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在下千城2019-06-29 10:44:55

破萬卷,應該就是10000本書。客觀來說,到這個層次的大神,肯定不多,但一定有。

即使從我出生到現在,把上學這20多年看過的所有書、教材、小說、雜誌,只要是按“本”計算的,都算上,我估計也就兩三千本。

那就以小見大,暢想一下破萬卷的體驗吧。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01

別人會覺得,你是一座不可逾越的“知識高峰”

假設一本書均價30塊錢,你讀書破萬卷,相當於有30萬存款。

而其他人讀書量估計也就幾百,存款都不到你一個零頭,

那你豈不是“書豪”。

而一旦到了“豪”這個境界,大家都會尊重你的,都會認為你很厲害,像山峰一樣,不可逾越。

就好比很多大佬,俞敏洪、羅振宇、高曉松等等,他們的讀書量估計都在“萬卷”左右。

要麼超過了1萬本,要麼就快達到1萬本了。反正是遠遠超過我們普通人。

而你看人家現在的成就,是不是讓我們普通人覺得,不可逾越?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02

你會變得很沉穩,彷彿萬事都在掌握中

常言道,讀書多了,你見識的就多。所以,不再心急焦躁,而是懂得紮紮實實的做人做事。

以我現在的讀書量,我都多少能感受到,自己的確比前幾年要“靜”得多。

當然,也可能是年齡的因素造成的。年齡大了,人也不會衝動了。

所以,當你讀到1萬本,照著這個趨勢,估計都快“入定”了吧。

說不定,大量讀書,也是參禪悟道的一種方式。就好比和尚需要念經,或許我們多唸書,也能有修為哦。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當然,話說回來,讀1000本書,我馬上就做到了。讀1萬本書這個目標,確實沒想過。我覺得人生讀完1000本,就夠了。

剩下的時間,我會願意走1000座城,而不是單純得侷限在書裡的世界。

這也是我的自我描述:我是千城,夢想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

歡迎【關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實現加速崛起!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鄭國柱2019-06-29 13:24:13

真的有人讀書破萬卷,而且這樣的人不少。

萬卷書在我們的想象中是個天文數字,很多人都會認為窮其一生,也不可能讀萬卷書,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次北大的劉乃和教授來學校做如何學歷史的報告,其中一個內容記憶猶新,她說陳垣老先生幾乎讀完了《四庫全書》!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當時聽了非常震撼,感覺自己太渺小了。從那時起,就有了發奮讀書的動力。

《四庫全書》是個什麼概念呢?79338卷!

寧可先生在講史學概論選修課時,提到他曾買了一套二十四史舊書,缺一冊,他用了約10年的時間,通讀了一遍。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二十四史計3213卷。

寧可先生十年就讀過這些卷麼?肯定不是。其中漢史、唐史部分的很多卷,應該不止讀過一遍,期間,還會讀其他很多的書,至於能有多少卷就很難說了。

按照一般的情況,一卷有多少字呢?根據二十四史來判斷,平均一卷約1。2萬字。

我們就以一卷1。2萬字為例,一本20萬字的書約16卷,這樣,大致讀多少本約20萬字的書,就能達到讀書過萬卷了。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按照這種推算,是否不少人會認為自己已讀書過萬卷了?

我自己讀過多少書,自己也說不清楚。多次被人質疑:你家的這麼多書都讀過嗎?是不是擺設?

遇到這種情況,多數情況下是一笑了之,個別情況下解釋一下。

書,一方面給我們提供知識,更多的是為提供資料,是我們的工具,我們要清楚的是,我們需要的資料去哪本書或哪類書中去查詢。

讀萬卷書不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在人生的學習工作或研究過程中,曾經走過的一段路徑,成功需要有讀書數量的積累,但讀書數量不代表成功。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暗地黑羊2018-01-26 00:28:24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①可能有。

因為古時候不僅要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易經》,《尚書》,《禮記》,《春秋左傳》)之外,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鑑略》《弟子規》《朱子》《增廣賢文》《格言聯璧》《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唐詩宋詞及八股文也是要學習的,如此多的書真的用“學富五車”來形容,完全有可能超過萬卷哦!

