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王羲之喜歡鵝,還有“以字換鵝”的典故,古代文人還有哪些奇葩的愛好?李小慧2018-01-23 19:12:21

不少人還尚男風,就是愛好同性戀。

在《紅樓夢》裡,曹雪芹不但描寫了寶玉和秦鐘的戀情,而且寶玉和蔣玉涵的同性戀導致了他和封建秩序的第一次正面衝突“寶玉捱打”,書中的“眾學童鬧學”,“薛蟠捱打”,“賈鏈狎男寵”,“賈珍嫖象姑”等情節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男風的普遍。1429年宣德皇帝的禁娼令使部份官員轉向年輕男性取樂。到了萬曆年,男娼業發展其勢之盛,直逼他們的女性對手。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情史》裡也毫不避諱地收錄了同性愛情故事。在中國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裡,曹雪芹不但描寫了寶玉和秦鐘的戀情,而且寶玉和蔣玉涵的同性戀導致了他和封建秩序的第一次正面衝突“寶玉捱打”,書中的“眾學童鬧學”,“薛蟠捱打”,“賈鏈狎男寵”,“賈珍嫖象姑”等情節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男風的普遍。清朝乾隆年間的學者袁枚的《子不語》中有大量的同性戀故事,而袁枚本人與吳下秀才郭淳之間就有一段同性戀情。著名詩人兼書畫家鄭板橋在他的《板橋自敘》中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餘好色,尤喜餘桃口齒,椒風弄兒之戲。

洗澡,嫖妓,吹牛逼,喝酒!現在說就是喝酒燙頭抽菸

據說王羲之喜歡鵝,還有“以字換鵝”的典故,古代文人還有哪些奇葩的愛好?

中國的文人一直縛手縛腳,如果說每代文人都有一個相同的夢想的話,那就是儒家修齊治平的入仕夢。可這夢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成的。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不也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嗎?沒了夢想的文人不得不移情於物,古時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抱負又沒法實現,唯有給自己找一個愛好了(歸結起來就是閒得慌)

以上算是總論,這裡直接從漢代開始。蓋因夏商周三代社會經濟不發達之故,人人都抱團討個生活沒法追求愛好。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士人投身政治,為亂世開出自己的藥方,對愛好也無多苛求(雖有孔子:“膾不厭精,食不厭細,割不正不食之說,但這都不值一論)。秦朝的帝王素來不重視文化,焚書坑儒就是典型的愚民之策,活著就是最大的夢想。

據說王羲之喜歡鵝,還有“以字換鵝”的典故,古代文人還有哪些奇葩的愛好?

漢立國以後,社會風氣為之一變。漢初帝王休養生息,在制度上輕徭薄役,社會經濟緩慢發展,醞釀士人愛好的土壤開始有了生機。這裡要說出我自己的一點看法,我以為漢代還沒有讀書人的概念,士人還不是一個流派。單看漢代的選官制度不難發現,用人的標準其實沒有個準。也就是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尚未形成。

直到漢末,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一個人的性格也得以凸顯。從《世說新語》就能感覺到魏晉的風骨,這個時間段裡有建安七子,有竹林七賢。魏晉士人擅清談,時人皆以風骨為評判標準。這也是讀書人的愛好之一,談玄談天談生命無所不談。可惜今人之喜歡談錢。

據說王羲之喜歡鵝,還有“以字換鵝”的典故,古代文人還有哪些奇葩的愛好?

唐朝是中國歷史的又一高峰,當時人人都喜歡談詩,可見文化水準之高,這固然是有社會經濟進步的原因,但科舉制也功不可沒。自此以後中國形成了一個以讀書入仕的流派。自唐以後歷朝歷代無不循規蹈矩,雖然制度上略有損益,但總是逃不出漢唐的影子。

唐有詩,宋有詞,元有曲,明清有小說。這些都曾是普通老百姓的喜好,後來皆成了彰顯士人標誌的愛好。唐詩宋詞追根溯源可到《詩經》,本來是雅俗共賞人人可吟的詩詞,到後來逐漸為讀書人所壟斷。元曲的興盛是因為元代的皇帝不通文墨,文人不得已通身於寫作。明清小說的出現,迎合了當時經濟的發展,如同現代去看場電影消遣。

中國素來沒有階級,唯有流派之說。文人之流的愛好不與平民老百姓衝突。同樣的事物,大家皆可表達喜愛,但文人畢竟是文人,自有不同的看法。這裡面就有了雅和俗的區別。我們今天可以從古代出土的文物中窺得一斑。所謂盛世古玩自是有道理的,中國計程車人有錢也有閒,投身於詩歌則詩歌興盛,置身於學問不也出了王陽明這等人物麼?

以上都算是概論,這裡引明人張岱的墓誌銘,算作細論: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竊以為此等墓誌銘寫出了一個士人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