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笑看永珍1232017-06-26 16:06:02

知行合一:行過之知,才是真知。以知推行,從容鎮定。真正的學問必須經歷過深刻的思考和切身的體悟。

心即理:一切事物的價值和意義都是人的主觀意志(人生觀)確定的。同一事物,對不同的人,價值和意義不同。

致良知:致良知實質就是隨緣盡心。良知是心靈最深處的道德自覺,是使人永久心安的最穩固的道德基石。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雲崗山人2017-06-24 14:06:47

謝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說一個前提。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有同有異。相同之處是許多東西都可以定義。不同之處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理性。西方文化都可以定義。並以概念為其基礎。而中華文化的核心卻是無法界定的(也就是定義)。因為中華文化的核心不是理性,而是心靈(就是心的明覺)。如果你非要界定它,那麼它的前提範圍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中可為一切實際”。不必說無極,而太極就已經是這樣了。故可以中華文化解西方文化,而不可以西方文化解中華文化之核心。而陽明文化的核心實際上也是以中華文化的核心為核心的。因此,陽明文化的核心也是不可定義的。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勉強定義它。老子說過。一切理性的東西都已失真,都是相對的。故對待陽明的核心問題也是這樣。

“ 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其實就是親身感受的道德。相對於說教的道德,只限於理解的“道德”而言的。就是行動中,實踐過程中的道德。比如知道孝是一回事。就是理解的道德。做到孝是另一回事。就是實踐的道德。其它類推。

“心即理”的理。這裡的理指的的自然規律。不是簡單的道理。這裡的理顯然是指中國文化的最高範疇的那個理。中國文化一源萬流。道理是流。而自然規律,尤其是總規律,才是陽明所謂的理。而自然規律雖然是客觀的,卻只能透過人心來體驗和認識,並表達。

“致良知”的良知,這個就關係到了中國文化的核心。關係到了第一段所說的內容。這個東西層次之多,內容之深,說不清楚。而且是一種體驗,也不可能說清楚。如果真明白了,那就明白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只能勉強和相對的定義。1,良知不是知識。知識達不到致良知的效果。2,良知是指我們那顆明澈的心。心達到明澈時,可以自動知曉一切。這個定義是對的。但人們不明白。因為這個定義要通曉佛家和禪的核心才能明白到底在說什麼。這時的知就是孟子所謂的不慮而知者,良知也。3,指的是思維的本源,不是思維。就是人的真心。平時是靜的。所謂我心不動,隨機而動。4,世界上有三樣東西,物質世界,意識世界,我們的心靈。這個良知指的就是我們的心靈,以及心靈本有的明覺(就是我們的心靈自己會明白和覺察。與思維無關)。5,再用語言和理性就說不清了。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頑石補天2017-06-24 10:15:05

王陽明,第一次聽說。上百度查了一下,是個有思想的人物。清末李鴻章、曾國藩等大咖的“心靈導師”。著實厲害!從“蝴蝶效應”的角度來講,可以這麼說,沒有王陽明,或許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有道理”的思想源於哲學。查不到在他的同期,馬克思發掘了“唯物主義哲學”,到目前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這也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哲學是正確的,也可以說,包括王陽明在內的“有思想者”,孔子、孟子、老子……,還有國外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黑格爾等等,凡是符合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的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其他的非唯物主義的觀點之所以存在,只不過是“需要”,不是客觀道理。王陽明更不例外。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小太極猴劉永明2017-06-24 08:16:50

龍是道,鳳是德,龍鳳合一心是真心,也是真理,也是最高的智慧,智慧還是要在各種事情上磨礪才能成最高智慧。道,德就是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恆順302017-06-24 11:11:46

世人多知德之道,明德之理,然天良僅存於心,而踐於行者少。明哲自保,趨炎附勢,忍辱苟生,奴顏卑膝者多矣。逐名利而失德性,保富貴而喪良心。假仁智而行欺盜。天道不張,人道昏亂。雖生為人而無人之尊,實墮入魔道之始。王陽明以我心為本,天良為根,不畏權貴,不避生死,致良知,行公義,智行於天下。實我輩之楷模,華夏民族尊嚴之道。謝謝誠邀。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聽老納說2017-06-24 11:53:48

在教科書中的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聯絡實際生活, 意思就很簡單明瞭,就從字面上來理解即可:你腦子裡意識到了要什麼,你就去做什麼,努力去實現,就是要立刻付諸行動,而不是想歸想,做卻不知猴年馬月才做,那樣是做什麼都不成的!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菩提樹花盛開2017-06-24 09:00:51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於陽明洞學習,今貴陽市修文縣。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最重要的大師。

“知”是良知,行是“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指有良知的同時在事物上去體認並加深良知。至於現在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這四個字的含義的擴大吧。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快招了吧你就是狐狸2017-06-24 10:40:37

