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1958年9月,一個溫州農民把在田裡發現的一枚“細長的炸彈”上交給了國家。“好傢伙,是美製響尾蛇導彈!”我國軍事專家大喜過望,馬上投入到研究中。

“你們應該儘快把它轉交給我們蘇聯,只有我們才能在短期內把它轉化成戰力!”不久,得到情報的蘇聯政府立即向我國索要,為此兩國還差點鬧翻,這是為何呢?

“響尾蛇”是美製空對空導彈的別稱,它是50年代初期美軍研製的第一種近距離以紅外線追蹤引導的空對空導彈。

AIM-9彈長2。87米,最大有效射程不超過12公里,最大速度2。5馬赫,按照它的效能,當時無論哪種現役軍機,只要被其鎖定攻擊,就很難逃脫被擊中的命運。(除非導彈自身故障)

比如,當時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米格-17(我國引進後稱其為“殲5”),最大航速僅為0。99馬赫。

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美國最先進的空戰導彈,怎麼會掉落在中國溫州的農田裡呢?這還要從一次空戰說起。

1958年9月24日,從寶島起飛的一架RF-84F偵察機肆無忌憚地駛入溫州市空域展開了情報收集工作。

一架戰鬥機升級改裝而來的偵察機敢於大搖大擺地抵近偵查,它所仰仗的是多達18架F-86戰鬥機的伴航。

我軍沿海基地雷達發現敵機後,空軍某部緊急升空16架從蘇聯引進的米格-15戰機迎戰,與敵機在溫州上空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經過一番纏鬥,我空軍將敵機驅離了溫州上空。

“驅逐任務完成,我機撤回待命……”我空軍嚴格執行上級命令,儘量不出公海作戰,地面指揮員下達命令,我戰鬥機群返回溫州上空待命。

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我軍飛機編隊回撤時,飛行員王自重的戰機突發故障掉隊,被埋伏在雲層之上的12架敵機包圍。

英雄飛行員王自重駕駛戰機在絕對劣勢下,仍然取得了擊落敵機2架的戰績,可最終被對方發射的“秘密武器”AIM-9空對空導彈擊中墜毀。

在這場空戰中,敵機群一共發射了5枚AIM-9空對空導彈,其中有一枚因為自身故障沒有爆炸,後來落在了農田裡。

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我國專家發現這枚沒有爆炸的啞彈後,立即展開了分解研究,力圖能儘快仿製出來,增強我空軍的戰力。

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可美國研製出來的這枚導彈,在技術上太過先進,新中國不管在科研人才,還是儲備技術上都相差甚大。

因此,即使我國專家廢寢忘食地研究,依然無法搞清楚這枚導彈的設計原理和製作工藝。想要短期內完成仿製,不啻於天方夜譚。

就在此時,蘇聯政府透過駐華軍事顧問得到了這枚珍貴導彈的訊息,立即與中方展開交涉。

蘇方希望中方能把這枚導彈交給他們研究,因為只要得到這枚導彈,按照蘇方的軍事科研能力,可以很快理清導彈的技術原理,對提升蘇空軍戰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面對蘇方的強勢索要,我方先是婉言拒絕。因為“響尾蛇”導彈只有一枚,我國更希望能自行研發,但凡有一絲希望,就絕不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考慮到中蘇兩國的特殊關係,我方也向蘇方做出保證,只要我們研究取得進展,一定會分享研究成果。

可蘇方對此大為不滿,在他們看來,“響尾蛇”導彈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體現,唯獨蘇聯才能在短期內研究成功。

為了達到目的,蘇方以停止出口“薩姆-2”導彈和中止關鍵技術與裝置轉讓為條件,逼迫中國就範。

“薩姆-2”導彈是地對空導彈,也是中國唯一能夠有效對付肆無忌憚侵犯中國領空的美國高空、高速偵察機的利器。

1958年,溫州1農民發現美製導彈,蘇聯不惜代價索要,後來怎樣了

當時,中國武備儲存的“薩姆-2”導彈僅剩下數十枚,根本不可能保護我國萬里領空。最終,在得到了蘇方分享這枚導彈的研究成果的書面保證後,這枚珍貴的“響尾蛇”被送到了蘇聯。

蘇聯科學家經過拆解研究後發現,這枚美製導彈比他們正在研製的PC-2Y空對空導彈在效能上要強得多。蘇方如獲珍寶,立即組織導彈專家們集中攻關,最終在2年後,成功仿製了新型空對空導彈K-13。

在空戰能力上獲得巨大提高的蘇方並沒有忘記事先的約定,他們不僅向中國分享了“K-13”導彈的技術,還大度地轉讓了米格-21(殲-7)戰鬥機的技術。

1967年,我國在蘇制K-13導彈的基礎上,成功研製出“霹靂-2”導彈。

如今中國在空軍武器的研製上已經處於世界前列,伴隨著5代機殲-20最新4代空對空導彈(霹靂-10E、霹靂-12D、霹靂-15和霹靂-21) ,在效能上早已超越了美軍的“響尾蛇”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