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麥弗遜懸架,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幾乎被當今所有緊湊級車型和微小型車型,以及部分轎車、MPV、SUV所採用的前懸架形式。從50年代發明伊始至今,依舊是主流

懸架

之一,經久不衰。同時,我們能發現不少類似於“麥弗遜懸架低階”的聲音,更多人關注起了車輛懸架,對車輛懸架的效能有了更高要求。瞭解這種最常見的懸架型別,不僅能在選擇車輛上有所幫助,更能從中瞭解到懸架工程師的想法,感受車輛懸架特有的魅力。

魅力懸架系列的初衷是用相對簡要並且好理解的方式,來展示各種型別懸架的特性和特色。本系列會展現一定的專有名詞,但會盡量具象,方便理解,若覺得難懂歡迎交流。另外,本系列拖更是常態。

傳統麥弗遜式前懸架最突出的特點是佔用空間小、結構簡單、成本低,一般的結構圖如下。其結構特徵為:

轉向節

與減震器支柱是固定連線,所有的運動都相同;下襬臂是一體式的三角臂。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 傳統麥弗遜正視結構圖

需要注意,大部分主機廠傾向不使用前副車架襯套,直接透過螺栓連線副車架與白車身,增加了一定的操控性。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2。 福克斯ST前懸下襬臂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3。 寶馬E46 M3前懸下襬臂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4。 EVO X前懸下襬臂

---------------------------------------

在這樣的結構下,麥弗遜的特點有

空間大:

懸架中間可以有大量的空間,在車輛研發中,寸土寸金,多個部門會為了就那20mm的空間開無數個會議。況且,緊湊型車與小微型車更加需要珍惜空間,才能更好地佈置各個系統。在常見的緊湊型前驅車中,可以透過使用麥弗遜式前懸,得到較多的空間,用以佈置發動機、變速箱機以及其它系統。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5。 麥弗遜前懸提供了大量空間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6。 高爾夫 Mk7 緊湊的發動機艙佈置

成本低:

零部件數量少,是非常好的低成本懸架方案。同時,最省的方案便是使用鋼製一體式三角臂、轉向節與塔頂。在目前車廠競爭激烈的時代,降本是必然的操作,鋼製懸架的比例會更高。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懸架材料的成本降低,是不能直接與低效能畫等號的,不能因為擺臂使用鋼製件就一概而論地說“偷工減料”,這是不科學客觀的,很多時候“減料”了,工反而還變多了。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7。 標誌2008 前懸

減震器受彎矩:

對於麥弗遜式懸架,有得必有失,減震器彈簧總成支柱作為一個懸架連桿,會帶來一個問題。減震器是有外部筒身與內杆,在懸架壓縮和承受側向力的時候,會有一個彎矩作用與減震器筒身會與內杆之間,像是在掰減震器,這會導致整個減震器

摩擦力

的加大,降低了減震器運動的順滑程度,影響了一定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同時加劇了減震器

密封圈

的磨損,最終可能會導致密封失效。所以現在,工程師們都傾向使用帶有側偏力的彈簧來抵消這個彎矩。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8。 非側偏力與側偏力彈簧的對比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9。 非側偏力與側偏力彈簧的對比

麥弗遜式懸架多用“香蕉形”彈簧作為側偏力彈簧。在自由狀態,既沒有被壓縮的時候,呈現類似香蕉的形狀,在被壓縮安裝後,能產生橫向的力,故稱之為“側偏力彈簧(Side Load Spring)”。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0。 香蕉形彈簧

懸架壓縮時外傾補償潛力低且相對不線性:

在懸架的運動中,足夠的車輪外傾角增益能夠最大化輪胎的抓地力。由於麥弗遜懸架的轉向節與

減振器

桶身是固接的,兩者相互間是沒有自由度的,轉向節旋轉,減振器也跟著轉,在減振器自身圓柱副的基礎上,塔頂內安也有的軸承幫助旋轉;轉向節上跳,減震器也壓縮,同時輪心會隨著主銷的後傾和

內傾

,向後和向內移動。這種運動特性和結構,導致了麥弗遜式懸架另一個問題,該問題對操控效能影響較大,即車輪上跳,即懸架壓縮過程中,是無法獲得的外傾角增益。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1。 麥弗遜前懸的外傾角變化

但實際上,麥弗遜式懸架會像上圖那樣,能做到外傾角增益,但究竟是如何獲得的呢?

