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如何判斷善與不善?天理之昭明靈覺處2019-09-10 16:34:33

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婦孺皆知。但知道歸知道,真正找到善與不善,何以從之,何以改之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是一個儒學的問題,那麼我們就要用儒學的觀點來分析它。

在《大學》中為我們列出了“

三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領展開,是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平天下的起點。而

誠意正心

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事物的是與非,對與錯,並依照對的事情實實落落的做下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如何判斷善與不善?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方法來判斷善與不善。

我們首先要明白,每一個人對事物的判斷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對事物的判斷都有可能不同,所以善與不善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在判斷者自己心中。那麼判斷善與不善

就必須

先要做到自己誠意正心,只有自己心正,其判斷才能正,才能正確的找到善與不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如何判斷善與不善?

如何以正心來判斷善與不善,明代大儒王守仁告訴我們:致良知。

明代大儒王守仁曾說過,我們的良知其實就是一個是非之心。

我們自身的良知自然而然的具有對善惡是非的判斷能力,我們的良知本來是存在的,它是自知的,自明的。

孟子說:人不學而能謂之良能,不學而知謂之良知。

但是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慾,我們內心的良知會漸漸受到矇蔽,從而使我們在判斷事物的是非時偏移了方向,對善與不善的確定或模糊不清,或偏執固執。那麼如何找到自己的良知,也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明德、至善,就成了判斷善與不善的

問題

關鍵。

王守仁告訴我們,找到良知的過程,實則就是遮蔽物慾的過程。凡遇到事物來臨之時,要依著事理去用心體悟,找到內心中的私慾遮蔽掉,然後覺得道理都在事物之中,也就離自身的良知不遠了。

遮蔽私慾,找到良知,也就是找到一個正確的標準,才能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而後確定何以從之,何以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如何判斷善與不善?

這是一個內心的領悟過程,是一個內心修行的磨鍊。先要做到自己正心,再去格物致知,遵尋良知找尋善與不善,找到了善與不善,要切實的落實下去,善就要從之,不善要引以為戒。這實際上就是王守仁所說的致良知的過程。

孔子的這句話雖然婦孺皆知,但真正判斷善與不善,何以從之,何以改之,實則是個

非常難回答的哲學問題,善與不善的判斷是一個價值判斷,找尋自身的良知,以良知來判斷善要存,不善要去,

這是工夫,要在事上煉,只有在事上不斷磨鍊自己才能更容易的找出善與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