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歷史,你知道嗎?阿殼職場漫談2019-07-24 22:19:26

風箏簡史

風箏又名“紙鳶”、“風鳶”、“木鳶”。北方多稱“紙鳶”,南方則稱“鷂子”由於風箏像鷂鷹那樣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盤旋,故以為名。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早在2000多年前,風箏在中國就已出現。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魯班(公輸般)因看到鷂鷹在天空盤旋飛翔受到啟迪,曾“削竹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和他幾乎同時代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翟也曾用3年時間,製成木鳶,能在天空飛翔。漢代發明造紙術後,風箏改用紙糊制,稱作“紙鳶”。到五代時,李鄴加以改進,在紙鳶頭上裝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作響,有如箏聲,周而得名“風箏”。

唐代著名詩人高駢在《風箏》一詩中描述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官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宋代,放風箏已成為城鄉居民普遍的娛樂活動,不僅市井小兒、布衣平民喜愛,甚至帝王將相、王公貴胄也樂此不疲。及至明、清兩代,放風箏則達到了鼎盛時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風箏作為繪畫:寫詩的題材,留下37首詠風箏的題畫詩,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間放風箏的盛況。

曹雪芹是製作風箏的高匠巧手。他於1750年蟄居北京西山時,撰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集中國古代風箏扎、糊、繪、放四藝之大成,對南北各地風箏繪以彩圖,並配有歌謠。曹氏這部著作成為京津地區製作風箏的範本,對風箏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風箏,中國城鄉各地幾乎都會扎制,但作為風箏薈萃之地當推北京、天津和濰坊。它們被稱為“中國風箏三大產地”。這些地方扎制的風箏,自成一派,各具特色,並有各自代表的名師高手。

北京風箏繼承曹雪芹的遺風,各種傳統風箏都採用曹氏風箏的圖樣。著名鳳箏大師有兩家:一家是金福忠。他們扎制的風箏以造型雄偉、畫工粗獷、飛行能力強等特點為人稱道。幾十年來,兄妹倆扎制了數百種風箏,其中令人叫絕的有12節的帶毛大娛蚣、活腿的白仙鶴、軟翅的綠靖蜒等;另一家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風箏哈”。“風箏哈”如今已傳到第四代。

第一代哈國良潛心鑽研,博採眾長,逐漸自成一家流派。第二代哈長英受父薰陶,自幼酷愛鳳箏藝術,他製作的四隻軟翅風箏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章。哈氏風箏以骨架精巧、畫工嚴肅、造型奇特、觀賞價值高見長。

天津風箏多以動物、飛禽圖案為主,吸收中國畫、版畫和楊柳青年區的優點,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市區內外會扎制風箏的民間藝人眾多,而以“風箏魏”最為著名。“風箏魏”原名魏元泰。他扎制的風箏能折、能疊,數丈長的娛蚣,可裝進1尺大小的盒子裡;他做的蝴蝶,一線在握,可以在天空自動調換位、置;他扎的飛機能散發傳單;他制的小鷹兩翅能上下翻動,兩眼會自動啟合。他的風箏作品曾幹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獎。

濰坊是風箏發明人之一墨翟的故鄉,製作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全國三大年畫產地之一的楊家埠700戶人家,“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把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去,更促進了濰坊風箏的發展。它集扎、畫、糊等工。藝為一體,造型優美、扎制巧妙、色彩鮮明、起飛平穩,具有濃郁的鄉上氣息和獨:特的地方色彩,成為中華古國的民間藝術奇葩。

風箏大約於七八世紀傳入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然後透過阿拉伯傳入歐洲等地。本世紀以來,世界上對風箏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國家掀起“風箏熱”。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曾把風箏列為表演專案。在日本放風箏已成為人民的傳統習俗。全國建有“風箏協會”,會員達1300多人。每年銷售風箏600萬隻以上。全國生產風箏達500多個品種,是世界上生產風箏品種最多的國家。

美國每年5月在波士頓舉行風箏表演賽,美國人最喜愛的風箏造型是被視為吉祥鳥的海鷗。全國有150多個專門供應風箏的商店,每年銷售1。5億隻,平均每4個美國人中就有3個人買風箏。

英國人對風箏的興趣也很濃。在倫敦設有“英國風箏玩賞者協會”,會員達3000多人。全國每年銷售風箏200萬隻,平均每9個家庭便有1只。素有“風箏王國”之稱的泰國設立了“泰王杯”和“泰後杯”風箏比賽。每年初春在曼谷的藍天上都可看到泰國式的風箏在飛翔,大的約有6英尺高,像一隻巨鳥,竟要120人操縱。居住在南半球瓜地馬拉高原上的印第安人,每年10月1日諸聖節都要舉行隆重的風箏會……“銀線連四海,風箏傳友誼於。在全球的風箏熱中,中國風箏成了擴大國際文化交流,增進同各國人民友誼的友好使者,它在不同民族、語言和膚色的各國風箏愛好者之間架起一座座友誼的橋樑;近幾年來,中國風箏藝術代表團曾多次出國放飛表演,舉辦鳳箏展覽和進行技藝交流,足跡遍及亞、歐、美洲10幾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