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有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怎樣理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2-08 回答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註釋]:

[1]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有登高賞菊的風俗。說“九月八”是為了押韻。[2]殺:凋謝。[3]香陣:陣陣香氣。[4]黃金甲:金黃色的鎧甲,此指菊花的顏色。

以下詩詞解釋摘自《唐詩鑑賞辭典》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陽節(九月九)賞菊的風俗,相沿既遠,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為什麼不用“九月九”而說“九月八”呢?是為了與後面的“殺”、“甲”字叶韻。一個“待”字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待”到那一天會怎麼樣呢?作者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接應上句。菊花開時百花已凋零,這本是自然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裡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絡。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衝雲天,浸透全城。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的化身,讚美其傲霜的品格;這裡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鬥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佔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鬥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衝”、“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有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怎樣理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2-08 回答

黃巢造反前寫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通常農曆九月八就是中國深秋了。菊花開後其他也就沒有什麼花開了。問題是,當時黃巢落第,心中鬱悶看到菊花盛開仇景生情,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好是九月八,就來了直抒胸臆,老子要反了。像武力奪取天下,酒醒之後立馬跑了。回家之後開始造反,因為不反不成了,官兵來抓他來了。他在長安寫了那首詩已經被定性了,反詩!

黃巢有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怎樣理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2-09 回答

說九月以後,菊花開後別的花早就敗了

詩表面上是讚賞菊花的生命力的頑強,在秋風瑟瑟中,菊花獨領風騷,勝百花,實質上是作者認為自己只是一時不濟,待到運道時,一飛沖天,壓過其他文人。著夜是詩人中常見的不得志現象。

黃巢有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怎樣理解? Spade 1級 2016-02-09 回答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