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力點而言,在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在【導學案】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所以廣大教師並不陌生。

本期繼續就教師關心的三個方面對這個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B1 技術支援的測驗與練習】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工具介紹

提交檔案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的文字文件,如WORD,PDF文件等。

二、實施方案

提交檔案格式為【影片】,影片時長不超過5分鐘。

影片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

三、學生體會

提交檔案格式為【音訊】或【影片】,每個時長不超過2分鐘。

需提交兩名學生的體會材料。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為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 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檔案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 提交的測評材料為【工具介紹】和【實施方案】【學生體會】(2名學生)共三項,缺一不可。

3。 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工具介紹的評價標準】

優秀

合格

工具介紹詳細完整,清晰地說明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對工具的應用情境做了深入分析,分享了有效的應用策略;工具操作便捷,使用策略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和借鑑;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工具介紹詳細完整,清晰地說明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對工具的應用情境做了分析,並分享了工具應用策略;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 工具介紹:選擇一種你常用的測驗與練習工具,介紹其基本功能以及特點,同時結合你的教育教學實踐分析其應用情境與使用策略。建議結合圖文進行呈現。

從指南中和評價標準可知【工具介紹】要包含以下要素:

介紹工具的基本功能以及特點;

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其應用情境;

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其使用策略;

結合圖文進行呈現工具的使用。

結合以上分析,可設計出如下的測評材料樣式:

微能力點解讀丨微能力點(B1 )技術支援的測驗與練習的解讀與評價標準!

【宣告】本方案樣式由王立武(本文作者)和洪東忍副教授共同設計,僅供大家參考使用。

▍小提示:工具的功能特點,很多教師往往不知如何描述,實際上你只需檢視你選擇的相關工具的幫助系統或相關說明文件即可。

【實施方案評價標準】

優秀

合格

對測驗/練習過程進行了詳細描述,流程清晰、安排科學合理;充分考慮了實施條件和師生準備等因素;針對實施過程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了詳細預案;影片清晰流暢,畫面穩定,講解清晰,無冗餘資訊。

對測驗/練習過程進行了描述,流程清晰、安排合理;考慮了實施條件和師生準備等因素;影片清晰流暢,畫面穩定。

▍實施方案要體現的內容有哪些?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 實施方案:請描述測驗/練習實施過程,包括實施時機、實施條件、教師準備、學生準備等。以影片形式提交,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原則上不超過 5 分鐘。

從指南中可知實施方案要描述測驗/練習實施過程:

實施時機

實施條件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實施過程

現在,讓我們回到【能力描述】和【實踐建議】的要求上:

利用資訊科技在課堂中或課堂外開展測驗與練習活動,從而

豐富測驗與練習的活動形式

提高測驗與練習活動的評價反饋效率

及時診斷學習掌握情況,為教學策略調整和差異化學習支援提供依據

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有助於透過積累形成測驗與練習的資源庫

▍小提示:

該微能力點屬於【學情分析】維度,所以描述實施方案時要把測驗練習與學情分析相結合進行分析。分析測驗與練習活動的評價反饋情況;分析診斷學習掌握情況等。同時說明透過這些測驗與練習有助於透過積累形成測驗與練習的資源庫。

利用資訊科技在課堂中或課堂外開展測驗與練習活動。

【學生體會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 學生體會:兩名學生對參與過程進行了回顧,說明他們在該活動中的體驗與感受。以音訊或影片形式呈現,每個學生的回顧時間不超過 2 分鐘。

此項材料沒有任何難度,要注意的是需要兩名學生的佐證材料,且材料檔案格式為【音訊】或【影片】格式。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B1 技術支援的測驗與練習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相當豐富:一是諸如【雨課堂】【課堂派】【騰訊課堂】【釘釘】等各類線上教學平臺都具有線上作業功能;二是諸如【問卷星】【考試酷】等問卷工具或線上考試工具。

免責宣告:本文轉載於課堂漫話微信公眾號,轉發旨在傳播優質資訊資源,如涉及版權等問題,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