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青衣素袂2018-02-10 05:35:11

我是廣西博白人,這裡縣城講的方言屬粵方言分支,有十個聲調,完整保留了一切古入聲,比如一到十的數字裡,一六七八十都是入聲。用方言來唸古詩詞,平仄立現。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眏牛人2018-02-11 14:41:0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中國人的鄉土意識與情懷特別深厚,家鄉話並是深深烙在自己身體裡的標籤和印記永遠無法抹去。

我生活在福建閩北的一個偏遠小山村裡,網友對於閩北話可能不大熟悉,但閩南話大家都熟知,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當然福建還有閩東話、莆仙話、閩中話、客家話等,其實它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從中古漢語同一個語言系統發展而來的。雖說福建有五里不同音的現象,但語言邏輯系統是大致相同的,只是有些詞語和音調略為不同而已,福建人學習福建各地方言,只要稍微用心一點就能很快掌握。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

如今由於社會的發展和普通話的普及,方言只用於家鄉百姓的日常口語交流,漸漸的與文字脫離開來,新一代的人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方言,大多都是因為從小生活在家鄉環境中才學會的,所以只知其音、意,不知其對應的文字,甚至遇到深奧的詞彙對其理解的意思都是模糊大概的。現在我們在生活可以學習到方言對應文字的機會可能只有從地名和老一輩的人名瞭解了。我家後山有個山坳名叫“光坑”,我小時候在沒看到文字記載該地以前,一直以為它叫“亮坑”,因為我是從普通話“天亮”一詞理解翻譯發音而來的,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天亮在方言中是“天光”,光即表示亮。

“肉”我處讀作“女nv”聲調在第三聲和第四聲之間;我瞭解最清楚的“無”字讀作“mo”,與唐音相同,因為大家都應該清楚“南無阿彌陀佛”的讀音,可是受普通話的影響,方言“無”的讀音被很多人誤理解為普通話的“沒”。

因為對古音知之甚少,方言發音更符合古音的例子無法再舉出更多,但閩北話保留了古漢語中眾多的語音特點和古漢語詞彙,構詞方法,如:閩北講“臉”為“面”(音:ming),“鍋”為“鼎”(音:diang),“筷子”稱為“箸”(音:dou或dü),“房子”稱為“厝”(音:qio);日頭(太陽)暗暝(晚上)晝前(上午)晝了(下午)隔暝(昨天)暗邊仔、暗暝邊(傍晚)透暝(漏夜、深夜)天光早、天早(清晨)焰刀、火焰牳(閃電)鼎間(廚房)胰仔(肥皂)目睭(眼睛)手膀(胳臂)骹(腳)骹面(腳背)嬉(玩耍)戲(玩耍)。。。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血色獄刃2018-02-12 01:55:29

中原勢微幾次的衣冠南渡,福建,廣東,廣西保留了很多漢文化的遺澤。典型的客家文化,還有福建多的離譜的方言品種。舉幾個例子。有沒有念冇“wu mao 或wu mo” ,房子叫厝等等。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國病2018-02-12 00:01:44

尷尬這個詞,現代人是念錯了。臺灣人曾經考證認為應該念監介,其實也是錯的。因為古漢語介、解、界、借、街都是念gai,也就是該。也就是說尷尬一詞應該念(監該),在雲南話裡保留著這個詞,但很多人不知道對應的字是尷尬。因為尷尬被普通話錯唸了,於是正確讀音反而找不到北了。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

尷尬gan ga這個讀音實際是由尬尬這個詞演變而來,意思與尷尬類似,只是語境有些許不同。雲南話讀成堅剛,也是類似尷尬。尬尬讀音是該該,後來演變成gan ga。該其實是指一個群體,在西方叫該隱,是聖經裡頭上有縱目的農耕人,在中國就該,所謂活該,與活閻王是一類詞。應該與該隱其實也是一個詞。這個群體之所以受到眾人質疑很可能與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他們可能也是僭越這個詞來源,也就是黃種老二支系。僭越和尷尬jian‘gai只是越和該的差別,實際都是指同一個群體。這個事件目前只能猜測,還不能準確破譯。

雲南話裡很多古漢語發音,比如綠和六都讀陸等等。雲南話說我該你多少錢,其實正確的字是借。借也讀該,當然可以使用該來代替。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元氣溪流W2018-02-11 15:42:15

蹲下在我處方言中說“跼”,城裡讀音gu/城外讀音ku,這個字音繼承自中古漢語,另外中古漢語的明母跟微母也能分得清不混淆(碗van晚uan),聲母比普通話多了v ng 並且日母也對立分平翹rh/r,泥來母細音不混洪音混(你ni裡li年nian連lian那la拉la男lan蘭lan)聲調當面一共四個聲五個調,平上去入四個聲是齊全的,平聲分陰平調和陽平調,對應普通話中的一聲和二聲,上聲和去聲不分陰陽,對應普通話中的三聲和四聲,最後入聲,普通話中沒有對應的聲調。

你的方言中,哪些字的發音符合古音?山城的子民2018-02-12 11:19:35

我的方言其實蠻新的,西南官話川黔片成渝小片重慶長壽方言,入聲派入陽平。按照最標準的老派的話(新派被重慶主城和普通話影響已面目全非),還是有一些古音保留的,比如在普通話裡發音是“ce”的字在我地方言有兩種讀法,一種是“cei”,一種是“zei”,其中zei的聲母就是古音保留,比如“側(zei2)邊”;然後就是一些字還沒有鄂化,比如“街gai1,界gai4,家ga1(這個字音只在一些特定組合裡)”等。還有就是喉塞音,這是入聲殘留,比如“六luh2”。據我瞭解,在我家這邊農村有的地方,第二人稱發音是“yang3”,對應的字無從得知,但是據說是“湖廣填四川”之前“古蜀語”的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