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舊時樓臺月2019-12-28 21:01:40

“同治中興”之背景

大清自入主中原以來,在276年的國祚之中,也開創過所謂“康乾盛世”,雖說這盛世之名在當下仍然存在著爭議,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能夠存在兩百餘年之久已實屬不易。然而,想必令那些開創大清不世之功的君主們難以預料到的是,百年之後,他們的家業迎來的卻是不同於以往封建王朝所面臨的千年未有之變局。

1840年之際,大清引以為傲的“康乾盛世”之餘輝已不再,換之而來的是沒落王朝所面臨的通病:民生凋敝,政治腐敗,地方起義不斷。而真正為這個王朝的覆滅拉開序幕的是鴉片戰爭那聲炮響。

至19世紀60年代,清王朝的江山幾乎淪陷,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咸豐帝,攜帶家眷,朝臣逃亡京外,西方列強佔領國都併火燒了圓明園瑰寶,南面太平軍則攻克了大清半壁江山,在南京城建立了一個敵對政府。而咸豐帝,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撒手人寰,接下來執掌大清的則是咸豐帝的幼子載淳,胞弟恭親王以及兩宮太后。

由於這種政治格局並沒有一個完全掌權的人物,所以也類似於聯合治理,因此大清的國號索性定為“同治”,即共同治理。而這便是所謂“同治中興”的背景。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同治中興”並非名副其實,時代因素致使出不同的結果

所謂“中興”,在中國封建王朝史上不在少數,他通常是指國家由衰敗走向復興。

同時,在封建王朝的思維之中,一次“中興”可能會為一個政權延續一百餘年之久,而在此時,朝野上下必有一群治世能臣以及德才兼備的君主,

比如王莽亂政之後的“光武中興”。不過,在這些“中興”之說中,大多都是後世史書的一些總結。

而有關“同治中興”卻有所不同,早在同治帝即位後的第八年,即1869年,當時的清朝士人就已經開始將同治時代稱之為“中興”。當然,這段士人所引以為傲的中興時代,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爭議,而爭議的根源便在於時代因素。

(一)“同治中興”之實:它為瀕臨覆滅的王朝帶來了生機,同時也促進了近代化的發展。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王朝的“中興”,其背景必然是國家面臨一幅衰敗之像。早在咸豐一朝,清政府就面臨著北邊回亂以及南邊的太平軍起義。這兩場動亂貫穿於整個咸豐時期,並且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咸豐駕崩之後,同治帝即位,清廷中央亟待解決的便是朝政問題。在恭親王和兩宮太后聯手發動“辛酉政變”推翻顧命八大臣一黨之後,朝中權力便牢牢掌握在以恭親王為核心的領導班子手中。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恭親王此人頗具能力,作為皇叔,他的根本利益就在大清。所以掌權以來,他便以清朝利益出發,

透過控制中央的財、政、軍權,採取了諸如緩解土地兼併、減免稅收、獎勵農墾等休養生息政策來複蘇本已凋敝不堪的經濟。

除此之外,他還以改前朝慣例,重用了一批諸如曾國藩、左宗棠等富有才幹的漢人士大夫。

而正是在這一系列的政策之下,同治時期,國內烽火繚亂的局面得以改變:

同治三年六月,清軍攻克太平軍都城南京,第二年便結束了為亂13年之久的太平軍起義運動。同治6年,捻軍之亂被鎮壓,同治10年苗民起義被撲滅,而到了同治11年,西北迴民起義也在大清的兵鋒之下宣告覆滅。

至此,在恭親王以及朝中大臣的努力之下,大清內部數十年來的軍事壓力基本得到了根治。

內部軍事壓力解決之後,大清之“中興”似乎有了一點苗頭。為何要說只是有了苗頭呢?因為清政府所面臨的境遇與以往大為不同,除了內憂之外,西方列強的外患才是擋在大清“中興”之路上的一座大山。如何應對這種變局,在西方潮流中站穩腳跟是大清統治者們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就與西方列強的外交而言,清政府在認清現實之後,一改以往“天朝上國”,視列強為“蠻夷”且避戰求和割地簽約的作風。換之而來的是新時代、文明的外交方式處理爭端。比如成立總理衙門管理外交事務。

