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折緣2019-08-02 09:28:00

中國歷史上選官制度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三大階段: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而其中創立於魏晉時代的九品中正制是特殊時代下,具體歷史環境所造就的一種依託於察舉制的選官制度。它一共存在了接近300年,然而卻慢慢演變成鞏固門閥士族的一種手段,從而被時代所遺棄,被科舉制所取代。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很多人認為九品中正制的產生,是為了鞏固門閥士族,因此素來被詬病不已。實際上這種說法是倒果為因。九品中正制最早的雛形始於曹操時期,始於軍隊。“九品始於喪亂軍中之政,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

這充分說明九品中正制初創之時並非以血統為評定依據。在九品中正製出現以前,兩漢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以道德行為為考核評量的標準。到了東漢時人們意識到對人物的品評不是一時測驗所能得來的,需要長期觀察,反覆考量。於是便形成了一種鄉閭品評的傳統。是故我們再讀《三國》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多名士,因為這些名士其實是上代名士點評出來的,然後他們再點評下一代人,由此名聲成為了漢代選官的基本盤。

後來察舉制逐漸為外戚、宦官、以及鄉閭清議品評所把持,到了黃巾起義之後,宦官被剿滅殆盡,天下三分,形成新的區域性統一局面後,這種名士集團、清議風氣對於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當時曹魏政權的主持者曹操雖然出身也算大族,但卻也不是名門,而是與當時名士集團對立的宦官集團。此時大族名門已經成為封建政權分類勢力的中心,而曹操企圖要恢復集權政治的傳統,因此勢必要抑制名門大族。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面對戰亂時代的權宜之計。

那麼九品中正制是怎麼運作的呢?

首先設立中正官職位,把選拔官吏的權力從名士集團手中拿回來。郡中正由各郡長官推選。其次,中正品評人物,作為政府選拔人才的依據,所提供的資料有三項,一是家世、二是狀、三是品。

家世一項,即被推選人的家世,在魏晉時期出現了官修和私修的薄閥、薄世,也就是一種家世記錄。中正根據記錄答履吏部所詢“徵其人居,及父祖官名”單在魏時,家世是選拔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狀,是應選人的形狀。是漢魏之間的道德評價的一種具體描述,到了晉代則變成了一種間斷的概括式批評。品,就是家世、狀的最後綜合而給予人物的評級。

九品中正制設立的原因是在於抑制門閥大族和浮華朋黨,以及照顧士人流移的現狀。可是從漢末起門閥大族在不斷滋長,現實的封建政權建立在大族所支配的經濟結構上面,所以最終必然的結果就是上層建築必須為經濟基礎服務,亦即九品中正制被門閥大族所控制、利用。

九品中正制創立時雖然有將選舉權收歸中央的企圖,但最終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加重了大族在地方的權威、勢力,從而鞏固了門閥統制。

九品中正制到了南北朝時期,對門閥所起到的鞏固作用發揮到了頂點,但在門閥制度業已確產兵為士庶區別製造了理論根據之後在,何種制度已不重要,所以它逐漸被更先進、更合理的科舉制所取代,到了後期只剩下“九品”的官員等級的制度,而沒有了中正選官的制度。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李子木家2019-08-02 06:38:16

九品中正制有什麼優點

九品中正制的優點在於設定了比較科學的選拔人才的體系,系統化的體系應用在實際操作當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時,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撫了世族的不滿情緒,維護了統治階級利益的統一性。特別是在曹丕剛剛建立魏朝初期,穩固了人心,維護了朝廷上下團結一心的穩定局面,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重大舉措。

九品中正制對後世有怎樣深遠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那個年代的思想還未完全開化,上流社會講究門第講究出身。這是因為社會資源全部都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比如教育資源,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進入到學堂上學,只有世族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他們憑藉出身高貴,可以去全國各地遊歷,增長見識。世族子弟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廣度要遠遠優於其他階層的人。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九品中正制能夠確保統治階級內部的純潔性,保證選拔人才的水平。

九品中正制的評價標準是一套科學的人才選拔標準,將人才置身於歷史大環境中去考評測量,立體化多方位的評判標準能夠方便選擇出複合式人才。這一點,跟我們現代社會倒有些相似。社會提供相同的機會給個人,但是人與人的素質不同,家庭出身好的人思維往往比其他人開闊。再進入到社會以後,這部分人凝聚的資源相對較多,開展工作比較便利。歷史潮流不可逆轉,但是時代發展至今,某些東西還是存在一定的相同點的。

九品中正制的影響

九品中正值的影響深遠,首先是能為統治集團甄選到品德優秀的人才。九品中正制之前選拔人才的途徑主要是察舉制,這種制度由世族操控,推舉出來的人才往往隸屬於某個利益集團,當官的目的在於培植勢力,並不在乎被推舉之人是否德才兼備。而九品中正制就不同了,它祛除了察舉制的弊端,考察人才的品德,設定具體評價標準來確定品級。

九品中正制對後世有怎樣深遠的影響

其次是有利於統治集團維護統治秩序。在推行九品中正制之前,各州郡長官有權利建立自己的統治小集團,他們將中央的權力分解,根據各自利益來選擇官員。中央沒有權利去評判由州郡舉薦的官員,只能聽之任之。實施九品中正制,可以將選拔官員的權力收歸中央,選擇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

最後是開闢了下層學子進入上層建築的通道。中正官根據品德、品行、家世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也就是評價這個人的綜合實力。家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子的視野和見解,在他進入到統治集團內部以後可以迅速找到與自己利益貼合的團體,不會因為不穩定的因素而背叛朝廷。道德和才能決定了這個人的修為和素質,可以提高統治階級的整體水平。