沒錯,仔細看能發現,支柱的角度變化了,其實麥弗遜式上跳工況外傾變化就靠兩個字

  "硬掰"

其實在耐久性沒問題的條件下,塔頂的減震器上端安裝位是允許一點形變的,從而使得支柱角度可以改變獲得外傾增益。麥弗遜的外傾增益(梯度)大的見過-14deg/m,低的有-4deg/m,大概就是車輪每上跳10cm,外傾角將會變大1。4deg與0。4deg。作為對比,雙橫臂的車則很容易做到-20 deg/m以上。同時,麥弗遜的外傾角增益的來源是下襬臂向上旋轉時的運動弧線,即擺臂在Y向分量長度的變長,這個增益在下襬臂將要平行於車身的時候最小,而在剛剛運動的時候最大,是相對不太線性的,並且需要提醒,如果麥弗遜式懸架車輛的車高過分降低,在靜止原地時,下襬臂角度一旦平行甚至朝上,懸架壓縮的時候,車輪外傾角將會獲得正增益,

抓地力

變差,萬萬不得為之。

在只追求的操控效能的賽車中,會選用球鉸鏈接的塔頂,支柱角度變化就很輕鬆了,不用去“掰”了,也不需要使用側偏力彈簧。但市售民用車一般不會有,所以一般傳統麥弗遜式懸架在操控效能的潛力上較低,雖然工程師可以想辦法彌補一些操穩效能,但通常都需要犧牲別的方面的效能,有點拆東牆補西牆的意思。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2。 球頭塔頂

襯套對效能的影響:

傳統麥弗遜的下襬臂是一體式的三角臂,從擺臂傳過來各個方向上的力都會集中到下襬臂的襯套上。這對麥弗遜式懸架的效能影響不小,工程師希望擺臂旋轉產生的力要儘可能得小,儘可能地降低襯套在繞X軸旋轉時的扭轉剛度;需要有一定的X軸的軸向剛度,來控制下襬臂的前後抖動;需要儘可能高的Y軸上的徑向剛度,使得懸架更緊湊,操控更佳。對於過去部分襯套成本低的,特別是兩個襯套都為橫向佈置的車而言是矛盾的,硬了操控好,抖動少但是前後的衝擊會非常大;軟了前後衝擊小,但是柔度太多,操控起來不精準,抖動幅度還大。在懸架除錯匹配的時候也並沒有啥好辦法,車輛無法去兼顧舒適性,操控性和懸架品質感。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3。 襯套受力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4。 兩個內點共軸線的下襬臂

當然,工程師也想到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至少是明顯改善。現在的主流是讓兩個襯套分工,離車輪近的襯套更多負責側向力與扭轉,作為操穩襯套,做成周向扭轉剛度低,徑向Y方向剛度大的襯套,不用太過擔心X軸軸向剛度低;舒適襯套則將軸向變為Z軸,更著重於提供X軸軸向的剛度。同時襯套內部的結構不再是一坨

硫化

上去的橡膠了,各方向的剛度可以按照需求進行調整。這些襯套內部結構會很有趣。

其實襯套其實是個十分重要的部件,一流的主機廠願意花大價錢在這上面。所使用的襯套結構和形式非常多,能較好的兼顧各方面的效能,以後會專門介紹一下。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5。 現代主流下襬臂

這裡再次有請寶馬E46 M3,其下襬臂非常硬核,直接使用球鉸(2)代替襯套,後襯套為軸向朝前(3),非常重視操控。感嘆E時代的寶馬,追求駕駛樂趣的正確道路,追求正確的駕駛樂趣,畢竟真正的寶馬M已經變成了現代N。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6。 寶馬E46 M3下襬臂

佈置朝向與被動安全的結合:

隨著被動安全的發展,懸架佈置也需要參與。傳統式麥弗遜的一體式下襬臂的佈置朝向也有講究。目前更傾向採用操穩襯套在前的佈置,這樣做可以在發生事故的時候擺臂帶著輪子朝外脫離。只要將操穩襯套設計成碰撞後先被破壞,整個下襬臂就會朝外旋轉。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7。 擺臂朝向與被動安全示意

