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中每個人的孤獨的不同之處在哪?艾越2018-02-16 16:00:49

曾經用熒光棒標記了每一句帶有“孤獨”二字的句子。

事後發現全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上校,馬孔多下雨了。”

《百年孤獨》中每個人的孤獨的不同之處在哪?知乎使用者2018-02-16 20:41:43

時隔近二十年,又一次重讀這本書。還是那個最喜歡的作者,依舊那部最喜歡的作品。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境,讀出的卻是同樣的、但更多的傷感。很遺憾能共同分享這份熱愛的朋友不是特別多。大部分人都在不斷重複的名字中迷失,並不能感受到這本小說所帶來的悲傷。但我想那或許是幸運的。

那些不斷重複的人名,並沒有任何意義。用烏爾蘇拉的話說只不過是時間在打轉。每個人都在重複沒有意義的事情“就如同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做小金魚、阿瑪蘭妲縫釦子做壽衣、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讀羊皮卷、烏爾蘇拉追憶往事那樣”,不過是他們“且造且毀、且毀且造的惡習”。歷史也是如此,且生且死,且死且生,不同的軀體,叫著相同的名字,重複著相同的命運。

區別於情節推動的小說,這類情緒推動的作品需要邏輯之外的東西去感受。它更多的是依靠文字、畫面營造一種氛圍。我印象最深的場景,是在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了32場並不知道為何而戰的戰爭間歇,當他的得力助手馬爾克斯上校被深愛的阿瑪蘭妲拒絕的那個下午,在例行的關於戰爭的公事電報快結束的時候,

『……赫裡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望著荒涼的街道、巴旦杏樹上凝結的水珠,感覺自己在孤獨中迷失了。

“奧雷里亞諾,”他悲傷地敲下發報鍵,“馬孔多在下雨。”

線路上一陣長久的沉默……』

“馬孔多在下雨”,讀到這的一瞬間,我彷彿親歷了那“長久的沉默”。不自覺的望向了窗外,穿過時間空間看到那個破敗的小鎮雨景,感受到赫裡內勒多上校心中的無奈和寂寞。這感覺就如同我常提起的《最遊記》中的那一幕,觀音在天庭下棋,望著人間,懶懶的說了一句:好無聊啊。。。

在作者筆下,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就是拉丁美洲的孤獨。從沒有指南針、沒有冰塊的荒蠻時代開始,一直到引進了電燈、火車,再到外國殖民者的企業入駐。然而文明的進步並沒有影響到家族成員精神的深處。他們依舊是一群不會愛不懂愛的冷漠之徒。孤獨不是被動態,而是主動的選擇。上校一次次的製作金魚,再銷燬,再製作。阿瑪蘭妲一次次的縫製壽衣,再拆開,再縫製。不是因為孤獨而這樣做,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孤獨才這樣做。

既然孤獨是主動選擇的,那孤獨還能被救贖嘛?

14歲的高祖母蕾梅黛絲,不會是救贖。她以不匹配於自己年齡的成熟來到這個家族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作者似乎不願意她的孩子踏上註定孤獨的人生,飛快的讓她死去。

世上最美的女人美人兒蕾梅黛絲也不會是。她的出現不過數十頁,美的像個天使,最終也像天使般變的越來越透明,隨著光飛上了天。作者沒有讓她留下來與塵世糾纏,只是一個匆匆過客。那樣美麗的天使非但不是救贖,於黑暗中可憐的人類,更毫無益處。除了上校的戰爭,和香蕉公司的屠殺,她帶來了最多的死亡。

烏爾蘇拉似乎是唯一的機會。她是整個家族的創始人,並貫穿於其中大部分的歷史。她從來沒有感染上被註定了的一切惡習。即便眼睛瞎了、年紀大了,仍然用非比尋常的堅毅和熱情維持著這個時刻會落敗的家庭。可以說烏爾蘇拉活著,布恩迪亞家族才能活下去。然而在離結尾只省下20%內容的時候,作者仍然讓她去死了。簡單的一句“她死在聖星期四一早”。我不知道作者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但我有種絕望後的釋然。終於一切要結束了,就彷彿一直以來緊緊抓住的、但也明知渺茫的希望。。。終於。。。可以。。。放手了。。。

之後整座大廈轟然倒塌,那些熟悉但搞不清的人名,一個個離開、去世。只留下奧雷里亞諾。巴比倫和姨媽阿瑪蘭妲。烏爾蘇拉重複著祖輩們的不倫之戀,如預言中生下長著豬尾巴的孩子,並被螞蟻吃掉。最終“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羊皮捲上所載的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庭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多麼美好的願望啊,孤獨不會再出現。然而,此刻無論窗外陽光明媚還是陰雨綿綿,你坐在書桌前,合上這本書,仍然會覺得:好無聊啊。。。

《百年孤獨》中每個人的孤獨的不同之處在哪?雪草2018-02-20 23:46:20

《百年孤獨》裡面的人多得數不清,我一個都無法記住名字,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孤獨與周圍現實中每個人的孤獨都不一樣。所以覺得孤獨是“千萬孤獨”難得相同,沒有討論異同的必要。

《百年孤獨》中每個人的孤獨的不同之處在哪?鹽選推薦2019-08-23 11:27:43

我想從廣義上談一下《百年孤獨》中人的孤獨。

《百年孤獨》究竟意味著什麼呢?這個小說寫出孤獨感與人的宿命。

所以它叫《百年孤獨》,這裡邊的人都陷入一種孤獨,他經常描寫那種孤立無援的狀態,那這種孤獨又是在一個非常堅定的一種狀態中來體會的,同時在這種孤獨當中,他的人物會顯現出一種堅定,這是給我的印象,我從中讀到的一種感受。

「百年孤獨」四字在書中只出現過一次,且在末尾。他這麼寫的:「羊皮捲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看到最後自然就懂了為什麼這個家族的故事叫「百年孤獨」,也懂了什麼叫做「魔幻現實主義。」

像老布恩迪亞最後被綁在樹上,因為他身體出了問題,要發瘋了,老布恩迪亞他其實一直處在孤獨當中,他從年輕的時候起他一個人關在屋子裡,好多年不問世事。他要去鍊金子,他把原來家裡有的金子,非常珍貴、非常少量的一點金子,他老婆珍藏的(金子),他扔到鍊金爐裡面去熔化,同時加入其他的金屬元素,用化學制品去熔化它。

他崇尚科學,那熔化了攪進去別的東西呢,他認為能夠把金子分離出來,這個金子能成倍成倍的增長,顯然這個想法是非常異想天開的,結果他毀掉了他們家裡僅有的一些金子。可以看出他是把古代的鍊金術和現在的一些科學化學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他對科學非常執迷,另一方面他對,那些古老的迷信的傳說,又深信不疑。

使用 App 檢視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援在 App 中檢視

App 內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