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沒有另一個詞會像“藝術”這樣,讓我們又敬畏又困惑。我們困惑是因為我們常常會覺得看不懂,而我們的敬畏卻又使我們不敢提出問題而只是隨聲附和。

當你走進某個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時候,會看見一些類似這樣的作品,一堆沒什麼特別之處的家常用品,一張只被塗滿一種顏色的畫布,一段像噪音一樣讓人厭惡的迴圈聲效,一些看上去猙獰到令人覺得反胃的人物造型雕塑。

為了不顯得膚淺和粗俗,你表面上裝作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心裡卻在想,這些東西為什麼就是藝術了?如果這些可以算藝術的話,那麼我上我也行啊!

回到家後,你忍不住在網上發帖詢問,美術館裡那些看不懂的東西為什麼是藝術品?然而沒有一個人會給出分析和講解,大家只是向你投來無盡的冷嘲熱諷,說你境界太低、頭腦簡單、不學無術,甚至會說當代藝術就不是給你這樣的“普通人”看的。

於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個頭腦簡單的普通人,你決定以後不再發問,只是裝模作樣、人云亦云。

可見,大眾對“藝術”有著很深重的誤解,而這種誤解的存在也有著難以破除的現實因素。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如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藝術不過是一種社交媒體上的炫耀手段,大家只是像追星一樣盲目地去崇拜,而忽視它的自身意義。

藝術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深奧

藝術真的是一種只有天才才可以領悟的、永遠無法用語言來解釋的超級深奧的存在嗎?

想要理解藝術,我們確實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甚至是技能訓練,

但恰恰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才更能夠證明藝術是可以被解讀的。

如果說藝術是不能被解讀的,那麼從喬爾喬·瓦薩里、凡·曼德爾,到海倫·加德納、恩斯特·貢布里希,這些偉大的藝術史作家的存在和努力就都淪為了笑話。

當然,對藝術下一個準確的定義確實很困難,甚至可以說是難倒了一批又一批藝術理論家。尤其是在當代藝術的環境下,我們非常驚奇地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通常一個作品是先被承認為藝術品,然後藝術理論家再去想辦法解釋它為什麼是藝術品。

比如杜尚的那個著名的“小便池”,從此前的“模仿論”、“形式論”,“意境說”等理論原則來看都不屬於藝術品,然而理論家並沒有否定它,而是趕緊擴充藝術這一概念的範圍去囊括它。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1917年,法國藝術家杜尚帶著一個普通的小便池參加了紐約的第一屆“獨立藝術家協會”展,並將其命名為《泉》。雖然這部作品很快就被主辦方撤出展覽,但它立刻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並迫使藝術理論家重新思考藝術的定義。

為什麼人們會用反常的順序,先“咣噹”一下認為某個東西一定是藝術品,再去修改藝術的定義?

美國藝術理論家亞瑟·丹託對此提出了一個接近完美的解釋,並丟擲了著名的“藝術終結論”(The end of art)。

他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一種“關係屬性”

,就比如某個女人因為是你丈夫的母親而成為你的婆婆,而不是因為她具有什麼特殊的品格而導致的。用再粗暴一點的方式來理解,就是說,一件事物只要和藝術家發生關係,就是藝術品。

就如同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開篇所說的第一句話,“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如果一件事物可以和某個被社會賦予了藝術家的頭銜和身份的人產生聯絡,那麼它就是藝術品。

由此,丹託在著作《尋常物的嬗變》中指出,藝術史雖然沒有停止,但是已經終結掉了,因為它演進為了對自身的認識,成為了關於自身的哲學。

用“人話”來轉述一下,就是說,人們已經開始為了搞藝術而搞藝術,創作一大堆為了探索什麼是藝術的藝術品,這樣一來藝術這個詞就被它自己玩兒壞了。

所以現在,我們身邊總是充斥著“人人都是藝術家”,“一切都是藝術品”這種聽起來很寬宏大量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內涵的虛偽論調。