也因此,在同治一朝有了“外國強盛如故,唯賴守定和議,絕無改列,用能中外相安,十年無事”的局面。

當然,這種局面的產生並非外交上面的周旋所能夠解決的,外交的籌碼是國力,而此間大清國力的提升則是來自一場近代化的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無一例外的以戰敗收場。至於為何戰敗?清廷上下皆認為“技不如人”,即在軍事器物方面不如西方。也因此,在恭親王的領導之下,大清開展了一場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起於同治年,以甲午中日戰爭失利宣告失敗。在整個同治年間,由於中央和地方督撫大力推行,洋務風盛行。

整個大清先後建成了14個兵工廠,這些兵工廠從西方購買機器,著重生產槍、炮、子彈、水雷等現代化武器。

比如在同治後期,李鴻章所操辦的江南製造總局已經可以生產出媲美西方列強的軍火換代武器,仿製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後膛槍炮,製成無色炸藥,並填補了中國機械工業生產的空白。

軍事器物的提升必促進軍隊的現代化革新。洋務運動雖然是打著學習西方軍事器物的旗號,但是在此過程中,與軍事器物息息相關的軍隊必然受其影響。在同治二年,清廷統治者決定在直隸改編綠營軍隊,設鎮練兵。在此號召之下,

地方督撫也隨之“照直隸章程,紮營教練”,將以往的弓箭等冷兵器更改為槍炮,並聘請洋人操練軍隊,軍隊的戰鬥力也因此提升,並逐漸適應了當時的新環境。

除此之外,在同治年間,清政府著手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近代化海軍,雖起步較晚,但由於清政府家底仍在,當時清朝海軍已步入了世界前列,在亞洲更是坐上了頭把交椅。

總的來說,

自同治年開展洋務運動起,到甲午戰爭為止,三十餘年之中清朝幾乎沒有受到列強侵略,即使在中法戰爭上被稱為“不敗而敗”,但至少在軍事上清軍成功擊潰了法軍的侵略,也讓西方列強意識到了清國在軍事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不再是以往那般不堪一擊。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二)“同治中興”之虛:大清原有的中央集權削弱,對地方的控制之權逐步下降

古有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一把雙刃劍,即有利也有弊。大清在同治即位以來,透過恭親王和眾大臣的努力對內整頓超綱,任用能將鎮壓起義運動,對外透過洋務運動提升軍事實力,抵抗列強入侵的壓力,“中興”之勢有了苗頭。但與此同時,“中興”也付出了相應的政治成本,即以中央集權為標誌的封建政治結構遭受破壞。

前面我們提到了,動搖大清根基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同治年間得到了解決,但是真正平息這場禍亂的並非是滿清引以為傲的八旗軍,而是湘、淮等地方軍隊,

這些軍隊興起於亂世,直接聽命於其指揮官而非清廷中央,形成了下級對上級絕對的人身依附關係。

比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中興名臣,他們正是在亂世發跡,依靠血緣、地緣等宗族關係建立軍隊,其戰鬥力遠非八旗軍可比,橫亙咸豐一朝的太平軍禍亂正是在這些人手上得以解決。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這些蕩平起義的地方軍隊和將領往往會被朝廷所分割。但在晚清而言,這種效果並非十分明顯。比如曾國藩的湘軍在鎮壓太平軍之後被朝廷下令解釋,但部分湘軍仍為左宗棠和其他將領效力,以及當李鴻章的權力基礎從長江下游轉移至華北地區時,淮軍也隨之移動。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除此之外,中央軍權的削弱也帶來財權的下移。這些鎮壓起義的地方軍隊以往是依靠各地的稅收支援。

