生的,而眾生根性高低有別。以智玄的境界,自然也知道袈桬本無清靜,也知道佛家其實並沒有凡夫所理解的真經或神通或有求必應保佑人的能力,但卻還要“務取真經”,因為這是對應眾生根性,“先以欲勾牽,後令入

佛智

”,以能讓迷者進步為真經。

——————

當然,丁的《悟》是有另一層次的深義,是以南宗禪的方式來解讀的,與智玄的淨土法門其實是殊途同歸,這裡就先不具體展開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