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戰國策》之類的國學經典到底有哪些實際價值?語獅子2019-04-03 16:34:30

諸子百家之所以成為經典,是百家爭鳴的結果,不同的學派觀點並不一致。比如荀子被稱作先秦時期辯證唯物主義的雛形,孟子卻罵荀子的學說為“禽獸之言”。如何辯證的繼承和發揚,語境就顯得尤為重要,所有的經典都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儒學在漢武帝時代被確定為治國安邦之道,到了李唐初期崇尚道教,武周又崇尚佛教禪宗,於是社會群體的認識論發生了不同於漢代的變化,一直以來延續為正統的《白虎通義》到了宋代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政治的需要,二程及朱熹在此基礎上創立為“理學”,這個時候的儒學以白虎通作為根本,融入李唐以降的道釋文化,為宣揚其新的正統性,朱熹修訂了《四書》作為士子必讀本,這個時候的《論語》等已經被篡改,新儒學代替了漢唐舊儒學,各種清規戒律以“天理”的名義冠以皇家的法紀被融入社會群體的意識,明代陸象山和王守仁在程朱理學尤其是程顥的理論基礎上宣揚天理來源於良知,而良知即是本心,只要從本心上發現良知,自然會有良能,這是“知行合一”的涵義,絕不是世人所認為的“知道了還能做到”這樣粗淺無知的認識。儒學到了近現代,被稱為“最後一代大儒的”梁漱溟繼承孔孟傳統和王陽明的心學、以及佛教哲學和西方伯格森的學說,從朱熹的“滅人慾”入手建立新儒學,他認為現代儒學要解決的是“意欲”和秩序之間的協調性。正當梁漱溟想透過新儒學恢復“法制禮俗”來鞏固社會秩序的時候,破四舊等文化運動開始,剩下的可想而知。如何在當前環境下繼承傳統,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和社會需要,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從古到今一直在不斷的變化和探索之中,絕不是找本《論語》《左傳》《戰國策》讀讀就能萬事大吉。說了這麼多,也沒什麼用,古籍浩如煙海,平民小百姓也沒那時間沒那機會去探討研究,想的多了就是杞人憂天。只要遵紀守法,好好工作,對得起父母,教育好孩子,即使孔子再世,也會稱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