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教育文化發展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有哪些?二千年前2018-08-03 00:22:47

《科舉制》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一、科舉的目的

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即按不同科目考試來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

二、科舉制度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開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各個朝代,採取的科舉制度不一樣。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開始產生了武舉。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但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變。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朝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

元代的科舉基本沿襲宋代,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鄉試、會試考獲名單俱按種族分配。

明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地方考試。每三年一次,又叫鄉闈。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中進士稱金榜題名。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清代科舉制度延用明代。

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從此,在我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正式廢除。

三、科舉的內容

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變。王安石任參知政事時,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變,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元代的科舉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

明清二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主要來源於朱熹註解)演變而成。

四、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範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

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五、科舉制度的影響

積極影響

(1)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使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2)教育、社會風氣方面: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對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3)文學藝術方面: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4)科舉制度促進了漢語書法藝術的發展,有利於書法藝術的繼承與發揚。

消極影響

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

(1)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八股文的主題須代聖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導寫文章。清朝將聖人擴大到孔門弟子及朱熹等理學家在內的聖賢,並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語氣為樣式但是後來卻成了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於考八股文,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2)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

(3)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