實踐的道德是符合人類慾望的生活追求,即持續的傳承延續(王陽明沒提到,因為他還沒分析到這個深度)。

心即理的理指的是全部意識。

良知是知善知惡,就是洞悉世界規律可以區分善惡的上等知識,而不是善良的良。

—————————————————

以下為輔助理解我的定義的觀點:

王陽明的心學主旨其實是一句“天理即人慾”,也就是理是人慾的體現。心即理的理也就是指所有的道德、良知等理是指人的所有意識。傳承了陸九淵的心即理,王陽明更提出了心外無物。提出天理即人慾是,是因為得道高僧也因思念母親而還俗,說明世間最根本的親情慾望可以打破其他任何束縛,因此將欲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層面。心即理,天理即人慾,如果連起來解釋,就是心中所想的所有理,有善有惡,但是天理應該符合人的慾望,而且有潛在的少數服從多數等意思。看其一生所為,縱然征戰殺人無數,但能不打就不打,能不戰屈人之兵就用計,他還是尊重生命與生命慾望的。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意識,行是行為,也就是意識和行為的統一服從於人慾,也就是意識中的人慾。意識包括認識,包括客觀他人的慾望還包括良知。

陸九淵的心即理也是王陽明的心即理,但是王陽明自己說的是天理即人慾,即把心即理又提升了一層,指出所有人的理的共通點即天理,所有人的心的共通點是人慾,這兩點也是相通的。

王陽明的行有其最後送別的詩來說明他的觀點: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首詩沒什麼理解的歧義,我就不多說了。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極樂小僧2017-06-24 09:18:55

阿彌陀佛,感謝邀請。

閣下的問題中,“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是什麼意思?沒聽說過,這是你自己的創造吧?實踐有什麼道德不道德可言呢?請不要把自己所理解的觀點提出來讓別人解答,這實在是不禮貌的。你自以為理解得再正確,那也只是你個人的認知,不能成為定論。更不能以之為準,讓別人來寫這個命題作文。

心即是理的觀點,實際是我國宋代哲學家陸九淵的重要哲學命題,不是王陽明首先提出來的,王只是繼承了這一觀點。這一觀點認為,世間所有事物的理(現在稱規律),無非在人的心中,都跑不出這一心所感。這個觀點,看上去非常深奧,非常高大上,實際是十分片面的。我們這個心,無比強大,大到能容納整個宇宙,小到能包容一粒微塵。可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豈是一個理字所能概括?當然,這也只是心的功能而已,而不是心之本體。心之本體,無可名狀,只能用比喻來比擬。像《心經》中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這個命題,實在是個偽命題,不值一提。

良知,就是關於宇宙天地人的正確認識。

人是宇宙中其中一種生命體。良知,是天賦人類生命中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

在儒家看來,王陽明所指的一種天賦的分別自己善的和惡的意向的道德意識。“良知”是倫理實踐的出發點,修身的“功夫”就在於,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為中的惡的意向並實施或實現自己的善的意向。《孟子·盡心》:“所不慮而知者,良知也。”謝靈運《遊南亭》:“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至良知zlz2017-12-21 16:13:22

字面理解很簡單,但又不能簡單理解。所有答案都在書裡。建議看看《傳習錄》,錢穆的《陽明學述要》,【日本】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上、中、下三冊),【日本】高賴武次郎《王陽明詳傳》及其它。個人感覺書裡解釋的比較詳盡。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老老的月光2017-06-24 11:29:35

謝邀。我家廳牆掛著一個大大的“誠”字,這將作為家訓傳下去。這也基本就是我對於陽明公“知行合一”的全部理解的著眼點,實踐道德的出發點,良知與天理的契合點。當你有了自己的理解“一個字”就足夠,幾句話不嫌少,洋洋灑灑寫幾千字也不嫌多。所以題主,重要的還是自己去讀和體會,別人凝練完告訴你的,你終究只能得個字面。不過,既然來答了,就應題主要求,多說幾句。

“誠”首先你要誠心的相信每個人都有良知,每件事每個行為,人本身都知道其出發點是好還是壞的。比如眼看小孩即將落水你絕不會無所動容,而人在作惡時心裡也知道自己是在作惡。良知的差別只在於是矇蔽還是清明,是駑鈍還是敏銳。這是可以培養的,堅信良知,常加內省,如拭明鏡,自然越擦越亮,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