②萬卷未必有很多內容

。古時候的文字刻在竹簡上,竹簡很笨重,一本書上面也刻不了多少字。如果將我們現在一本20萬字的書刻在竹簡上,就可能需要幾萬卷的竹簡。按照這樣的演算法,萬卷書並非有多麼龐大的內容,只是被我們想象擴大了而已。

③萬卷只是個約數而已

。也就是萬卷不是確切的數字,而是約數,約等於一萬卷,或者小於一萬卷,更有可能大於一萬卷。只是形容很多,但不是具體的一萬還是兩萬卷。比如,問:小張你今年掙了多少錢?小張回答道:還不到兩萬。再問:那具體是多少啊?小張回答:三千。三千是不到兩萬,這沒有毛病。如果讀了五千卷書,也可以說萬卷了,這只是約數而已,只形容很多罷了。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白又瘦的伊郎2017-12-17 23:05:35

唐宋以前能夠讀書破萬卷的,真不多!那時候書籍大都還是“冊”,製作成本高,重量也不輕,運輸都得用“汗牛充棟”這樣的詞彙,獲取渠道也少;唐宋活字印刷發明後,讀書破萬卷的多了一些!那時候的書籍大都是“本”了,但資訊含量可能是冊的數十倍甚至是上百倍。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

一冊可能也就1000字左右,一本可能要上萬字。讀書超過萬本1億個字,什麼概念?四大名著中

西遊記約84萬字,

紅樓夢約120萬字,

三國演義約70萬字,

水滸傳約60萬字,

一共大概330萬字,也就是通讀30來遍的閱讀量,不是什麼大問題。

按照古代的教育力,考中舉人的,也不過是現在的中學生,會試上榜,不過是二本本科生的學力罷了。現在來說,讀書破萬“卷”真不是什麼難事兒!一般讀完本科或大專院校的,基本上也都算是閱讀量破億字了。

按照我的閱讀量,兩三年完成任務不成問題。比如2015年左右,我當年大概讀完或重讀了茅盾文學獎中的十數部,讀完了劉慈欣的中長篇,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還有貓膩和月關的一些作品,幾千萬字有了。

以上是從閱讀量來講的,如果把讀書破萬卷,理解成現在的“讀書破萬本”,我個人覺得能完成這個任務的,真的就是“神”了,應該也不多吧。

現在的一本書,基本也都有個10萬字,閱讀量需要達到10億字級別。按照我自己的閱讀能力,需要30年的時間——真是一個漫長的持久考驗閱讀耐受力的過程,沒必要了。

讀書破萬卷,是為了下筆如有神。如果一味死讀書,就沒神了,或者像印度一樣,有幾萬種神,搞得人六神無主。讀書貴在得到趣味,可以讀得稍微雜一些,不拘一格,才會有所謂的神來之筆。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麥望2019-06-29 14:14:43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哭笑不得,還有人鄭重其事的談論數量,把卷和今天的本對等而混談。

一、讀書破萬卷,是古人的說法。

古時候的書,大多不是今天的紙張,而是以竹、殼為主,上面的字是刻上去的。由於工時、材料成本都很高,所以古人寫書時都比較“簡”,為了省時、省料,文字一減再減,文言文,大家都很清楚是怎麼回事。

古代的書,以卷為單位,僅從單位來講,和今天的本相當。每卷的字數也不相同,有多有少,大多在3000到150000之間,《四庫全書》每卷就是12500字,那麼一萬卷就是12500萬字,放在今天的話,按照通常一本紙質書12萬字算,那一萬卷就相當於今天的1000本書。

作為讀書人、文化人、學者,讀1000本書,在如今可是大有人在呀!

二、讀書不要一味的追求數量。

本來這個和話題無關,但是看到這個話題,有人竟然把卷和本同等而論,認為萬卷就是萬本,不由得讓人感慨,書都讀到哪去了?還如何讀書?讀書還有何用?

這樣的觀點,我想對於任何一個稍微有點思考的讀書人而言,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個時代,就資訊量而言,人均遠遠大於古代,如今的知識獲取多麼容易,以至於有的人成了知識的儲存器,而沒有時間去吸收、消化和應用。

今天一個人一年讀100本書,都算是很多了,我說的是讀,而不是為了查閱資料、寫論文等,這個速度100年才能讀到10000本,這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性有多大呢?即使是專家學者,也是要研究、科研的,不是一天除了吃喝休息,都是用來看書的。

所以,讀書,要靈活變通,很多古代的經典,引用到今天就變味了,不是古人錯了,而是跨越了時空,今人沒有靈活變通的精神了!

不讀死書,不死讀書,這才是讀書的精神。

一個讀書人,要從行為上讓人感到你讀了多少書,要從結果上讓人看到你讀了多少書,而不是告訴別人自己讀了多少書。

讀書可以假裝,但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噠噠怪大蝦2019-06-29 10:52:51

所有書加起來1萬有了

真的有很多人讀書破萬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