主銷偏置距小不了:

由於一體式下襬臂,主銷是沒有虛鉸的,很難再縮短主銷偏置距。主銷偏置距會導致路面不平整有突起時,車輪受到的縱向力乘上主銷偏置距力臂,形成繞主銷的旋轉力矩,會作用在轉向拉桿上,故會有“搶方向盤”的現象;當左右側輪扭矩差的時候也有,比如常見傳動軸不等長的前驅車急加速工況。工程師一般希望能夠減小主銷偏置距,具體減少到多少就看各個主機廠的車輛動力學團隊了,有些團隊不會去過多在意這點。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8。 主銷偏置距示意圖

抗點頭不好做大:

車輛制動時,抗點頭大能夠降低因整車的俯仰力矩,而作用於彈簧減震器上的力。抗點頭大的懸架,可以讓車在相同的制動減速度下沉頭量,即

俯角

,變小而不需要去加硬彈簧。

整車上看,可以將制動時的懸架側視搖臂延長線,交質心高度垂線後,得到高度

h_{1}

,與質心高度

H_{cog}

相比得到

\frac{h_{1}}{H_{cog}}

,便可量化整車抗點頭效能。需要注意,實際設計傳統麥弗遜式懸架時,下襬臂角度不能像下圖原圖的黑點那麼大,雖然抗點頭大了,但是這樣一來懸架在遇到衝擊和壓縮的時候車輪朝前跑,這與懸架吸收衝擊的功能是完全相背的,會極大地降低舒適性。筆者畫的紅色橙色線條的

h_{2}

更接近實際,並且實際上下襬臂的角度會更小,幾乎平行,這樣車輪在上跳的時候就不會往前走了。

要注意,作為分母的

質心

高度也會影響抗點頭,所以SUV使用麥弗遜前懸,其抗點頭會比轎車還要再差些,很多質心高的SUV,若使用麥弗遜,制動時的

沉頭

天生就大,需要較硬的彈簧來降低俯角,這會明顯降低車輛的舒適性,無法兼顧。所以麥弗遜謙遜懸架的一制動就容易有點頭趨勢,而雙橫臂前懸的車在制動時點頭趨勢就會少。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圖19。 抗點頭示意圖

-----------------------------------------

以上這些,是筆者暫能想到的,關於傳統麥弗遜式前懸架的特點特性。

總結一下,傳統麥弗遜式前懸在效能方面,是有一些天生的缺陷,這些缺陷看起來其實很糟糕,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想要操控必定減少很多舒適性與質感,反之亦然,難兼顧。但主機廠透過大量的時間與資源,去除錯匹配效能,實車效能表現其實不太會有怨言,加上優秀的空間、優秀的成本,讓傳統麥弗遜在汽車工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結尾,筆者將以上圖的分數定義作為標準,來對傳統麥弗遜式懸架打分。這個打分將是筆者針從懸架子系統的評分,不涉及整車效能。具體的整車效能牽涉到的東西過多,比如無級可調電控減震器這種綜合性能提升大殺器,會有專門的主觀評分標準與客觀引數標準,不是本系列該關注的。所以請不要說“某某車麥弗遜操控多強多強,你這打分是扯淡!”。

魅力懸架:傳統麥弗遜式懸架

操控:7分,從來都不是傳統麥弗遜的強項。

舒適:7分,舒適性不會有驚喜,設計匹配好了也不至於太差。

質感:7分,麥弗遜不是一個能兼顧各方面的懸架形式。

空間:9分,非常優秀的空間利用,這裡提一下空間可以打10分的是縱向推杆概念懸架。

成本:10分,技術成熟,產量大,從大批次生產角度前懸麥弗遜可以說是最便宜的了。

-----------------------------------------

“設計決定效能上限,製造決定效能下限,除錯匹配決定效能水平。

——筆者一直抱有的觀點

本文難免有紕漏錯誤,歡迎指出探討,大家的關注與評論是更新的動力。

歡迎關注:

知乎:D仔的汽油頭

今日頭條:D仔的汽油頭

新浪微博

:D仔的汽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