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文字、圖片內容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私信作者,以使此觀點能夠

有責任的被傳播

十分感謝。)

這是一篇在加丁媽媽群與一群知友討論之後,我忽然有(yi)了(pai)感(nao)慨(men)所萌生出的觀點,繼而繼續完善了這篇文章。

實際上,會寫成這篇文章,其實是源自於與這位知友@方龑 在評論區的一段對話所引起的,詳見:

三歲男孩完全洞悉了父母教育他知識的意圖,總是非暴力不合作,如何順利的教他數學? - 高玄曄的回答

這段對話後,我引述到了一個概念:“

教養決策

”。這其實不是因為這樣叫起來顯得逼格很高(雖然確實很高),而是因為以蒙特梭利教師的觀點來看,我們的確是在不斷的思考如何預備環境的決策。對於兒童吸收性心智力量的篤信,使得蒙特梭利教師在分析兒童的行為問題時,總是先從環境入手,其次到成人,最後才會考慮問題是否出在兒童身上。(這其中涉及到了有關吸收性心智的概念,以及環境三要素的概念,如對概念不甚明瞭,請查閱我專欄中相應的文章內容。)

然而當我們思考這個三要素所構成的關係時,我們總會發現一件事情:在“成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兒童”的三要素聯絡中,雖然兒童是真正在學習的人。然而主動去進行思考和最佳化這個三要素關係,並希望兒童發展的越來越好的,其實仍舊是成人。尤其是在三要素關係中的“環境要素”,有時候甚至不止是那些“非人”的環境要素,“成人”本身甚至也會成為兒童學習的物件。

因此,成人必須主動思考,你要在環境中呈現什麼,投入什麼,以及你要在這個環境中成為什麼,並且這些元素,你要如何呈現。而這個,就是教養決策的過程。

可是,在與這位知友的交流過程,我開始難以自制的思考一個問題:

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了這種教養決策的效果?以至於家長與家長之間,那看似沒有區別的教養決策,卻會產生千差萬別的效果。

即使這個答案,對蒙特梭利教師來說,十分顯而易見。

同樣是拿著棍棒逼孩子學鋼琴,葉惠美逼出了周杰倫;而我所認識的一個朋友則拿著她的鋼琴十級檢定證書砸到她媽臉上,併發毒誓說“這輩子別想要我在你面前彈琴。”

看似相同策略的教養決策(同為虎媽式),為何會有這種情況?

這天,在微信群裡,有知友討論到了一本書:《教養的迷思》

這本心理學暢銷書有這麼一個觀點,我稍微從百度百科中剪貼一下:

作者的主要觀點是認為人格形成過程中,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 但父母的教養方式並無決定性的影響。 並從遺傳學, 社會人類學, 心理學, 語言學的觀點, 舉了非常有力的證據來支援這個新的說法。。

同時,其引述了有關:直接遺傳效應(指身高, 體重, 外貌, 先天氣質…),間接遺傳效應(如外貌美麗的孩子較容易得到父母的寵愛, 朋友的羨慕…; 而膽怯的孩子較容易引起母親的保護, 手足的調侃, 同儕的捉弄…)等概念。

然而十分有趣的是,如果以一個蒙特梭利教師的角度來看。

無論是同儕效應,間接遺傳效應,其所造成的根源,仍舊是來自

環境三要素

的影響!因為促使孩子發展出相應性格的原因,仍舊是外界對這個個體的反應。他僅僅只是對這些來自外界環境的反應,做出了相應的迴應而已。

但這本書的觀點卻有一個方向,是我所認同的:父母也僅僅只是佔據了環境要素中的其中一部分而已。(雖然我認為仍舊具有決定性要素,尤其是在學前教育階段。)雖然從相處互動時間的角度上來說,父母還是比較長期的,然而論及環境,實在有太多的可能,能導致結果的改變。(光是大的環境,就可以粗分為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如果在把環境這些細分成為環境三要素,那家長的影響似乎就只有整個要素的1/9。)

那麼難道說,家長對整個環境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是完全不可控制的了?