然後就是要以最大的誠意去貫徹良知,遵照良知去為人處事就是“知行合一”了。比如人知道應當孝順父母,此乃天理良知。如果給父母買好的吃好的用好的,但是卻不知道父母其實就是需要多陪伴。那麼這個人雖然有良知的出發點,但卻沒有盡到真正的誠意。如果用心去體會,難道不能從父母希翼的眼神,關心的絮叨,滿滿一桌和口味的家常菜裡面去領悟到這一點嗎?如果有的人明知父母需要陪伴,卻假手物質來加以彌補,那麼他算是知“孝”了麼?行“孝”了麼?當然沒有,因為沒有將誠意放進去,他既沒有遵照良知行事,也沒有知行合一。

或許以上所言用在他人太過嚴厲,但是用於內省則是必須的,內省就是要明察秋毫。內省完了,如果不去做到那又是一個空。知行不是分開的兩面,不去做等於沒有知,做的過程你才是檢驗你的知是否正確從而獲得更加鮮活真切的知的途徑。

這樣遵照良知去用心體會,找出正確的認知,實踐正確的行為這一過程即“誠心正意格物致知”。以上,答完了。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只緣無事可思量2017-06-24 08:42:36

《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就是:(清淨心)是(道),隨緣(妙用)是(德)。(清淨心)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的,就是因為(無染)才能與(自然合道)。(隨緣應用)才顯(真實法)故曰(真理)它不存在(我見)的(偏執),心經雲:(不取不捨~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運用)謂日(妙)。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人伴賢良品自高A2017-06-24 12:38:36

明知不可為,偏要去為之,是以知行不一。

知之而善行,行之必善,是以知行合一。

人之初時,性乃本善。不知利益,不知榮耀,不知羞恥,無行無為是為本善。知榮知恥,明知不可行而行之謂之偽善;明知可行之而不行謂之不為。老子以無為而尊之,以不為而諷之。概不可以無為作不為而論之。既以知之,必以行之,當以效之。

王明陽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所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

實踐論

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

道德實踐

方面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童話裡的承諾2017-06-25 08:56:53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中文名

王守仁

別名

王陽明、王文成

國籍

明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餘姚市)

出生日期

1472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

1529年1月9日

職業

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信仰

心學

主要成就

平定寧王之亂

平定思田、諸瑤叛亂

剿滅南贛盜賊

創立“陽明心學”

代表作品

《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大學問》

安葬地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字號

字伯安,號陽明

封爵

新建伯

追贈

新建侯

諡號

文成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15]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連化草2017-06-24 10:23:11

知行合一,證明了不是行屍走肉。階級下的知識分子,“四體不,勤而不分五穀”,所以祟尚行,而知則是竊取而來的。當師從自然時,我們每個細胞都會思考。和實踐。老子一生行五年言,只知道德二字,後人如何行的。王也是刷臉。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董金霖12017-06-24 10:54:22

才書學淺,勿噴。《越獄》中有個橋段,米帥看到燈泡,看到想到的是它內部的結構。每個人看到燈泡一樣,但是想到的不一樣,所以燈泡也不一樣。這是心外無物。我們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源自於我們的本心。就比如一臺電腦,輸入文字,cpu處理以後,才呈現我們看好的文字。而cpu處理的過程往往是被我們忽略的。知行合一,把cpu處理過程跟行動結合起來。胡言幾句,莫怪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使用者576338811882017-06-24 13:12:29

個人認為知行合一,即明心見性,是悟後進修。明心,即明理,即知,知道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見性,宇宙,萬物由此而來。行,即六度萬行。明知即明道,明道方能行,如何行?明德方能行,德,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只知不行,紙上談兵。只行不知,盲修瞎練,只有知行合一,即悟後進修,方為究竟。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野樹春秋2017-06-24 09:15:06

這個王陽明自己就有準確的描述啊!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四句教,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釋義:

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以上,希望能幫到題主!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小明1514545272017-06-25 16:44:07

他是一個好奴才,皇上再怎麼貶黜他都不生氣,睡狗洞都不忘聖恩。後來有人造皇帝的反,這個逗比奴才又幫皇帝打仗,最後病死行軍中。這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啊,大家快去學習他!

他所謂的知行合一,不過是對皇權逆來順受的代名詞罷了。近代倒是有一個知行合一的人,姓彭,死得老慘了!瞧瞧,沒有民主法制的環境,人家說三萬六,你說三萬五就是死罪,怎麼可能知行合一?

用幾句話定義,什麼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實踐的道德、心即理的理、致良知的良知?月逸閒2017-08-10 23:34:02

知行合一分四步走。1心口如一,這個心是良心發現又叫良知,口是言。說心裡話說老實話。如一就是真誠。心口如一故不自欺。2言行一致,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諾千金,一言九鼎,說到做到,故取信於人。此二者誠明之道。3腳踏實地,結合實際情況一步一步認真做事。4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找問題,博學之找資料,審問之求人指教,慎思之自己獨立思考,明辯之發現問題關鍵所在,篤行之落實方案。此四者知行合一之道,若依此行,豈有不成功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