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西門不帶刀2019-05-16 14:22:29

謝謝邀請。

少校認為崇禎確實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讓明朝亡國的;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的有所作為,才導致明朝亡國的。如果他能跟他的長輩們甚至哥哥好好學一學怎麼做一個皇帝?無為而治的話,明朝還真亡不了(起碼在他手裡忘不了)。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

1。 崇禎帝上任後,不但生活簡樸,而且勤於政事,是應該算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為什麼就把要給花團錦簇的大明朝給弄亡國了?可能有人會說明朝末年年年有災害。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會造反,再加上國庫緊張,還有北方滿族人的軍事騷擾,幾方面的因素導致了明朝的亡國,不能全怪崇禎,崇禎還是個好皇帝的。

2。 但是少校認為:一個皇帝,一定不能太勤政,等到大小事務鹹絕於帝的時候,這個皇帝要麼會累死(滿清的雍正皇帝),要麼會造成人浮於事,臣子們無所事事;要麼會出現大的失誤。

在任何情況下都只需要做好兩件事就好:1抓人事權 2抓財務權

有了人事權就能對整個國家如臂使指,下達的命令有人去執行,安排的工作有人去做。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

有了財務權腰桿就直,手中有錢,有糧,心中不慌。

我們看看崇禎是怎麼做的:

1

一上任就殺害了最忠心於皇帝的一批人——宦官中的魏忠賢。

宦官集團的重用始於嘉靖帝,其主要作用就是用宦官來制約文官(大明的文官,一直有抗上的傳統),而宦官作為皇帝的家奴。唯一的依靠就是背後的皇帝,所以宦官階層是對皇帝最忠心的。

宦官魏忠賢魏忠賢在天啟帝時便權傾,人稱9000歲。但天啟帝卻一直重用他:他不怕魏忠賢攬權,也不怕魏忠賢貪財,只要魏忠賢能夠制約文官集團,能夠讓國庫充盈,讓軍隊有餉銀,讓百姓有飯吃,那魏忠賢就是個好官。就算有一天魏忠賢做的太過分了,皇帝想殺魏忠賢,也就是一紙詔書的事,因為魏忠賢代表的宦官階層是皇帝黨家奴,主子殺家奴是不需要透過國家法律的。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

天啟帝臨死前,特意向崇禎交代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可崇禎卻覺得一個奴才,被人稱為九千歲,徒子徒孫滿天飛,奴才沒有奴才的樣子。還不如文官靠譜。在上任的第2年就把魏忠賢給逼死了。

殊不知就是因為魏忠賢的權力大,才能制約那些大地主大工商業代表的東林黨人,就是因為魏忠賢的爪牙多,才能在各地收上稅銀來讓國庫充盈。

而崇禎就這樣自己把自己最得力的鷹犬給搞死了。成了孤家寡人了。

2。重用文官集團,但無識人之明

大明朝有6大奸臣:胡惟庸,陳英,嚴嵩,阮大鋮,周延儒,溫體仁。

這其中阮大鋮,周延儒,溫體仁,這三個都是崇禎朝的。特別是魏忠賢死後,這三人先後入閣輔政,都是內鬥有術,御外無方的人。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

特別是溫體仁,為人狡猾,且城府極深。閹黨逆案排除異己,而崇禎卻一直重用他。

真正像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孫承宗,曹文昭等能文能武的臣子,不是被崇禎冤殺,就是被奸臣陷害。這也是崇禎朝的一大特點。

總之:崇禎這個皇帝本來沒有帝王命,接他哥哥的班,才有了17年的帝王生涯。如果崇禎能夠認清自己的身份,抓大放小,不但自己活得會很輕鬆,國家也不會因他而亡。到最後搞得天怒人怨,自掛東南枝(他就是戰死,也算是個男人)。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碧水青山02019-05-16 16:50:02

崇禎是不是亡國之君,看看他如何用人就知道。

明崇禎皇帝朱由檢,明朝第十六任皇帝。在位17年,繼位後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在位六下罪己詔,表明看上去的的確確是兢兢業業、很有作為的皇帝。但他生性多疑,中華上下五千年,無人能及。

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十七年不長,但也不短。張居正也只有十年改革時間。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是亡國之君的崇禎,竟然換了19任內閣首輔。

