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古長城的歷史故事?婺安明2021-06-10 06:12:34

臨海古長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始建於東晉隆安四年(400年)至元興元年(402年),當時的郡守辛景為抵禦孫恩為首的農民義軍所築。城市的第二次擴大化的建設時期是在隋唐時代,相傳是 尉遲敬德所造。吳越國時期為了請表納降,就想說拆了所有城市的城防,表示願意歸順,唯獨台州城牆還有防洪的作用故此作罷。

臨海古城又經歷了千年的修繕工作,更加堅定了城市防禦火器作戰和兼具防洪排水功能。這座偏安東南一角的城市散發著濃烈的時代氣息。

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禦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甕城結構都別具一格。

這座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古城整體儲存完好,人們的出行生活都要依賴這個城牆,這就是城市的一部分生活。

臨海古城牆,除了禦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 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

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衝擊。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甕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當年的設計者在創建臺州府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城外的靈江隨時會有漲洪水的可能。於是,設計了弧形甕城增加 了城市的抗水性。我們今天還能見到這樣的甕城覺得是老天爺給我們留下了的寶貝。

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會同台州知府譚綸改造了臨海古城牆的結構,將其加高加厚,並創造性地修築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臺,極大地增強了防守能力。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為據點,策應閩浙沿海守防,屢敗倭寇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後來,由於北方長城防務的需要,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

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存薊鎮、昌鎮、宣府、大同、山西等鎮的長城,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加強過的。為了滿足他改建北方長城的需要,特抽調了曾經參加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

臨海古長城的歷史故事?使用者88054452911262021-06-12 15:10:21

臨海古長城:素有“江南八達嶺”之稱的古長城始建於晉,是當時的台州府城。

長城依著清山蜿蜒而進,全長6000多米,現存5000米。東起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