九品中正制實施之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統治階級和世族大夫之間的矛盾,有利於上下齊心,共同維護王朝的安定和團結,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青梅煮酒人2019-08-02 06:59:44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九品中正制的優點在於設定了較為科學的選拔人才體系,系統化的體系應用在實際操作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時,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撫了世族的不滿情緒,維護了統治階級利益的統一性。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在於中央難以防止地方把持權利。這種選人制度的初衷是為了緩和統治階級與世族之間的矛盾,所以在九品中正制實施之後世族必然會從中得到好處。等到世族的力量發展壯大以後,中央就很難再操縱他們,這樣談起雙方利益妥協就沒有絲毫的意義。特別是世族把持住了選擇官員的通道,統治階級的權威性就會受到很大威脅。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吏選拔制度。220年,曹丕用吏部尚書陳群建議,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在各州郡選擇賢有識見、有名望,善識別人才的官員任“中正”,查訪評定州郡人士,將他們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曹芳時,司馬懿當國,於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別。但是這種制度執行到後來就演變成只從名門望族中選拔官吏,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隋朝時這種制度被廢止。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賬號已登出78562019-08-02 11:59:04

“九品中正制”是向科舉制度過渡的存在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選官制度,其實我們常說科舉制度怎樣怎樣不好,但如果瞭解一下科舉制度以前我國古代社會採取的選官制度,你就會發現科舉制度真的是一種非常公平的制度。

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

在先秦時期,官員的選用主要是世官制,顧名思義就是世代為官,它和世襲為官有所不同,世襲為官是指固定某一官職進而世代沿襲,譬如《紅樓夢》中賈敬世襲寧國公就是這種形式,但世代為官是指某一貴族世家世代都從事官職工作。所以這比世襲為官還要厲害,造成的階級固化還要嚴密。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到了漢朝武帝時期,世官制已經不再適用,於是出現了察舉制,這個察舉制比世官制公平的一點就是由地方長官選舉一個他覺得工作能力不錯的人,然後推薦上報給朝廷,朝廷進而設定一段試用期,如果表現不錯就錄用。這樣一來呢,底層有能力的人就有機會進入官場,但是這種機會畢竟很少,總體來說官場依舊被門閥士族壟斷。

而察舉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考核與評判:

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直言極諫、孝弟力田、明經、明法、明陰陽災異、勇猛知兵法。

所以,這屬於選舉制度,譬如某個人名聲特別好,很賢良,有謀略,那麼就可以透過選舉推薦的方式進入官場,這對被選舉者的要求特別高。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因為察舉制已經受到門閥士族的左右,所以誕生了九品中正制。

但這並不意味著察舉制退出歷史舞臺,九品中正制是從察舉制脫胎而來,所以常常配合察舉制一起使用。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九品中正制如何操作以及影響

九品中正制主要分為兩方面來認識:中正是指某一地區負責評判的總負責人,所以叫中正,又分為大中正,小中正;九品則相當於一套評判標準,它共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標準,分別按照被評判人不同的優秀程度來劃分。

九品中正制的具體操作步驟從三個方面來考核:

家世:即出身,透過調查被評判者的出身和家世背景,有無爵位等等方面。

行狀:即德行,透過調查被評判者的才能和德行方面。

定品:即在調查家世和行狀後,對被評判者確定一個品級,品級越高,起點就越高,升遷的也越快,品級低,起點也低,升遷的也慢。

所以,這看似很公平的一套制度,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其中的端倪,儘管九品中正制從原則上來說是以“行狀”為考核原則,但是影響“定品”的卻往往是“家世”。換言之,越是出身優越的門閥子弟,他定的品就越高。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正因如此操作,使得魏晉時期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怪象,也就是說九品中正制到最後完全傾向於以家世來作為評判標準,所以一個寒門出身的人即便在“行狀”中獲得再高的評價,他也會由於“家世”而大打折扣,進而難以有大的作為。

而那些出身名門望族的人,即便“行狀”低劣,但也可以憑藉“家世”的顯赫而直接定為“上上”品,所以到最後九品中正制依然沒有擺脫被門閥士族操控的命運,《晉書·鄭袤傳子默附傳》記載:“初,(晉武)帝以貴公子當品,鄉里莫敢與為輩,求之州內,於是十二郡中正僉共舉默。”

可見,九品中正制發展後中後期,已經完全發展到以門第論品的地步,其實應該說無論是察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它們的出發點都是偏重於有才能有德行的賢才,但是由於選拔的權力掌握在少部分手中,及至又發展需要以家世論品,由此導致門閥貴族壟斷了入仕的道路。

看似是一種民主,但實際上卻非常容易被操縱和把持,同時也不利於中央集權,往往會造成某一門閥士族的勢力做大,形成臣強君弱的局面。及至隋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把任命官員的權力收歸國力,同時用科舉制度替代了九品中正制。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歷史上有什麼深遠影響?

可這一時期的科舉制度並不完善,在唐朝時雖然得到進一步的補充,擁有了大體的完備制度骨架,在宋朝時漸漸成熟,到了明朝時才形成一套明確的制度,不管怎麼說,科舉制度的出現使下層寒門仕子得以有機會入仕,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到國家建設和政治運作中來。

應該說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才真正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如今,高考制度已經愈發完善,相比於察舉制、九品中正制,乃至世官制,高考無疑都是最公平的,它保證下層寒門子弟有機會入仕,有機會接受教育,從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這對於古人來說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制度了。

所以,我們只有熟讀歷史才能瞭解現代制度的不足和優良,正如《資治通鑑》所說“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只看這個制度能不能照顧到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