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且行且聽風2021-10-15 17:26:45

首先必須申明一點,那就是劉備沒有借荊州,而只是借了荊州的一個郡—南郡,準確來說只能是打引號的“借”,劉備借南郡的同時也將自己佔領的江夏郡一部給了孫權,屬於交換。

至於為什麼要“借”南郡呢?因為沒有南郡,劉備就等於被卡死在荊南四郡中,而只有“借南郡”,才能成為劉備勢力發展的跳板,而“借南郡”也成為劉備霸業的開始。

赤壁之戰後荊州的形勢

劉備在歷史上並沒有借荊州,而且劉備即便想借,孫權也沒有荊州。荊州在東漢末年是最大的兩個州(益州和荊州)之一,其共有七個郡,也就是荊州七郡,在劉表去世後,曹操佔領荊州,劉備退到了江夏郡,並和孫權組成了聯盟。赤壁之戰後,荊州的形勢是: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赤壁之戰後形勢圖

曹操佔有南陽郡的全部和江夏郡的一部分,並派大將曹仁鎮守江夏郡;之後東吳在江夏郡和曹仁死磕,攻下了江夏郡,曹操勢力退出江夏郡,退守南陽郡(包括如今的襄陽市),曹仁大軍駐守襄陽和樊城,曹操只佔有南陽郡;

東吳集團在攻下江夏郡之後,趁勢攻佔了南郡,但是江夏郡有一部分是歸劉備佔有的,也就是孫權佔有南郡的全部以及江夏郡的大部分;

在孫權與曹操激戰的同時,劉備南下攻取了荊南四郡,也就是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和桂陽郡,並壯大了勢力,也就是劉備佔有荊南四郡加上江夏郡的一部分。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荊州七郡分佈圖

那麼看荊州的瓜分情況:曹操佔有1郡(南陽郡)、孫權佔有1。5郡(江夏郡一部和南郡)、劉備佔有4。5郡(江夏郡一部和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桂陽郡)

劉備沒借荊州,只借了南郡

當時孫劉處於聯盟期,而劉備佔有的荊南四郡地處山區,經濟薄弱,原沒有北方三個郡繁華,更重要的是江夏郡、南郡佔據長江航道,而荊南四郡幾乎沒有發展空間。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荊州七郡形勢圖

當時天下的一塊肥肉是益州,而想要攻取益州,一路便是南郡向西,經過重慶進入益州;另一路則是關中地區經過漢中進入,為了換取利益,更為了日後可以攻取益州,劉備向孫權提出了借南郡的想法,而在蜜月期的孫權也答應了,條件是劉備讓出江夏郡,而孫權則讓出南郡。

這次只能算是交換,只不過劉備只犧牲了一小部分江夏郡,卻換回了利益巨大的南郡,算是一筆合算的買賣,所以說劉備借南郡,是說得通的;而獲取南郡的劉備也確實後期攻入益州,取得了豐碩的好處。

孫權為什麼會借南郡?

南郡既然軍事這麼重要,又可以進攻益州,為什麼孫權要借南郡呢?其實孫劉聯盟是一個因素,當時東吳的軍事負責人是魯肅,魯肅是堅決主張聯盟抗曹的,所以,在魯肅的撮合下,借南郡得以順利實施。

孫權借南郡的另一原因是:南郡和江夏郡都面臨著曹操南陽郡的壓力,而劉備則正好不用直接面對曹操的南陽郡,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的防守壓力增大,為了轉移防守壓力,孫權才借出去南郡,並以劉備的江夏郡一部分作為交換條件。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荊州地區防守壓力

但在劉備攻取益州後,孫權開始眼紅,並索要荊州(不僅僅是南郡了),劉備自然不願意,兩家一度兵戎相見,不過由於劉備要和曹操開展漢中之戰,不得不湘水劃界,將自己打下來的長沙郡和桂陽郡劃給孫權,不過這並沒有解決問題,發誓要奪回荊州的孫權還是最終殺死關羽,成功奪取了整個荊州(除南陽郡)。

可見,劉備借南郡是軍事戰略考慮,而孫權肯借,也是出於自己集團利益考慮的。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方之城2021-10-20 09:50:33

大耳賊,大耳賊,劉備不是一般的賊。劉備借荊州,本就是他戰略拼圖上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早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初就設計好了的。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赤壁之戰,到底誰是真正的贏家,肯定是劉備啊,曹操幾十萬大軍南下,兵不血刃地把荊州給佔了,劉表經營幾十年的天下腹地荊州沒放一槍一炮,就讓敗家娘們兒蔡氏送給了曹操。

曹操奪得了荊州後,飄了。他想摟草打兔子,順便把東吳孫權也收拾了,將江東之地也納入版圖,那麼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曹操的算盤打得很響,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豪強諸侯都被收拾了,只要拿下最後一個強大地方政權東吳,那他建立的功勳將是史無前例的,遠比當年霍光要榮耀得多。