在平定內亂之後達成了一個協議,即清廷中央可以取回部分由省徵收的稅,但實際情況卻是隻有很少一部分上繳給中央。

而當這些地方軍隊的將領因戰功被授予正式官職時,朝廷的財權進而又被削弱。

比如曾國藩在1860年被授予兩江總督,6年後其弟擔任湖北巡撫。左宗棠在1862年擔任浙江巡撫,1866年升任陝甘總督。另一位晚清大臣李鴻章則是在1861年擔任江蘇巡撫,4年後接替其師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到了1870更是成為直隸總督。

這些曾經平叛有功的將領在被授予如此重要的官職時,其相應地掌握了之前未能控制的田賦徵收之權。雖然在此之間,迴避制度在這些任命中雖然還被遵守著,但由於國力衰減,清政府慢慢失去了對這些地方官員核查與制衡的影響力。

比如,就任期而言,這些地方官員遠遠超過了以往常規的三年期限:

僅李鴻章在直隸的任職時間就達到了25年,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近20年,這些官員幾乎都是清廷此前所不委以重任的漢人,他們掌握著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縣的任命權。

這些職位的擔任者往往都是從他們的幕僚中選拔,這個期限和這些職權,完全可以幫助他們在地方培植勢力,增加對地方的影響力。例如,在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之中,東南各督撫私下與列強達成協議,公然違背了慈禧要求他們參戰的命令,而慈禧西逃回京之後,這些督撫也未受到任何處罰。

總而言之,朝廷在享受“同治中興”果實的同時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即清廷中央在處理內憂外患時,軍權和財權逐漸下移至地方督撫。清廷雖然還保留著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權結構,但是清廷作為國家最高權力中心對地方的控制之權卻遠不如從前。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結語:

“同治中興”雖然沒有重振大清往日的雄風,但基於“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之下,同治中興也算是清廷迴光返照般的一縷光輝,他拯救了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大清,也使中國逐漸的適應了近代化潮流。所以,它絕非名副其實,而是基於時代的一種遺憾。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陳悅漫步海邊2019-05-07 10:35:56

清朝後期出現的同治中興(也稱同光中興),是相對於此前出現的亂世而言的。

清代從道光朝開始,道光、咸豐兩朝內憂外患不絕,先後遭遇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外敵入侵,又接連發生了太平天國、捻軍戰爭等規模駭人的內戰,使得清王朝的統治處在風雨飄搖的危機中。

而隨著咸豐帝去世,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等聯合發動祺祥政變,清王朝進入了同治朝時代。在這一期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陸續被鎮壓平息,國內秩序得以恢復。在對外方面,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南北洋大臣等主導,與西方的交涉漸得章法,中外出現了難得的和睦景象。

也因此,19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同治朝中後期以及光緒朝初期,中國出現了“中興”景象。

相比起道光、咸豐時代的局面,稱之為中興,也算得上名副其實。不過這種中興僅僅指國家重新恢復到比較和平的時代,與同時期日本蒸蒸日上的明治維新還是有本質的差距的。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日慕鄉關2019-05-06 17:36:31

咸豐皇帝去世後,清朝迎來了短暫的發展期,也就是所謂的“同治中興”,或者說是“同光中興”。其實無論是同治皇帝還是光緒皇帝,都不是什麼少年英主,但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老謀深算,加上隨平定太平天國而青雲直上的漢族將領,清朝迎來了“最後的迴光返照”。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比起歷史上著名的幾次中興,如“孝宣中興”,“光武中興”,“弘治中興”,嚴格來說“同治中興”都不夠格,清朝自“康乾盛世”以後就是走下坡路,但考慮到“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勉強稱得上,具體內容大概有這幾個方面:

