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是根據什麼來排位的?為什麼?靈寶起名2020-02-15 00:59:32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這三種法帖可以說是中國人格美學最典範的體現。三種強大的人格,透過三幅書法,概括了中國古代文化人格的三個高峰,而這三個高峰又各自具有很大的時代概括力。

王羲之的《蘭亭序》,它產生在魏晉的亂世。中國文化許多奠基性的創造往往都是在亂世完成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就具有這種奠基性的重要價值。王羲之的書法瀟灑典雅,既有君子風範,又有魏晉名士遺留的那麼一種浪漫和收斂,體現了當時中國最優秀的一批文人的集體人格。後來的很多文人、書法家幾乎每天都要背寫一遍《蘭亭序》,但主要是臨摹筆觸和佈局,卻很少品味《蘭亭序》的文字內容。其實《蘭亭序》的形態和內容是互相輝映的,我們可以由此更清晰地瞭解他們這群人的精神風貌。因此我總是要求我的學生順便關注一下《蘭亭序》的文字內容。你看,王羲之先講他們聚會的時間、地點、氣候、氣氛,然後就講到了人生觀。他說人活在世上有兩種追求,對內可以寄情抱負,對外可以寄情山水。不管是寄情山水還是寄情抱負,只要情緒安定而不躁動,都可以。怎樣才能使人安定下來呢?那就要求這個人必須要有理念。當時在魏晉名士中最常讀的理念就是要貫通生死。而王羲之說:我在意的不僅僅是貫通生死,而是要貫通古今。如果是貫通古今的話,我們今天的聚會就非常有意思了,大家留下那麼多詩,我還寫了這個序,時間就像眼下的流水一樣流去,以後總有一天會有很多人看到的。這是一篇表現君子情懷的優秀短篇散文。王羲之的筆墨是這種情懷的傑出外化方式,加在一起成了那個時代文化人格的精彩代表。

《蘭亭序》是公元4世紀的事。我們再跳到公元8世紀,要看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了。這個《祭侄文稿》不僅是書法傑作,而且還是在中國歷史最大折裂處的一次人格大奔放,極其燦爛又極其悲壯。我所說的中國歷史的最大折裂處就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爆發時,朝野在震驚之餘束手無策,第一個站出來組建武裝力量長途平叛的,居然是顏真卿本人。他們全家,為這場戰爭作出了極大的犧牲。他們以一門悲烈,維持著大唐文明,抵制野蠻的罪孽。兩年以後顏真卿親自寫文來祭侄子,他以筆墨哽咽著,以撇捺祭奠著。那淋漓頓挫的筆觸,撕肝裂膽的篇頁,我每次看到都激動不已。激動的程度,超過觀看畢加索那幅抗議法西斯暴行的《格爾尼卡》。從8世紀到11世紀,我們又擁有了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蘇東坡沒有王羲之那麼好命,也沒有顏真卿那麼磨難,但在文化上卻又比他們更全才。在文化上,他幾乎什麼都行,因此多種風浪也就匯聚到他身上。

如果說王羲之是亂世當中的典雅人格,顏真卿則是盛世當中的悲壯人格,那麼蘇東坡則代表著一種更理想化、也更親切的放達人格。

三個帖讓我們看到了三個人,而這三個人又是三個群體的最高體現,這三個群體又反映了三個時代,這三個時代又是中國文化的關鍵時期。所有懂得中國文化史的人都知道,魏晉、大唐和北宋,這三個朝代加在一起的話,中國古代的輝煌,我想大半可以涵蓋了。因此,三幅行書,成了中國文化史最抽象的、最概括的外化形式。同時,也構成了中國文化史最壯麗的部分。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是根據什麼來排位的?為什麼?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是根據什麼來排位的?為什麼?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是根據什麼來排位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