實際不然,不如說,父母在整個環境中的影響要素,最根本的在於

“調動周圍環境所有資源去進行教養”

這一影響,雖然這個過程並一定會完全符合父母的預期,然而這一段環境刺激與體驗,是必然給孩子造成了某種影響的。(無論好壞)

感謝@zack西西爸 、@曉月雨田 、@成簡潔、透過一次討論,我忽然疏通了過去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於是就有了這一段話,這大概是本文後述觀點的雛形,這段話是我在該群裡說的。

我將投資決策的過程,同教養決策的過程,進行了比對。

我這麼說吧,你的教養決策往往是受到家庭所能使用的資源、家庭價值觀以及社會環境(學校環境或小圈子內社交環境)等多個角度的影響所形成的。如果以投資角度來理解,教養決策的過程,你其實是在衡量選擇什麼樣的投資手段,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相對謹慎的,則會盡量保持孩子的變化與成長都在可控範圍(透過溝通,積極教養等各種方式)然而這個風險規避仍舊無法達到100%零風險。因為孩子永遠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思行事。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你願意承擔多少風險的問題。而隨著你對兒童的理解,對教養方式的理解的增進,你控制風險的能力越強,你可能就會偏向於接受更多風險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經驗的教養方式。這就跟你增加對經濟運作和金融規律的理解,開始接觸一些高風險投資工具有點像。所以我一直認為,有優秀家教的企業家為什麼能夠不斷傳承優良經驗,就在於他們深刻明白,什麼時候要控制風險。從這點上講,投資跟教育真的很像。

在過去,我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想法。

教養的決策模式,其實和投資決策模式非常相似。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兩個過程都帶“決策”兩個字而已,而是這兩個決策過程,都會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那就是由外界環境影響所帶來的不穩定與不可控性,所導致類似

黑天鵝事件

的風險。

你可能今天十分看好中國股市持續上漲的良好勢頭,買進某隻股票,並且感覺大環境是在牛市向上的狀態的。然而第二天開始,所有同行業板塊個股都漲,就你那隻跌停,你欲哭無淚的喊著:

明明自己看的是對的啊,大勢應該是好的啊?

然而也許早已有得到內部訊息或能嗅出端倪者,在趨勢之前清倉退出,完美規避風險。

對於前者來說,股票的跌停就好像是

黑天鵝事件

,而對於後者來說,這根本不是黑天鵝事件。

而在教養時,也完全有可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高一時乖巧聽話成績優異的女孩子,忽然有一天告訴自己的爸媽“自己懷孕了”,父母絕望萬分,發誓要將這個令自己女兒懷孕的男孩付出代價,然而事實上這個女孩與其他男孩發生性行為早已不是第一次,班上的同學都十分清楚這個情況,家長絕望的喊著:

我家的孩子明明是那麼優秀,她應該聰明懂事,知道不能發生這種事情的啊?

對於這個家長來說,這種事情,也如同“黑天鵝事件”,而對於班上的同學來說,似乎並不意外。

明明自己看的是對的啊,大勢應該是好的啊?

我家的孩子明明是那麼優秀,她應該聰明懂事,知道不能發生這種事情的啊?

有沒有發現這兩個例子中所存在的共性?這其中,

資訊不對稱,

是使“黑天鵝”之所以是黑天鵝的關鍵。

投資人錯看了形勢,因為資訊的缺失,而導致無法規避風險,這就如同家長在教養過程中,缺失了對環境、兒童情況的瞭解,而導致兒童發展中無法規避風險,因為資訊的缺失而導致的教養風險一樣。

因此,教養過程,實際上和投資過程,有一個很相似的環節,那就是

儘可能降低資訊不對稱所可能引發的風險

然而,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可能完全消滅資訊不對稱的。

因此,就會有了風險偏好,與風險規避兩種態度。

得益於這一次討論,我重拾了這個過去的思路,並且順著這個思路思考下去時,我慢慢發現在整個投資決策過程之中,其實是有許多我們在進行教養決策時,可以借鑑與參考的環節,而這兩種決策甚至具有許多種共性。