(一)施鳳來,萬曆榜眼,因附媚魏忠賢。崇禎登基不久,施鳳來倒臺。

(二)李國,萬曆進士,雖與魏忠賢是同鄉,但他並不依附魏忠賢;不久李國就請辭了。

(三)來宗道,因對黨爭無能為力,而告老還鄉。

(四)周道登,宋朝理學家周敦頤的後代,萬曆朝進士,為人正直,在朝中根基淺薄而退位。史載,他的內閣首輔,是抓鬮抓來的,可見,當時沒人願意當官。

(五)韓爌,東林黨元老,因受袁崇煥冤案牽連,而罷職。

(六)李標,為官清正,明辨是非曲直,終因直言諫君,而辭職。

(七)成基命,穩重忠厚,因他政治理念不符合急於求成的皇帝,難以立足。

(八)周延儒,因連中會元、狀元,受到崇禎重視,1630年出任首輔,但僅四個月受排擠,告病回鄉。後又被任命首輔,被錦衣衛彈劾,而流放戍邊。

(九)溫體仁,1630年,他逼迫周延儒,為閹黨翻案,排斥異己,被罷官。

(十)張至發,此人是從知縣幹起,工作過硬,經驗豐富。1632年升為首輔,但善於幹事的張至發,不善於朝廷權力鬥爭,被彈劾,崇禎下旨將他調回原籍。

(十一)孔貞遠,孔子六十三代孫,萬曆朝榜眼。也是為人正派的實幹家,1636代首輔,不久,因年老多病,留守內閣而不任首輔,到1644病逝。

(十二)劉宇亮,此人喜歡擊劍,不喜歡讀書,竟然成了首輔,在任雖沒什麼作為,但此人頭腦靈活,沒當首輔想首輔,當了首輔才發現很危險、吃力不討好,而主動離職。

(十三)薛國觀,此人早期依附魏忠賢,遭罷職歸裡。後重新起用。1640年,受賄賜死。

(十四)範復粹,與張至發一樣,從基層幹起,最先在地方任推官,擔任內閣首輔後,也與張至發一樣,不善於權力鬥爭,多次被彈劾,雖崇禎支援他而沒倒臺。但範復粹身心疲憊,而告病還鄉。有意思的是,在任身體一直有病,回家就好了,到清朝順治十四年病逝

(十五)張四知,任首輔四年,和稀泥而碌碌無為,後來降清。

(十六)周延儒,與第8任是同一個人,明朝就這人擔任過兩次內閣首輔。

(十七)陳演,才能平庸,欺瞞崇禎而排除異己,他主政錯誤不斷。被李自成抄家後斬首。

(十八)蔣德璟,明末很有才華的政治家,可惜無力迴天,蔣德璟沒有時間力挽狂瀾,最後抱著終生遺憾,絕望地辭退回歸故里。

(十九)魏藻德,明朝最後一任內閣首輔。被李自成處死。

十七年時間,19任內閣首輔,大多數在任只有幾個月。也就是說,堂堂中央簽發的檔案,地方官員剛剛接到,還沒執行,首輔換人了,沒有徵兆,沒人提醒、也沒有宣告,國家文書就成了一張廢紙。相當於國家、乃至地方機構一連幾個月、甚至一年處於半癱瘓狀態。

崇禎的猜疑,也使名將,例如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吳三桂等,降的降、死的死。

如此折騰,簡直是自取滅亡!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滄海拾遺錄2019-05-16 22:22:47

雖然崇禎皇帝是大一統明朝的末代皇帝,但他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亡國之君,傳統意義上的亡國之君大都醉心遊樂,不理朝政,昏庸無道,無心振興王朝,比如秦二世胡亥,宋徽宗,南唐後主李煜等。應該說,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始終以挽救大明江山社稷為己任,勤於政務,沒有荒淫無道,但最終難逃亡國的結局。

關於亡國之君的帽子,崇禎皇帝絕對是不肯承認的,他自縊身亡之前,仍然認為“朕非亡國之君,諸臣乃亡國之臣”。必須承認的是,崇禎皇帝已經盡其所能地試圖挽救明朝覆滅,但基於多種因素影響,他的努力以失敗而告終。

大明江山傳到了崇禎皇帝手上,早已是處於“抽心一爛”的境況。這個時候,荒淫無道必然亡國,中庸之才也無力力挽狂瀾,需要的是殺伐決斷,知人善任,雄才偉略的明君,這一機率出現的機會著實有點小。很可惜,

