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原則有哪些?使用者41821916621752752019-12-26 12:52:03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養性和實現發展的核心理念,這些理念不僅在思想方面引領著人們正確的實現為人處世之道,同時在實踐中也體現了道德的重要性。仁愛、禮義、忠恕、明智和誠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內容。仁愛。仁愛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種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等思想。仁愛是一種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圍繞著這種道德修養而展開的,一個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應該以愛人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和道德,才能夠實現道德的標準,才能夠為實現最高境界的仁愛奠定基礎。“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養,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認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決於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斷的積累和道德的培養,小人和君子的區別就在於其道德思想的培養,同時,仁愛雖然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準則,但卻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就會達到仁愛的境界。孔子還認為,仁愛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決定一切的根本。禮義。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愛是其核心的價值理念,而禮則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準則,是具體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把仁愛的思想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的行為規範。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標是透過禮規範人的行為,使社會的道德、社會的法律和家庭的準則對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規範作用,使禮成為每一個人應該自覺遵守的準則,達到人對自己有禮、人對人有禮、人對自然界有禮的境界。孔子主張以“禮”為社會道德規範,包括政治等級制度、倫理道德規範、一切交往禮儀等,要求人們專心地去遵循“禮”所規定的諸多封建等級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禮的特徵,主要體現在禮的行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禮所包容的東西。首先,應該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嚴於律己。社會上生活的人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秉性和特徵,倘若不用一種統一的道德加以規範,就沒有秩序可言,所以,禮是個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東西;其次,要以禮待人,在社會交際的過程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以禮相待,利用禮去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進其協調發展,才能夠達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忠恕。忠恕原則是孔子思想中的具體的實施方法,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說忠恕是仁愛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為思想的核心,對於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於國家、忠於事業、忠於朋友等,要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也就是說,做事要體現忠誠原則。孔子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於與人溝通,而且要本著“與人忠”的原則。“忠”就是下級要按照上級的指示進行事宜的處理,特別是在臣子對君主的侍奉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師生的相處中,也要體現忠誠的思想,學生要以忠的態度嚴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是能夠及時的進行改正的話,也是秉承了忠誠原則的,如果犯了錯誤還沒有改過的想法,就沒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則也不是指完全的服從,不是絕對的服從主義,主要是介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是一種積極和主動的道德原則。忠恕就是要寬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實現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描述。首先,明智對於個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明就是指一個人能夠正確的反思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內在品質的高度。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想實現自我修養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和達觀的胸懷,他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義。”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夠達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種道德品質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謂知者不惑,也可以說是智者不惑,擁有智慧的人不僅體現在對知識的認識,還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理論和實踐是一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瞭解和辨別社會現象,所以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內容。知主要是一種認識世界和描繪世界的一種過程,人實現了對知識的瞭解,就開啟了放眼世界的大門,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則在於知賢而善用賢,以實現“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濟世目的。在孔子看來,要深刻地認識仁義,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內心信念,就要在行為上堅守仁義,不違仁義。誠信。儒家思想中的誠信主要是指做人應該從自身出發,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實現。“誠”的含義等同於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樣,其核心的思想內涵主要是指精確的、自我實現的預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於人,不欺人、守諾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實踐一個人的諾言。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荀子也認為:“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論語》則認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些思想都體現了實現誠信的途徑和意義。誠信的思想貫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個過程。“信”在《論語》中出現了四十幾次之多,可見,孔子對於誠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這種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則孝,出則梯,謹則信,泛愛眾,而親仁”、“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際信任關係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實現理想人格的先決條件。對孔子德育思想的評價孔子的上述思想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延續千年,對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和世界也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結合現代社會的現實情況對孔子的德育思想進行正確的評價,會對教育有所啟示。人是道德的主體,人格的樹立有利於個體價值的實現。儒家文化的“仁愛”思想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思想之一,這種仁愛體現了社會崇尚志士仁人的氣節和精神。孔子認為那些為了自我實現而進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愛的體現,這些人把實現仁愛作為自身的一種道德情操,而不是當作他人實現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強勢和權威甚或是金錢的工具。孔子尊重個體的獨立人格,並且突出了作為道德人格主體的個人獨立意志。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是一個主體,人格的實現是人類自我意識的深化,同時也是人格尊嚴的具體體現。人在尊重自我意識的同時,不能夠把別人的意識強加給別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實現人的主體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孔子認為:“仁遠乎哉?我欲仁,則斯仁至矣。”“為仁由己”,“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他認為一個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質的昇華,應該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鍛鍊實現仁義道德和知識文化修養的完美的結合,最終實現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雙向的德育的提升。