(1)軍事領域

進入同治朝以後,清朝在平定內亂方面節節勝利,1865 年6 月湘軍攻佔太平天國都城天京, 次年 , 將太平軍全部肅清 , 1868 年鎮壓東西捻軍 , 1872 年撲滅苗民起義, 1873 年雲南 、 西北迴民起義結束, 一時 “國家威稜西憚蔥嶺,南極滇池”。說是大獲全勝也不為過,軍事上的勝利為後來其他領域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2)政治領域

咸豐皇帝去世後,兩宮太后,聯合鬼子六等人發動“辛酉政變”,肅清八位輔政大臣,形成了以太后為核心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手法上值得商榷,結果還算理想,尤其是慈禧太后掌權後,重用漢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政危局。除此以外,清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恢復秩序的政策,如緩和土地兼併、減免稅收、獎勵墾荒,恢復被兵各省科舉考試 , 獎勵甚戡亂有功的地方紳士,廣增學額等,這些政策對於恢復因為太平天國動亂而導致的危局起到了一定作用,國家經濟開始向好。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3)外交領域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終於意識到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總理衙門,署理涉外一切事務,後來包括通商、關稅修築鐵路、開礦、製造槍炮軍火等事務也都納入總理衙門,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清廷外交危機,贏得了和平發展期,“外國強盛如故 , 唯賴守定和議 , 絕無改列 , 用能中外相安 , 十年無事”。

(4)洋務運動

同治年間, 在地方督撫的大力推動下, 學習西方, 全國先後有 14 個兵工廠建成 , 從外國購置機器 , 普遍生產西式槍、炮、子彈、火藥、水雷及各種“ 制器之器”。以李鴻章控制的江南製造局為例,同治末年,該局已能夠生產西方國家的軍火換代產品, 仿製當時最先進的後膛槍炮, 成功研製無色炸藥,擁有 10 多個分廠,實現了中國機械工業生產零的突破。除此以外,清廷還聘請洋教練,訓練新軍,並籌建現代化海軍,也就是後來的北洋水師。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客觀的說,“同治中興”還是辦了一些實事,對於延續清朝國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表面繁榮的背後,也潛藏了很大的危機。

第一:官員素質大幅下降

經過天平天國及各種起義,大量官員喪命或者因為失職被免官處分,重新補充的官員在質量方面遠遠不如前任,且由於戰亂,大量軍人轉入文職,更加拉低了官員整體素質,而洋務運動興起後,清廷為了籌集欠款,不惜採用賣官鬻爵的做法,為投機鑽營之徒大開方便之門。捐官者為快速收回所捐之款, 或侵吞公款或收刮民財 , 地方官貪汙腐化現象嚴重。

第二:中央權力大幅下降

為了打垮太平天國,清廷不得不允許各地操辦“團練”,湘軍、淮軍等趁勢而起,這些地方或者私人武裝在平亂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也導致清廷逐步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權,漢族將領開始崛起。而為了籌備軍餉,各地都出臺了許多地方性政策,這些政策在天平天國平定後依然被保留,清廷的財務控制權因此大大縮水,除此以外,各地在外交領域也是各自為政,

清末的“東南互保”就可以看做是清廷中樞外交失控的體現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同治中興” 為近代中國社會政治變遷提供了兩個契機 。一是地方勢力坐大 , 傳統政治系統內地方軍事集團挑戰中央軍事權威 , 形成封建割據之勢;二是伴隨著國家權威體系的衰敗和西方殖民主義侵略, 新的思潮開始出現並對傳統思維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衝擊,這種誕生於舊體制的新力量為社會進一步的新陳代謝提供了養分。

至於怎麼評價“同治中興”,借用美國學者芮·馬麗的話:

同治中興“不是一場武裝政變, 也不是一場革命或一個新時代, 而是一種晚期的興旺 , 在此期間 , 歷史上不可避免的衰落過程由於整 個貴族官僚們的才幹和努力而被延緩了一段時期