因此,我最終列出了,這麼一個對應的表格。

這是一張投資決策模式與教養決策模式的對比表格。

【觀點】從投資決策角度看教養決策——教養決策模型

【觀點】從投資決策角度看教養決策——教養決策模型

然後,我特麼的覺得我有點腦洞開大了。

= =

對此表格解釋一下吧。

最終目的

把這個放在第一個說的原因很簡單,這個構成了教養決策過程的基石,以及指導綱領。對於“資產增長”或“兒童成長”,你其實也完全可以替換成“

收益

”。

這其中資產的增長,我想是不難理解的,那就是錢變多而已。

然而

兒童成長,實際上是會因為最終目的你對

兒童成長

定義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或者問的更直白一點,叫做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想,基於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文化環境,在不同經濟條件下的家長,會給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哪怕是“我希望順其自然,只要他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那其實也是一種對於最終目的的定義:

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這個表格,實際上是

完完全全只考慮決策者角度,如何實現決策者最終目的的過程。

決策主體(決策者)

十分明顯簡單易懂,那就是為了實現某個目的,需要做出選擇與決策的人。

實際上從這個角度去看,一個家長所要做的決策難度,是完全不亞於一個投資者所要做的決策難度……

決策物件

是你所實施的決策具體所針對的物件。

決策成本

是你實施,執行教養決策的所有資源,這些資源會直接的影響你在執行教養決策時的效果(一個比較直觀的對應關係是,有錢就可以請到好的老師;又或者這個很好的老師是你大姑媽的二姨婆家的小表叔子的兒子……)。

風險來源

可能導致你的標的物偏離你的最終目的的原因。

風險有各種各樣,但來源通常都是決策物件所處的

環境

,這或多或少是蒙特梭利環境三要素概念的一種延伸應用……(我特麼簡直就是在妖魔化這個體系……)

而當決策物件為孩子時,與錢不同的是,風險來源除了來自環境,還有一個,那就是

孩子的自我意識

雖然在兒童生命最初的階段,由於吸收性心智特性的影響,兒童一般是直接的對環境做出互動與反饋,加以吸收,因此風險往往都是出在外部環境因素。然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他漸漸的也會成為一個“自我發展決策者”,而他對於自身“發展決策”的最終目的考量,也許並不盡然就是與“教養決策者”完全相同的。

請想象一下,你想把錢存到銀行裡,但錢忽然跳出你的手說:“我不要!我要去那個賣漫畫的人的錢包裡!”……

而此時,就會產生兩個決策者的博弈過程。

要麼是教養決策者妥協,將最終目的與自我發展決策者進行同步,反之亦然。

面對風險的態度

前面說到,面對教養風險也好,或是投資風險也好,

降低資訊不對稱性,提高對於資訊預測的準確度,以規避風險,是教養決策與投資決策過程中,最為相似的部分。

我們都在儘量規避風險,以實現和達到我們所設定的,最原先的最終目的。然而,面對不可能將風險徹底降到0%的情況,每個人就會有不同的考慮。從而分化出“風險偏好”與“風險規避”兩種面對風險的態度。

在此,僅僅解釋對於教養決策者的兩個態度分化,各自所指的意涵。

風險偏好型教養決策者:

實際上,如同其在投資理念中的意義,風險偏好者並不是指就很喜歡風險的人,而是指“

為了實現最終目的

而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教養決策者。

”這些人往往對於孩子受到來自環境所造成的風險影響,比較不擔心其可能會使孩子偏離教養決策者的最終目標。因此他們願意接受較大的來自環境的風險。

風險規避型的決策者:

這種決策者與前述相反:

