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

》中多次提到,元宵節百官宴飲要在“花萼相輝樓”。

那麼這個聽上去不靠譜的“花萼相輝樓”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長安十二時辰》"花萼相輝樓"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歷史真相?

存在!

而且此樓誕生,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長安城

的東北部,有一個“興慶坊”,興慶坊裡面有一處宅院,是李隆基還是臨淄郡王時的舊居,李隆基登基後改此處宅院為“

興慶宮

”,並且經過擴建,也稱為“南內”。

這樣的做法,後世也有,比如雍正登基之後,改“雍親王府”為“雍和宮”,也作為雍正的離宮別苑,雍正在這裡走出,傳說乾隆也在這裡出生(當然,關於乾隆的出生地是一件歷史疑案,有多個版本)。

《長安十二時辰》"花萼相輝樓"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歷史真相?

“興慶宮”長什麼樣呢?

其平面呈長方形,周圍4。6公里。四面設門,西面的興慶門是正門。興慶宮南部為龍池。池北為宮殿區,池南為園林區。

《長安十二時辰》"花萼相輝樓"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歷史真相?

龍池的東北部是

沉香亭

,就是李白詩中寫的“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的沉香亭,當年李隆基和楊玉環在這裡飲酒作樂、好不歡快。

興慶宮的西南邊,有兩座樓,一座叫“花萼相輝樓”,一座叫“勤政務本樓”。唐玄宗在位時,經常在這裡宴飲。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從蜀地回京,還曾經在興慶宮居住過一段時間。

可見,“花萼相輝樓”這個聽上去浮誇的名字,既不是電視劇的杜撰,也不是原型的變換,就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一處存在。

“花萼相輝樓”到底有什麼來源?

這個話題說起來就有點長。

得從李隆基的奶奶武則天開始說起。

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注意,不是長子而是第三個兒子,這點對“花萼相輝樓”的取名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武則天死後呢,皇位不是傳給唐睿宗李旦的,而是傳給了唐中宗李顯。當然,睿宗李旦和中宗李顯是兄弟,李旦是李顯的弟弟。

好了,

唐中宗

繼位之後昏庸無能,但他的皇后韋氏很厲害,韋氏想效法武則天當女皇,而韋氏的女兒

安樂公主

,也想成為“皇太女”(哎,唐朝獨有的名詞),想著她爹李顯或者她娘韋氏能夠把皇位傳給她。但遺憾的是,李顯的老婆韋氏和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只有武則天的野心,卻沒有武則天的才能。野心比才能大這件事情最要命了。

韋氏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野心,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發展碼頭文化,最被韋氏排擠,就是李顯的弟弟相王李旦,以及李旦的幾個兒子。

在李旦的幾個兒子中,臨淄王李隆基早就對韋氏不滿,也就是對他嬸子不滿,於是,李隆基暗中積聚力量、準備推翻韋氏的統治。景龍四年(710),韋氏及其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唐中宗李顯(多麼狠毒的一對母女啊,她們毒死的可是自己的丈夫和爹),然後,倆敗家娘們兒立16歲的皇子

李重茂

為皇帝。此時,韋氏臨朝攝政、總覽大權,也就是說,此時的朝廷實際姓韋,就相當於晚晴48年的歷程中,實際上姓

葉赫那拉

一樣,大權由西太后慈禧獨攬。

韋氏和安樂公主連自己的丈夫和爹都能毒死,當然對皇室貴族也不會手下留情,在險惡的形勢下,李隆基決定反動政變。經過密謀,李隆基發動羽林軍夜晚進貢皇宮,一舉誅殺了韋氏和安樂公主,剷除了韋氏勢力。

然後,李隆基沒有自己稱帝,而是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稱帝,也就是

唐睿宗

。對李旦來說,自己的皇帝都是三兒子給的,那皇位自然也要傳給三兒子,於是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兩年之後,傳位給太子。

這其中要省略8萬字,因為李隆基和他姑媽

太平公主

,還有很長一段掙權的故事,不是今天的主題,就不說了。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唐玄宗繼位之後,唐朝經歷了多年動亂、紛爭不斷,對社會經濟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於是,唐玄宗勤勉奮發、勵精圖治。在他興建興慶宮時,特意把兩座樓命名為“勤政務本樓”和“花萼相輝樓”,都含有很多深意。

《長安十二時辰》"花萼相輝樓"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歷史真相?

“勤政務本樓”就不用多說了,含有勤於政事和重視民本之意;“花萼相輝樓”含義更是不一般,李隆基鑑於唐朝前期皇室親屬間紛爭不斷,而有感於自己的父親和叔叔的紛爭、自己和兄弟們的紛爭、和姑媽的紛爭等等,特意依據《

詩經

》中“棠棣之花,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句子,取名“花萼相輝樓”,希望他們兄弟之間能夠像花朵和花萼一樣相互輝映、相互扶持,避免再發生皇家骨肉相殘的事情,從而鞏固自己的政權。

而唐玄宗在統治期間之所以大力倡導孝道和特別重視手足之情,都和上述緣由有關。

【上文參考文獻】

1。《

隋唐五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仲犖

2。《呂思勉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呂思勉;

3。《文物隋唐史》,

中華書局

,2009年版,《文物中國史》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