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19 回答

譯文:要廣泛地多方面學習,詳細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行動。 選自《中庸·第二十章》,是關於治學的名句,相傳作者是孔子後裔所做。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中庸·第二十章》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

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本文詮釋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內涵。從博學到篤行,層層遞進,漸漸清晰,猶如盛開的花朵,順次撥開,直至花心顯露,不禁讓人在喜悅之餘又多添了一份柳暗花明的快感——哦,原來如此。繼而深思,感慨萬千。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載於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19 回答

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作品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精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具體解釋:

1,博學之:“博學”就是廣博的學習、廣泛的學習,就是知識要學的多。

2,審問之:“審問”就是對照我們自己人生,仔細的去審查問難,我們學習了這些知識,有不明白的要問,不明白就不明白這就說明我們學的不深,要對照我們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認真的研究,把它弄明白這就叫“審問之”。

3,慎思之:學的這些知識明白了,還要謹慎的思考,透過謹慎的思考你對這個事物的瞭解就有更深的內涵。

4,明辨之:“明辨”就是明晰的辨別,我們所學的知識,我們思考的內涵,他到底是屬於哪一方面,像知識有歷史的、有地理的,按分科來講有理科的、有文科的。

在一個從德行上來講有善的、有惡的、有美的、有醜的、有好的、有壞的,對於我們所學的有一個明確分辨,那為主、那為次、那為陰、那為陽。

5,篤行之:“篤行”就是專一堅定的去執行,“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選擇了這一條路努力去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去“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去廣泛的學習它、去謹慎的思考它、去細緻的分辨它、去舉一反三的研究它,專一堅定的這樣去做。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19 回答

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作品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

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

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

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分析: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19 回答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作品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並不只是單向前進的順序,還應該是一種反向促進、迴圈遞進的過程:“學問思辨”之後,要“身體力行”地去呈現、去驗證、去推進、去實踐;而“身體力行”之後,還要“學問思辨”地去再反思、再學習、再提高、再進步。

這便是子夏說過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我們平時常說“學而優則仕”,學成文武藝,就去投身仕途、報效祖國;其實亦要“仕而優則學”,身在仕途、服務家國,更需要不斷學習完善、不斷見賢思齊。

一方面,學以致用;另一方面,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學無止境。這種良性迴圈,就是現在我們提倡打造“學習型人生”和倡導“終身學習”的意義。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出自《中庸》中的名言,常被人們當做勵志格言,比如中山大學的校訓,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這句話明確指出了從“學”到“習”這個過程裡的幾個重要步驟:博學,通達地學習、廣泛的學習,這是吸收知識的過程;審問,審慎地探問、深入地追問,這是答疑解惑的過程;慎思,謹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這是遴選消化的過程;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確地判別,這是擇定結果的過程。

以上四個步驟,合起來叫做“學問思辨”,這是一個人把所學所想,在自己內部世界的運作,或者說在思維層面的處理。而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所思所得,做出在外部世界的表達、在行為層面的落地:篤行,篤定地履行、堅定地執行,這是踐行學志的過程。

最後一個步驟,就叫做“身體力行”。“學問思辨、身體力行”,這兩個階段加到一起,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學以致用,就是《論語》裡記載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博學而篤志”。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君心可晴 1級 2018-11-25 回答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什麼意思?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20 回答

博學之, 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選自《中庸》,講的是治學求進的道理。意思是:要廣泛地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行。

註釋供參考。

博:廣博,廣泛。審:詳細,周密。慎:謹慎,慎重。

明:明白,清楚;明確。篤: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