為了實現最終目的,而不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教養決策者

此型別教養決策者會更加偏向於透過完全消除,降低環境風險,來實現最終目的。縱然一些高風險專案可能會加快,提高他們完成最終目的的效率和速度,他們也會棄之不用。

這兩種決策者其實無所謂好壞,因為對於

風險

的態度,其實是會因

教養決策者的最終目的、所選擇的教養專案的風險發生可能性,

這兩個的改變而有所不同的。前者決定了對收益的考量,後者則決定了對風險的考量。

詳見後面“

對教養專案的風險

/

收益評估

”一欄。

風險的後果

在投資決策中,不同投資專案的風險,最終只會導致一個結果——損失財富。

然而在教養決策中,不同教養專案的風險,卻可能導致兩種結果。

其一是

對子女生命、健康的損害

,包括前所舉例的“用菜刀的例子”,其中一個較高的風險便是可能造成這個後果。

其二是

對最終目標的偏離

,如果這個教養專案無法實現對最終目標的達成,或者沒有任何間接達成的效果,那這也可以歸入風險之中。

決策執行管理

這一部分主要討論的,是在實施某一項決策,並進行某個教養專案時,我們應該考慮的部分。

何為

教養專案

?如果說投資專案是指那些能夠為你帶來資產、財富增值(

最終目的

)的專案與決策的話,那教養專案就是那些能夠為你的孩子帶來成長與發展(最終目的)的所有專案與決策。

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興趣班、親自教導孩子做菜、請家教、對孩子進行禮教訓練、讓孩子參加一次活動/比賽/會議、帶孩子出去玩……等等。可以說你與孩子共同互動的所有過程,都可以成為一種教養專案。

同樣的,參考投資過程中的邏輯,我認為這其中很重要的指標是這幾個:

對決策物件狀況的評估、對決策物件的控制力、對教養專案的風險

/

收益評估。

對決策物件狀況的評估:

這一點,體現在投資過程中的,大概就是投資報表、財務報表、銀行賬單等等了。是這些數字與單據,告訴你你的投資是

虧了還是賺了

,從而你才能夠修正你自己的投資方式。然而在教養決策過程中,我想應該是不會有孩子給你每個月寫一份報表,向你彙報本月“成長進度”的。(體力+10,邏輯能力+3,自我照顧能力+5……你當是玩綾波育成計劃?)因此,與投資過程不同的是,你只有透過觀察標的物的狀況,或者透過直接的

溝通

才有可能瞭解到孩子的狀況,從而作出評估。

對標的物的控制力:

體現在投資過程中,大抵就是資產變現能力的體現。越是投資週期越長的資產,你的控制力就越弱。然而

財富

這個標的物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它從來不會違揹你的意願(雖然它從來也不會去思考怎麼樣自己增值),除了時間限制以外,你要這筆錢在銀行,它就絕對不會在別人的口袋裡(除非銀行被搶233333),這個我想還是很顯而易見的。而體現在教養決策的過程之中,我想這種控制力,實際上是漸漸下降的。原因在於,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孩子會有可能做出與你的決定完全違背的決定,從而導致此時你的控制力下降,此時如果你要重新控制局面,你只可能是透過談判、溝通或者“強制控制”等手段,迫使孩子繼續按照你的決定與決策執行,你在此時所採取的不同措施,都會影響你

今後在實施教養專案時,對孩子的控制力有多少,孩子對你的信任程度,甚至於你達到最終目的的效率。

對教養專案的風險

/

收益評估:

前面曾經有提到,對於你要執行何種教養專案,與你的

最終目的

是存在關聯的。在投資決策之中,最終目的簡單粗暴而顯著,那就是“資產增值”。而教養決策的最終目的,則因之於人的定義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你必須以最終目的,作為衡量風險與收益的基礎。

舉一個例子,對於“

嘗試教自己

5

歲的孩子學會烹飪要用菜刀的料理。

”這一個教養投入專案而言,

最終目的

之中有涵蓋到“

儘早讓孩子學會能夠獨立生存技巧

”或是“

讓孩子成為中華小當家

”的家長,就可能會認為這是這是一個高收益專案,即使這其中也伴隨著高風險(用菜刀切到手),這類家長中的

風險偏好型決策者

也可能會選擇執行投入這個教養專案;而如果沒有這類最終目的的家長,顯然就不會覺得這件事情有著高收益了,當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時,家長自然也就不會在這個教養專案上進行投入了。

評估教養專案的預期風險和收益,評估決策者現在對標的物狀況的理解,評估決策者對於標的物的控制力,最終選擇各種各樣的教養專案、方法並執行,即為

教養策略。

至此,整個表格就解釋完全了。

基於這套思路,我認為作為一個教養決策者,需要知道什麼呢?