打東吳並不是曹操南下的規劃之中,因為荊州得太容易,臨時起意地打起了江東的主意,這個主意讓兩人一驚一喜。

驚的是孫權,自己太年輕,東吳實力的確不足,江東政權比較微妙,五大家族保持,是戰是降不是姓孫的說了算。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喜的是劉備,他已經在新野等地讓曹操大軍揍得漫山遍野的跑了,如果曹操的戰略重心不轉移,劉備被曹操滅掉是遲早的事兒,現在好了,曹操的注意力集中到孫權那裡去了,大耳賊高興得睡著了就笑醒。

劉備算計得更精明,曹魏攻打東吳,不是一時半分能搞定的,東吳雖然實力不足,卻具有兩樣曹操不具備的東西:1、長江天險加強大的水軍;2、東吳有錢。

三國時期的東吳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自古以來該地區都是產糧大戶和納稅大戶,有錢是肯定的。打仗就是打錢,歷來莫過如此。

孫權對抗曹操,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劉備唯一能確定的是曹操在荊州呆不了多久,原因有幾方面: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1、劉表的勢力並沒有完全受損,荊州雖然在劉琮的手中獻給了曹操,但是劉表還有一個兒子劉琦,他才是正主兒,劉表的老勢力暗地裡是支援他的,劉琮投降那是受到了蔡氏和大將軍蔡瑁的裹挾,劉表的舊部並一定服氣。

2、說到底,三國時期還是一個豪強、士族時代,哪個軍閥要在某個地方長治久安,如果不籠絡當地豪強門閥,基本上呆不長遠。荊州計程車族、門閥基本上都不支援曹操,除了蔡氏。

3、荊州還存在著一股比較完整的抵抗勢力,那就是劉備和他支援的劉琦勢力,他們兩人的兵力加起也有小五萬,這是一股不小的勢力,而且還有一塊比較完整的地盤——江夏。

說了這麼多,只有一個意思要表達:劉備在荊州賴著不跑,有著極強的目的,他看準了曹操和孫權會兩敗俱傷,他想撿那個落地的桃子——勝利果實。

局勢的發展如劉備所料,曹操在東吳吃了大虧,幾十萬大軍打得支離破碎,孫權也好不到哪裡去,本來捉襟見肘的兵力損失也不小,還把大都督周瑜的命給搭了進去。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劉備如願了嗎?也沒有,他雖然在混戰中搶奪了原來劉表治下的4個郡,但是有兩個郡並沒有在他手中,一個是最西邊的南郡,一個就是最北面的南陽。

這就讓劉備很尷尬了,他奪得的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和桂陽郡四郡加上原有的江夏雖然地盤大,但是戰略位置並不突出,簡單說,

地段並不好

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非常成功,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成為當時天下之腹,是塊肥肉。既然是塊肥肉,誰都想咬一口,北方的曹操,東面的孫權,包括西邊的劉璋都對這個地方虎視眈眈。如果是在太平時代,就是拿個朝廷的丞相之位都換荊州刺史之位,亂世就不行了,誰的拳頭硬,誰就有可能來奪荊州。

劉備的拳頭並不硬,他不想被人當肥肉吃了,雖然現在臨時佔有荊州,但是這個地方實在不是久留之地,必須要找個穩定的根據地。

劉備打起自己族兄劉璋的主意,益州是塊好地方,易守難攻,地盤大,物產豐富。要打益州主意的人不止劉備一個,還有一個人,他就是周瑜,遺憾的是,他在赤壁之戰沒多久就死了。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劉備要做長遠規劃,奪取益州當自己的根據地,就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怎麼打?難道要從武陵郡進攻嗎?這是不現實的,武陵郡和益州地區接壤多為山地,而且路途遙遠,這個仗成本太高,划不來。

最好的路線就是從南郡出發,既有長江水道,又有距離最短的進軍路線,南郡是進攻益州的不二選擇。

問題來了,南郡在東吳孫權手中。

劉備要想將南郡“騙”到手使出了另外一招:

孫劉聯盟

兩家不是赤壁之戰就達成了戰略同盟了嗎?既然是盟友,我們商量一下換地的事兒,劉備拿著劉琦留下的江夏來與孫權換南郡。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

從戰略層面來講,孫劉兩家要共同對付北方的曹操,這是一個好選擇,畢竟南陽郡還在曹操手中,曹洪率領的十萬大軍還駐紮在那裡的呢。

為了共同對付隨時準備南下的曹操,孫劉兩家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抗曹。現在的勢力分佈讓他們兩家都比較難受,南郡離東吳太遠,江夏又離劉備所佔地太遠,不如兩家換一換。

東吳的新任大都督魯肅是個實誠人,他為了鞏固孫吳聯盟,說服了孫權同意了劉備的方案,孫權年紀不大,但是心眼不少。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南郡是進攻益州的跳板,孫仲謀還看不出來,但是為了減輕東吳來自曹操的壓力,他也就認可了這個方案。

不過,精明的孫權也給自己留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南郡只是借給劉備,以後是要還的。

劉備最後還了嗎?到死,劉備都沒有認賬。

所以,不要輕易借給別人東西,特別是錢。

劉備當時借荊州是戰略?還是無心?我要些創意性的2021-10-19 01:44:06

肯定是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