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破崙當年不入侵俄國,今天的歐洲會是統一的嗎?位卑2015-03-04 15:01:53

個人認為不會。

從根本上講,拿破崙和希特勒都在做類似的事情:試圖用一國之力統一歐洲,這超出了法、德的國力,最終都失敗了。

即使在拿破崙的巔峰時代,法國也沒能有效統一歐洲大陸,普魯士、奧地利這些強國只是被打敗,接受了屈辱的條約,或成為其同盟國,並未被法國徹底征服或有效統治,因此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冒出個“反法同盟”,所以不存在只靠“俄英兩國阻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擴張”的局面,俄英隨時可以拉普、奧對抗法國,也不會坐等拿破崙消化義大利、西班牙之類的附庸國。

如果拿破崙當年不入侵俄國,今天的歐洲會是統一的嗎?楊少康2015-05-27 09:08:19

首先,我們一直低估了俄國的力量。雖然相比於英法,她在很多方面比較落後,但她也有強項。比如她維持部隊的成本低,因此常備軍數量大等等,這個英國學者有些過一本很厚的書,具體名字忘了,橙色封面,詳細講解了侵俄的戰爭。總之就是俄國的戰爭潛力還是可以的。另外英國就不用說了,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失敗使得英國能夠避免法國陸軍的進攻。

其次,法國遲早要打俄國,這是被迫的。俄國打破大陸封鎖令和英國貿易,這讓皇帝很惱火;然後俄國又在邊境稱兵,威脅法國的附庸華沙大公國,影響法國東部的安全;再加上俄國人一直認為拿破崙打俄國是為了打通前往南亞的道路,切斷英國同印度的聯絡。當然另外一些原因肯定也有,總之這一切構成了法國入侵的理由。為什麼說是被迫呢?打仗的人都懂兩線作戰很危險,法國當時數十萬人陷在西班牙無法脫身,一邊還有英國的威脅,俄國又遠在東方,因此入侵俄國很危險。

最後,假設不打能統一嗎?這個可能性很低。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條約》規定,民族國家的意識覺醒並深入人心,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歐洲一些很小的地區也要鬧獨立。你看即便是同為日耳曼人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尚且沒說統一,他們又怎麼可能乖乖地加入法國呢?

如果拿破崙當年不入侵俄國,今天的歐洲會是統一的嗎?牧狼書生2018-01-21 00:30:01

不會。

拿破崙頒佈柏林赦令時,還沒有完全控制歐洲,尤其是沒有控制和英國有餚密切貿易關係的俄國,英國 因海戰頻繁,需要維持和擴大本國船隊,在很大程度上仰賴俄國產品。

1806 年以後,拿破崙一項重大軍事、外交行動就是和俄國結盟,將俄拉入大陸封鎖體系。次年拿破崙取得了弗裡德蘭戰役的勝利。7月7日 ,與俄簽定了提爾西特和約。提爾西特和約簽定後,拿破崙大陸權勢達到頂峰,拿破崙自傲地向整個歐洲外交界宣稱 , 他再不允許英國同大陸之間有任何商業和政治往來。

但是,大陸封鎖令尤如一把雙刃劍,既傷害了英國,又給歐洲大陸各國帶來了災難,以俄國為例,大陸封鎖令使俄國進口貨物價格上漲,出口貨物價格下跌,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沙皇政府唯一能採取的辦法就是發行紙幣,其結果不但未挽救危機,反而造成嚴重的幣值下跌和銀價上漲。

1810年12月,亞歷山大一世宣佈 : 從1811年1月1日起 ,俄國實行《關於1811年與中立國貿易 的規 定 》及附件。《規定》減少了要求證明船貨中立性的檔案;簡化了確認船貨中立性的手續,從而大大便 利了與中立國的海上貿易。這樣,俄以放寬中立貿易為名 ,向殖民地 (主要指英國殖民地 ) 商品敞開大門 。

拿破崙實在不能容忍這樣一個同盟者,一邊同它建立了同盟,一邊又在破壞它那旨在徹底摧毀其勁敵的 大陸封鎖政策,也不能容忍 已屈服於它,可又要和他爭奪歐洲統治地位的盟友。它要徹底征服這個正 在背叛它的盟友 , 從而實現他的理想,成為歐洲的仲裁者。正象他對富歇說的那樣:“我們要有一部歐洲法典,一個歐洲最高法院,一種統一的歐洲錢幣,統一的法律,應當由我把歐洲各國變成一個統一的人 民 , 巴黎要成為歐洲的首都。”

如果拿破崙當年不入侵俄國,今天的歐洲會是統一的嗎?IT網站設計2020-05-16 12:22:34

這些國家幻想短時間就能統一歐洲,純粹是痴心妄想。可以參考秦帝國統一中國。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剛剛登上王位時,面臨的問題:秦國是最窮的,可以說是夾縫中生存,父輩心心念的收復河西之地,一直未完成,所以秦國要變強;另一方面還需要打壓貴族階層,鞏固了自己的統治,而商鞅提出的變法恰恰迎合了秦孝公的意思,因此,秦孝公大力支援商鞅變法。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使得秦國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全中國的基礎,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帶進上層建築,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秦惠文王時期

秦惠文王即位時,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嬴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

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嬴異人又名子楚(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公元前249年,東周君聯絡諸侯,謀劃伐秦。異人獲悉,立即派呂不韋統領10萬大軍,一舉攻滅了東周7邑,遷東周公於陽人聚。東周王朝的最後殘餘被剷除。接著,秦軍繼續蠶食三晉,又攻佔了大片土地。

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給自己起名“皇帝”。滅六國後,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廢分封制,改行郡縣制;修長城;焚書坑儒。他所制定的政策,有些沿用千年。其功堪稱“千古一帝”。

秦國的崛起,到統一中國花了500多年,近600年時間,與秦國的各個大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每個大王的功勞,是一層層推進的必然結果。

法國,德國夢想幾年時間統一歐洲,不是可笑嗎?最終結果就是身死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