然而丹託的論述也讓我們意識到,此時此刻是我們看清藝術本質的最好時機,因為它剛剛被“終結”掉,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俯瞰到它的整個生命歷程,從而看清楚它的真實全貌。同時,我們也可以藉助神經美學的研究成果,從科學的視角來判斷這個問題,從而避開那些故弄玄虛的鬼話。

藝術的價值衡量標準是“自由度”

1994年,三個法國青年無意中闖進了阿爾代什河口附近的一座洞窟,並發現了距今約3萬年前的原始壁畫,其中描繪了野牛、熊、獅子等十多種動物,用黑色和紅色的礦石顏料繪成。後來這座洞窟以其中一個發現者的名字而命名,被稱為肖韋洞窟,裡面的壁畫一度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人類藝術作品。

此外,在南非的布隆斯伯斯洞窟、以色列的卡夫澤洞窟等地,人們也發現了大量沒有實際用處的貝殼飾品和珍珠飾品,這些物品可能誕生在距今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可見,人類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藝術創作的衝動,使自己和這個星球上的其它物種有了本質的不同。

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會創造藝術,藝術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嗎?

對於藝術的起源和它的本質,學術界有過許多不同的猜想。

美國人類學家艾倫·迪薩納亞克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的儀式當中,人們透過風格化、誇張化和雕琢化的方式將普通的事物變得特殊,以這種儀式化的手段增強凝聚力,從而適應自然界的鬥爭。

進化心理學家傑弗裡·米勒認為,藝術是一種“昂貴訊號”(Costly Signaling),就如同孔雀的尾巴,它是一種與自然選擇相悖的、使個體更容易受到攻擊的拖累性存在,但個體能以此向異性和同類展示自己的掌控力和優越性,從而贏得生殖競爭的優勢。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將貝殼、珍珠製作成沒有任何實際用處的裝飾品來佩戴。根據“昂貴訊號”假說,人類這種創造藝術品的本能就像孔雀的尾巴一樣,雖然對自身來說是一種易受攻擊的負擔,但可以向異性傳達自己有能力掌控這一負擔的生存優勢。

這些觀點和假說都認為,

藝術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我們在自然競爭中實現自我提升的一種手段。

它們能夠從某種層面上解釋藝術是怎樣誕生的,但似乎在面對現代社會的藝術發展時顯得有些不夠令人信服。

藝術真的是這樣為了“有用”而存在的嗎?藝術難道不應該是超越功利性的存在嗎?

著名神經美學專家安簡·查特吉在著作《審美的腦》中用一個經典的比喻破解了這個疑問。他認為,藝術不是孔雀的尾巴,而是孟加拉雀的歌聲。

孟加拉雀是一種日本的家養雀,由野生的白腰文鳥演化而來。雄性白腰文鳥會用一種固定音調的鳴叫聲來吸引雌性,從而獲得繁衍的機會。而當它們經過500代左右的家養繁衍成為孟加拉雀之後,由於生存環境的改善已經沒有了繁衍的壓力。然而,孟加拉雀的鳴叫聲不僅沒有因此而退化,反而變得更加複雜多變,甚至可以表達一些抽象含義。

透過對兩種鳥大腦皮層的觀察,人們發現,白腰文鳥負責鳴叫的神經通路很簡單,主要由“弓狀皮質櫟核”(Robust Nucleus of Arcopallium)控制,而孟加拉雀負責鳴叫的神經通路卻非常發達,遍佈於整個大腦皮層。

查特吉教授認為,這種現象說明,

當自然選擇壓力降低時,腦部功能受到的基因控制變得寬鬆,大腦的行為變得更加即興,對環境的條件反應也更加靈敏。

這個現象,就是藝術在文明社會里不斷髮展的本質原因。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藝術起源於自然選擇的壓力,而藝術的發展和豐富,卻是源於自然選擇壓力的放鬆。

根據神經美學的這一結論,我們便可以得到一個科學性的衡量藝術發展狀況和內在價值的尺度,那就是——自由度。

一種藝術創作,在多大程度上脫離了自然競爭壓力之下的功利性,就有多麼崇高的意義。

貨架上的食物能填飽我們的肚子,畫架上的油彩卻能揮灑我們的想象;藥片裡的苦澀能治癒我們的疾病,唱片裡的歌聲卻能寄託我們的情懷。透過自由度這把標尺,我們便能輕而易舉地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找出那些作為藝術的存在。

