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北京迪廳名稱?亭下薇蘭2022-04-24 23:18:14

1994年12月,繼上海、廣州之後,北京新街口也出現了一家“JJ”迪廳。這是北京的第一家大型迪廳,1600平方米的“JJ”像一針強心劑,給了娛樂市場新的刺激。從1994年直到2001年,“JJ”一直被看作北京迪廳的代言者。

北京“JJ”的舞池四周上上下下共有三層,配有不同式樣的座椅。一層多為吧檯式的高背椅,適合年輕人的口味。二層三層有非常舒適的沙發,能夠靜觀別人的瘋狂舞姿。上上下下加起來,能夠容納上千人共舞。

裝修採用了金屬圍欄和場景佈置,能讓人感受到濃烈的歐美氣息,牆壁上則有熒光粉的畫和字元,有點抽象派的味道。

“人們突然發現迪廳可以很大,幾千人可以一起共同瘋狂。”彼時,提起京城夜生活,年輕人都能想起“JJ”門口排長隊買票的人。

北京“JJ”延續了“JJ”在上海和廣州的傳奇,開業即火到爆棚。它的盈利方式也很簡單:門票加酒水。瘋狂的年輕人一下子找到了釋放空間,去“蹦迪”成為最時髦的休閒方式。在“JJ”的帶動之下,短時間內京城一下子出現了十多家大型迪廳。

“開一家火一家。”北京一家歷史悠久的迪廳的老闆曾勾勒過那個年代的迪廳面貌:“都是特別大、特別髒的那種,全部是租借電影院的大場地。”迪廳放的音樂也千篇一律,趕場子的人有時一晚上會聽若干遍“YMCA”—當時最流行的一首迪斯科曲子。

隨著迪斯科的流行,很快誕生了北京夜場中最早的傳奇。90年代初,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金魚衚衕3號,和平飯店的一層,一家叫“和平HOUSE”的迪廳,是夜店玩家們的聖殿。

當時,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一般在200元左右,可“和平HOUSE”晚上的門票竟然定為80元,並且天天爆滿。當10年後將要火爆的北京後海、工體還是一片大雜院的時候,“和平HOUSE”已開始夜夜笙歌了,算是北京夜生活的發祥地。

因此,當時來玩的都是全北京最有身份的人,他們穿著風衣、戴著蛤蟆鏡,其中很多人是老外。那時,在那裡不是碰到搞外貿的人,就是京城裡喜歡認識老外跳迪斯科的姑娘以及便衣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