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棒棒軍”是怎麼發展起來,又是怎麼沒落的?依估它大爺2017-11-30 07:11:25

棒棒一詞來源於民間。在舊中國,他們大多被稱為“腳伕”或“苦力”,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層的勞動者。

棒棒軍”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開始流行起來的 。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很快就被重慶人接納。到了90年代,越來越多的棒棒在重慶活動,他們憑自己雙肩扛下天下,因為他們通常是群體活動,所以又被稱為棒棒軍。

在1997年時,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的播出,直接將“棒棒軍”這個純粹的民間稱謂進行了一次全國化的命名普及,乃至吸引了世界人民的關注。

19世紀末開埠以來,更是成為了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大量的貨物都要依賴人工轉運。那時的重慶,“棒棒軍”規模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那時候的重慶,城區開始向上半城拓展。而上半城水源稀缺,需要靠人力從長江、嘉陵江挑水。

1932年的夏天就有這樣的場景,《那年乾旱》重慶各供水站擠滿了等待取水的孩子;一群跳水工正挑著木桶爬坡上坎……挑水工也許就是棒棒的前身。

棒棒軍到上世紀初已經發展為重慶“棒棒軍”行業的大佬,除經營人力運輸業外,還開設有自己的錢莊,經營匯兌及現金業務。生意做大了,自然要建祠堂光宗耀祖,而“棒棒”出生的老闆還頗有些“飲水思源”的情懷,將他當年入行時用過的扁擔、繩子、木杵、墊肩,供奉在位於麥子市的祠堂的神龕上,讓它們享受子孫後代的膜拜與敬仰。重慶曆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出現棒棒軍,是1980年代後的事兒了。這一輪棒棒軍的“勃興”,在1990年前後達到頂峰。而這一時間段,也幾乎和重慶的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同步。

隨著交通和運輸方式的改變,業務減少。比如碼頭,都機械化裝箱,不要“棒棒”扛了,不少人有了私家車,不需要“棒棒”了;工作環境差,收入少,物價上漲,年輕的“棒棒”選擇改行; 農村現有了低保,一些“棒棒”不需要再靠肩挑背扛,也可以回鄉過安穩日子。很多棒棒如今都轉型成為了固定單位的搬運工人。

2011年的元旦,58歲的棒棒鄭定祥在重慶萬州區攬活。當天下午,一名僱主僱他幫挑兩包服裝,途中,他與僱主失去聯絡。隨後,他多地尋找,在大冬天裡放棄工作連續奔波,天天去商場等待,挨個問誰丟了貨,還透過報紙廣播尋找,甚至來不及照顧臥病在床的妻子。最終,15天后,鄭定祥聯絡上失主,退還了貨物。他沒有接受500元的感謝費,只拿了10元的力錢。鄭定祥的“缺錢不一定缺德”也作為流行語被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