當這種自由度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藝術甚至可以不再表現美,轉而去表現那些被感受為醜陋的、衰敗的,甚至邪惡的存在。這些藝術創作擺脫了感官知覺對我們造成的限制,抵達了一種自由的思考。就像馬蒂斯畫作中那些扭曲怪異的人體,就像勳伯格音樂裡那些尖銳突兀的和絃。

極度的自由使藝術走向終點

然而當自由度繼續飆升、氾濫,藝術最終將以吞噬自我的方式走到它的盡頭,也就是丹託所說的“藝術的終結”。當畫家把空白畫布掛進展廳,當音樂家在鋼琴前靜坐4分33秒,這恐怕就是藝術的終點。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1952年,美國先鋒音樂家莊·凱奇在一次表演時,沒有彈奏任何一個音符,只是在鋼琴前靜坐4分33秒,並將這部作品稱作《4′33″》。很多網友調侃,這是自己能夠完美彈奏的唯一一首鋼琴曲。

從某種程度上說,藝術已經成為了歷史,因此這個詞語才會聽上去讓人覺得有些陳舊和迂腐。

在今天的社會生活當中,我們所面對的那些“藝術品”,只是對它曾經探索旅程中的某一個片段的再現,只是被打上某種標籤的商品,完全由背後的資本在鼓吹某種意義和價值。

今天和往後的藝術,只是在消費一份懷念。

如果真如丹託所言,藝術已經被“終結”,那麼在當下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還存在真正的藝術麼?我們還有足夠自由的思想,再從某種程度上去復興它嗎?

我們的原始祖先曾被生存的壓力所束縛,文明早期的人類被上帝和領主所統治,而今天,在物質水平空前提升的商業社會里,我們已經牢牢地被金錢所奴役。

人們迷戀商業廣告裡的標語,追捧電視節目中的美貌,這些都使我們再次退化到了用基本感官衝動來判斷事物價值的境地中。

即使藝術還沒有被完全終結,它也提前被遺棄了。

生存壓迫,上帝統治,金錢奴役,只有在這三個黑暗時代之間的兩個夾縫中,人類曾經創造過偉大的藝術現象,第一個夾縫是古希臘藝術,第二個夾縫是文藝復興。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對應的歷史夾縫大致是春秋戰國與魏晉南北朝兩個藝術盛世。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人類藝術雖然在不斷變化,但並不是始終都在進步, 只有在“三大黑暗期”的夾縫中,人類創造過真正偉大而不朽的藝術品。當下,我們其實身處在“金錢奴役”的黑暗期,藝術品淪為了資本炒作一種手段。

如果有一天我們擺脫了金錢的奴役,告別了第三個黑暗期,或許,我們還有下一個藝術的黃金時代。

藝術是曙光,讓我們有勇氣熬過生活中的漫漫長夜。

在這之前,我們不妨回顧藝術發展的整個歷程,掌握它的知識,聆聽它的故事,感受它的情緒。當我們做到這些以後,便能得到一種對我們極為有幫助的思維能力,那就是品位。我們將在對品位的論述中,帶給你更多解析和指導。

往後,我們將帶你走進人類大腦的神經網路世界,尋找決定我們審美判斷力的關鍵線索。

人類藝術從誕生到終結,一場不可思議的意外

References

[1] Gombrich E H, Gombrich E H。 The story of art[M]。 London: Phaidon, 1995。

[2] Danto A C。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3] Dissanayake E。 The arts after Darwin: Does art have an origin and adaptive function[J]。 World art studies: Exploring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2008: 241-263。

[4] Miller G。 The mating mind: How sexual choice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M]。 Anchor, 2011。

[5] Chatterjee A。 The aesthetic brain: How we evolved to desire beauty and enjoy ar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6] Okanoya K。 The Bengalese finch: a window on the behavioral neurobiology of birdsong syntax[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16(1): 724-735。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 TQ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