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演義》中悟到了什麼?龍眼水2020-03-09 17:28:43

三國演義是一部偽型文化。以楊慎的一首詞來引出全文,磅礴大氣。開篇從漢末黃巾起義講起,至董卓進京、諸侯討董,最後群雄角逐、三分天下,天下一統。

作品很明顯她按照尊劉抑曹的觀念來寫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從“劉”的視角出發開始敘述。

在這不到百年的天下亂世群雄逐鹿中,作者透過對諸侯之間的崛起與消亡地描寫,來向我們展開了一副波瀾壯闊的漢末三國烽煙遍地的畫卷。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我想就是其中蘊藏的計謀和觀念吧。《三國演義》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是戰爭和計策的大聚合,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計策,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戰爭前前後後計策較量的描寫,例如官渡之戰,主要描寫戰爭場面很少,重點就在計策、就在人謀上,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計策之多完全可以當做一本兵書來讀,其中的一些計策甚至三十六計中都沒有寫出來,例如荀彧的驅虎吞狼之計,這是最典型的一個。

對計策較量的描寫我想是讀《三國演義》的一個最大的收穫。

但是,一部三國並不是只有計策謀略,還有其他的一些觀念。

例如: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三國演義很明顯就秉承了這一觀念又有所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魏得天時,吳得地利,蜀得人和,但人和未必勝天時、地利,因為戰爭的勝利往往不是靠著某一方面,這是其一。

其二,人才管理的觀念。《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一部人才應用管理著作了,而其中最會用人的就是曹操,所以人才儲備最多的也是曹魏。這就是曹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其三,描寫人物的方法。看《三國演義》會發現,我們所看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停留在文字上的名字。這就是三國演義描寫的獨特之處,這就是它的藝術性。善於描寫人是因為作者並沒有把人物標籤化,並不是好人高大上,壞人假惡醜,不是這樣的。

雖說作者很明顯地有尊劉抑曹的觀念,但是他並非把曹操全盤抹黑了,我們看三國演義,只會感覺曹操很可愛。

可是,三國演義中也有敗筆,上文我說的,作者是不是真想把曹操劉備描寫成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呢?不得而知。不過,對劉備的描寫卻是最大的敗筆,我們讀三國演義只會感覺劉備很虛偽,這就是作者描寫的力度出現了偏差。過剛易折,同樣過於渲染美化一個人只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看三國,最重要的是看個開心,不要去抱著絕對善惡觀去看三國,因為他們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上文說了,三國演義是一部偽型文化,為什麼呢?因為三國演義中所宣揚的是計謀策略,而不是直接的真善美,但是並不是說見不到美的所在,我個人是特別喜歡三國的,我以為對三國演義應該理性地去看。不可否認,裡面宣揚的是計謀策略甚而是厚黑,可是我從中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宏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