1、首先想清楚,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

你所給的,所投入的東西,都會正向或反向的促成孩子最終會形成的那個人。然而所投入的東西再好,如果與你的預期完全背道而馳,甚至是不同的。哪怕是全社會的人都認為這個人是個成功的“教養典範”,從這個思路的模式上講,你其實已經徹底偏離了你的最終目的,換言之,以這個方法的角度來說,你的教養是“失敗”的。

動機決定態度,你的慾望,你的想法,會決定在教養過程中,孩子會接受到來自你的哪方面投入。

至少,在教養過程的初期是這樣。

2、教養決策中最大的兩個風險,來自於

環境

以及

孩子的自我意識

當我們只考慮環境對兒童的教養決策影響時,我們很容易的可以發現到,這其實就如同我們考慮投資決策中,由你未能預料到,未能觀測到的環境因素,所產生的風險一樣,幾乎是不可控的。

在投資決策上,我們可以透過

消除資訊不對稱,增加對整體市場的觀測能力

,來儘可能的消除環境風險所帶來的“黑天鵝效應”,儘管這個風險基本是無法降至0的。

而對應在教養策略上,

消除資訊不對稱,增加對整體教養環境的觀測能力

,來儘可能消除環境風險所帶來的“黑天鵝效應”,也是同等成立的。

但,另外一個不可能出現在投資決策中的風險,卻使得教養決策比投資決策,要更加困難——

孩子的自我意識

所以,事實上,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處理“外患”,還要考慮如何面對“內憂”。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時,當孩子開始為自己做出決策時,家長的挑戰才真正開始。也才是

教養決策真正困難的選擇:

你是想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真正的主人,自己為自己進行決策?還是希望他能夠繼續按照你所選擇的最終目的,繼續發展下去?

3、無論前述所說的那個

教養決策真正困難的選擇

,你的想法是什麼,你都不得不面對你的選擇,所帶來的影響。

而這個影響,體現在教養決策之中,那就是:

要麼你對你的決策物件控制力下降,要麼你對你的決策物件狀況的認識下降。

前者的體現是,孩子會越來越變得不願意聽從你的建議,指導,而傾向於由自己來做決策。

而後者體現於,你對孩子的瞭解會越來越少,由於孩子對你過高控制力的不滿,或是你無法在溝通中給予他足夠的信任,以說服他去執行你的決策,以至於他越來越不會對你披露自己的狀況。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你的控制力和對決策物件狀況的認識,是基本不會出現控制力下降,或狀況認識下降的影響,那就是當孩子對於“

自身發展的最終目的

”,與你對於“

最終目的

”高度契合時。

而怎麼樣讓孩子自身發展的最終目的與你的最終目的契合呢?

要麼,透過你的價值觀宣導,你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接受並認同你的價值觀,從而使其最終目的與你的同步。

要麼,你主動妥協,將最終目的順應孩子的最終目的進行調整。

當然,你也完全可以設定一個“

讓他自己為自己做主,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人生。

”作為最終目的,那我想你和你的孩子,這輩子基本上是不會有太多最終目的上的衝突了。

4、整個教養決策過程,其實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

前決策階段

後決策階段。

前一階段的教養決策,在許多方面都與投資決策相似;而後一階段的教養決策,他的出現是伴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出現而出現,從這開始,我們在進行教養決策時,就必須要考慮,孩子自我意識可能帶來的影響。

5、實際上,整篇文章所要強調的,僅僅只是當我們單純的把“教養”這個過程,以決策角度來思考的時候,我們所應該考慮的元素。在這裡我們不談“兒童的發展特點”,不談“兒童的心智特點”,而是非常純粹的,從家長層面出發。

然而實際過程中,我們不可能不考慮,兒童發展的特點。

因為對這些發展特點的瞭解,會極大地影響到,我們在跟這個決策物件互動時,是否有足夠的效率,並且規避足夠的風險。

孩子畢竟不是錢呢。

再這麼想想,這句話似乎也能順過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教養有風險,生/養娃需謹慎。

Damn right。

=================================================================

這是一篇又硬又長的貨色,然而通篇都是私貨,能夠讀到這裡,我非常感謝你的耐心。

這不是一篇嚴謹的學術文章,純粹只是本人自己在多年工作、學習、經歷後,所見所聞的一種總結。

只為各位,提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養過程。

受限於作者拙劣的文筆與不成熟之思想,文中尚有許多細節與概念,可能未能詳盡敘述。為避免有人見此文後的疑惑無法得到解答,如有欲轉載站外分享的朋友,請務必私信聯絡,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歡迎有識之士指正交流,以彌補、修正我觀點之不足與糟粕。

(本文所有文字、圖片內容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私信作者,以使此觀點能夠

有責任的被傳播

,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