”。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青梅煮酒微醺2019-05-06 14:48:42

“同治中興”是指清朝後葉,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箇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下開洋務運動。

但事實證明一個強大的中國對西方殖民是不利的,因此清朝很快迎來了一段列強輪流欺負的最黑暗的時期,因此,這段中興根本就不值一提。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萬歲11488588452019-05-07 12:15:20

有名無實,有形無神!所謂的同光中興三十多年僅僅建造鐵路三百多公里,而日本明治維新是四千多公里,日本明治維新二十多年就普及基礎教育(明治天皇親自下詔書要求必須村村戶戶去讀書)而中國依然是90%以上的民眾是文盲!即使是所謂的漢陽鋼鐵廠也是花架子而已,中國91%的煤礦在北方可是竟然跑到南方建鐵廠簡直就是胡鬧!直到滿清滅亡才成功大規模鍊鐵而且迅速淪為日本的原料供應商!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學做飯的歷史小哥2019-05-06 16:19:16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首先來了解下啥叫“

同治中興

”!“同治中興”指的是清朝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箇中興階段,這一階段適逢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1864年),洋務運動轟轟烈烈開啟並取得一定成就,因而奄奄一息的清王朝有了一個短暫的恢復。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我認為之所以能稱得上“中興”還是和洋務運動有關。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佔了大清的都城北京,還火燒了皇家園林圓明園,簽訂了不平等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這大大刺激了中國的官僚士大夫階層,一部分人認識到西方科技的強大,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啟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

開始引進西方的技術,

製造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使得中國開啟了自己的現代化程序。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認為當時的外國人(外國殖民者)對中國興起的這股潮流感到吃驚、害怕和敬佩,甚至有人認為“

中國的大小官員全部行動起來了

”。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但也有人認為“同治中興”實際上是慈禧太后、恭親王的自我吹捧。它並沒有改變中國的落後狀態,洋務運動也只是簡單的引進了西方的技術,因此在80年代的中法戰爭中,大清才能“不敗而敗”,更不用說90年代敗的一塌塗地的甲午中日戰爭了。

當然了,更普遍的說法應該是“

同光中興

”,人們也把這次“中興”稱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這次“中興”從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開始,一直到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約三十年的時間,國內基本安定,“洋務運動”轟轟烈烈開展。

因此,不論是“同治中興”還是“同光中興”只不過是“

蛋殼裡的中興

”,在真正的考驗面前,這種“中興”局面勢必一敲即碎。後面的歷史也印證了這一點。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只讀帖不評論2020-03-01 22:00:09

其實清朝在1895年之前並沒有覺察到真正的危機,相反倒還覺得自己有點小牛逼!兩宮太后慈安、慈禧垂簾聽政以後,還樂津津的把“棋祥”的年號改為“同治”,意思是兩宮太后同朝治理國家,還衍生出了一個假大空的“同治中興”,當時的清廷在中法戰爭中擊敗法國以後,北洋水師的水兵還曾經開到日本一個小地方作威作福,當時的清朝甚至還自詡為“列強”,覺得自己可以和英法等平起平坐。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錯覺:

其一,兩次鴉片戰爭並沒有讓清朝傷筋動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所割讓的領土在當時都是不毛之地,對1300多萬的大清來說,總感覺還好吧、

其二,鴉片戰爭索賠款項,當時清廷勒緊一下褲帶,少奢侈,少浪費,還是可以還的起的,並沒有多到可以拖垮民生和經濟、

其三,英法等國在當時要的更多的是財富貿易和資本擴張,所以對大清的領土和政權沒多大興趣,所以儘管管他們曾經攻陷京師,但並不想推翻清朝,洗劫一下就走了。所以,清廷只要聽話,並無外來的政權傾覆危機、