透過傳授道德知識、鼓勵自我修養、啟發道德思考來進行道德教育,從而從道德論上肯定了每一個主體為善為惡的自覺和自由,賦予了每一個人在社會關係中實現自我的能動自主性及其內在根據。重視道德修養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孔子認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的重點在於怎樣提升群眾的道德修養和品質,只有每個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知識結構,才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指個人的知識結構和道德素養的高低決定著國家的繁榮和太平。道德修養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內容,也就是在這種道德的基礎之上,孔子力圖把道德的思想貫穿於社會中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之中,認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會的各個方面,社會就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可見,孔子的道德思想對社會起到舉足輕重作用。修身主要在於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義在於強調德育結構中“德”的主導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統治者治國平天下的主觀條件,這一點在孔子倡導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點中有充分的體現。從政治方面講,孔子還說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悅,遠者來”,要以安定社會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認為統治者只有“為政以德”才能“眾星共之”。所謂“政者,正也”,即要求統治者嚴格遵循社會準則,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並用德禮來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樣就可以使每個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倫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有教養的人,便可以實現和維護社會穩定。過度擴大道德的功能會導致道德中心主義。在孔子生活的時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國思想將道德作為社會發展和穩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現象盛行。所以,孔子的這種修身思想實際上是誇大了道德在社會發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擴大了道德修養的功能,造成了社會對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這種現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義的誤區。以道德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容易造成過度重視人對社會的治理,忽視法律和法規等硬性制度的建設,這種情況引起的社會問題是很嚴重的。孔子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就是說,治理國家的好壞取決於統治者道德素養的高低,而不是取決於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這種體制在集權主義的制度下,過分地誇大道德的作用,把國家的統治寄託於君主個人身上,必然不能夠順應歷史的潮流,導致國家的滅亡。其次,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孔子把道德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導致了對法律和制度建設的輕視。傳統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輕法治,認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統治的正道與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當作了維護政治統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應的必然導致了對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設的輕視。社會的發展除了需要人們自覺的道德意識,還需要法律和各類社會規範。孔子的這種重德輕智、忽視科學技術的修養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對於知識培養的匱乏,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就個人而言,僅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夠的,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等幾個方面,除了德,還必須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智力技能結構、強健的體魄、優秀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審美觀及創造美的能力。孔子德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內容。以德治國的首要任務就是用道德去約束百姓的行為和思想,他認為理想中的國家治理應該不是充滿刑罰的治理,而是透過言傳身教的德育教育進行治理。“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德育教育應該是培養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國現代社會延續了傳統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內涵,禮儀之邦的德育實踐理論使當時的社會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在現代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借鑑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採用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透過內化和外化,對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幾方面素質開展系統活動。學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業,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必須在辦學的全部過程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充分體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繼承儒家把德育作為核心和本質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切實把德育置於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做學問先要學會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務。教育的宗旨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我國第三次全教會再次強調素質教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備做一個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責任感、精神、觀念等。首先,我們要善於發現和樹立品德高尚的榜樣,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學生,從而實現教育的目標。其次,要從立身、行事和處世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基礎性道德,然後根據思想形式形成處事之道。再次,注重學生全方位素質的培養。教育學生學習並實踐孔子仁愛、禮義、忠恕、明智、誠信的修身內涵,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後,理論結合實際,把孔子的仁愛和誠信等思想應用於實踐之中,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培養主體意識,建構一體化的德育體系。打好學生思想基礎的下一個主要環節就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所謂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導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識基礎上產生積極進取心,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設定任務,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方法。德育教育透過不斷的啟發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把個體道德的行為上升為社會道德的行為,把個人內在心理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有機結合,把教育者傳達的教育內容“內化”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並“外化”為道德行為。首先,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培養恆心與毅力,接受嚴格的意志鍛鍊,從而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為自我修養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並客觀評價自己,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點和必要條件。最後,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德育體系。以校教育為主渠道,建立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橫向聯絡,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個互相作用、不斷協調、目標一致的互動的綜合德育系統。總之,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客觀上要求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網路。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補充。因此,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體系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的重要方式。(人民論壇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