其四,唯一能夠讓清廷傷筋動骨的太平天國,儘管規模宏大,但也被順利消滅、

其五,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洋務運動確實取得不小的成就,這種幻像讓清廷以為不改變制度,一樣可以讓國家強大起來。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而這一切的幻夢,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徹底的破滅!光緒皇帝怒斥:“我們怎麼連日本也會輸”!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而馬關條約的簽訂的那一刻,清廷才真正的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落後了,這時才覺察到了真正的危機、

所以,也就有了接下來的戊戌變法和新政、立憲等,可是,已經太遲了!曾經有那麼多好的機會擺在慈禧面前,可是她並沒有珍惜,甲午以後不久,慈禧很快就轟然去世,同治中興的“假盛世”也隨她一起陪葬了。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木鐸人2019-05-06 15:29:22

同治中興指的是清同治帝時期清朝出現恢復發展的局面,其實說實在點的話是迴光返照差不多。同治帝是咸豐帝的長子,是清朝唯一一個最順理成章繼位的皇帝,沒有任何爭議。因為咸豐帝就只有兩個兒子,長子同治,次子早夭。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顧命八大臣擁立同治繼位。但沒多久,慈禧聯合慈安以及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因為同治帝這時候才五歲,想想是多麼可憐!一個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捲入了權利的紛爭,一直成長到十九歲就因為染上天花而亡。所以同治時期,同治帝根本就沒有多少親自掌政的機會,他和後來的光緒一樣都是傀儡皇帝。只是同治是慈禧的親兒子,而且掌控傀儡的是兩宮太后,不是一個慈禧完全掌控。因為在宮內,慈安太后的地位是比慈禧高的,在這一時期,慈禧是有點懼怕慈安的所以更收斂一點。再加上同治帝是她親兒子,所以也算是在幫助自己的兒子成長。然後在後續的對國家治理中做的還可以,所以就給同治時期按上了“同治中興”的名號。但是很多人看來是清皇室的自我安慰,或者是在拉攏民心繼續維護統治所做的遮羞布。

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同治時期都做了什麼事。主要有三件,最有含金量的就是同治時期發起了洋務運動。這可以算是中國的小工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興起。而這一運動發起人,主要是慈禧同意,恭親王帶領下,以及曾國藩,李鴻章等大臣的積極操辦下興起的。但洋務運動還是侷限於表面,總的來說連表面的都還沒做好。只是學習了一些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其他就連管理制度都沒了解到。最後就一直在中體西用,洋為中用的漩渦裡打轉。而關於制度層面上的東西是不敢碰的,資產階級雖然有點苗頭,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清庭依舊頑固不堪,資產階級革命不可能在此發生!所以最有含金量的洋務運動也只是皮毛!

二、肅清了各種叛亂,太平天國,捻軍,回民起義等等。以及這一時期沒有和外國各個列強發動戰爭,所以國內還算是太平,有了恢復生產和國力的基礎。但是內部和外部的矛盾都沒有解決,只能算是陣痛後一時的平靜,隨之而來的是大爆發的長痛!

三、對民眾釋出措施,降低賦稅徭役,大興科舉。主要是為了挽回民眾對清王朝的信心,以此達到維護清庭現有的統治。

而後的兩個行動,在後來人看來都是清庭的自我意淫,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的下藥。這也是註定了清朝必然會滅亡,因為沒有革新。

其實歷史給過很多機會,而這些時期的掌舵者都沒有做出讓步,抓住機會,或許也是缺少了那麼一位的歷史掌舵者。所以“同治中興”有點作為卻不是真正的有作為,更多的還是清政府的自我意淫以及給民眾的一個安慰吧!(還要說明一下,雖然叫同治中興,但我覺得同治帝沒點存在感是打醬油的角色。比光緒都更不出戲!)

清朝後期的"同治中興"是否名副其實?東方大國2019-05-06 18:38:31

都是滿人瞎編的,同光中興,前面爆發英法聯軍進攻北軍,之後爆發甲午海戰失敗。對國家民族的價值是負的,對滿清皇族的利益是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