崇禎皇帝雖有有心振作朝綱,但他只是中庸之才,他不斷採取措施挽救危局,但許多做法一再犯錯,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首先,崇禎皇帝自身性格存在嚴重缺陷,多疑猜忌和冷酷無情應該最能概括他的性格。主要體現在:對鎮壓農民起義和抵禦遼東滿清進攻的將領不信任,處理起來又殘忍。經略遼東有功的熊廷弼被下詔獄害死;對取得寧遠大捷的袁崇煥,崇禎皇帝始終不夠信任,當皇太極派人在北京散佈謠言說袁崇煥要造反的時候,崇禎的態度從信任到猜疑到最後下旨凌遲處死袁崇煥,速度之快令天下震驚,這個自毀長城的行為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在鎮壓農民起義方面,對將領們要求過高過急。提出“十面張網”計劃的楊嗣昌被害死,孫承宗被逼出潼關後力竭而死,優秀將領都如此下場,結果是農民起義越燃越烈,朝廷軍隊疲於奔命。

第二,在平息黨爭方面沒有有效作為。明朝末年,東林黨人逐漸掌控了朝廷的話語權,這使得其它籍貫官員被迫抱團取暖,於是,浙黨齊黨楚黨以及所謂的“閹黨”紛紛出現,在許多國家大政方針問題各方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互相攻訐,許多事情久議不決。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雖然提出要加快朝政的稽核,但在平息黨爭方面魄力不夠作為不大,所提出的許多問題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此外,崇禎皇帝在南遷問題猶豫不決,沒有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也沒有做好備案,導致北京城破後,南明派系林立,嚴重內訌,分散了抵抗復國力量。由於明朝實行兩京制,南京有一整套政府機構,崇禎皇帝對南遷問題模稜兩可,又沒有做好備案,也沒有將太子朱慈烺及時送往南京以備不測。在城破在即時才把兒子送走,導致太子被執,自己身死後,南方省份群龍無首,各派系對擁立何人為皇帝爭議不下,力量渙散,給了南下的清軍可乘之機,連效法宋室南渡的可能都沒實現。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HerrIdol7052019-05-16 14:14:09

盡力了,但是,能力差的人越用力用錯,還不如別使勁,人要有自知自明啊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黑眼歷史觀2019-05-16 17:24:33

個人認為崇禎是亡國之君。

很多人稱讚崇禎,無非三點:勤奮、自殺和遺書。然而細思起來這並能表示崇禎有治國安邦的能力,勤奮並不能代表就是明君。

個人認為崇禎為亡國之君的最大理由就是:

崇禎掌握實權17年

如果像漢獻帝這樣沒實權的傀儡、秦王子嬰這樣在位僅46天,還能說他們有心無力。但是崇禎掌握實權17年,若是有點能力,再怎麼也能把國家變得穩定一些吧?

而災禍多為: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小冰河時期前後即使五百餘年,最冷時期出了萬曆中興、天啟、康熙、雍正、乾隆……崇禎時期問題嚴重,多是基礎設施因為沒錢而年久失修導致的。

崇禎在位17年,雖然勤奮,但是細查起來,

發現崇禎在總體算並沒有為王朝做出多少有利的決策,反而是促進了王朝滅亡的程序

比如在災害嚴重的陝西追加三餉。。。以“暫累吾民一年,除此心腹大患。”為自我安慰,不斷加“剿餉”稅。而明朝稅收都是收在無權無勢的農民身上。

用人遲疑,反覆無常,辦事大臣多是沒有好下場。

僅僅一個並無證據的猜疑,就輕則革職查辦,重則斬立決

例如①

崇禎讓

太監武俊

核算修宛平城,太監辦完事,為國家省了錢,結果有人彈劾其貪汙、偷工減料,崇禎震怒,不分青紅皂白就砍了。。。②最有名的是秘密議和敗露,

就把責任都推到當時兵部尚書陳新甲上

,砍了。。。③

盧象升

引兵回援,結果被剝奪大部分兵權,然後要求與清軍大部隊對上,戰死後兩年多不與撫卹,甚至不允許其親人前去悼念,直到1642年才給追諡。。。④

孫傳庭入京救援

,和楊嗣昌有過節,而有所不公,孫傳庭請病告假被崇禎認為推卸責任,直接關了。起義軍死灰復燃後,重新又放出來,讓其打仗。在只有1萬新兵的情況下,被崇禎命令出擊對戰50萬大軍的李自成。戰死後被崇禎懷疑炸死,至明亡都沒得追諡。

所以崇禎時期的眾多騷操作,實際上促進了明王朝的滅亡。原本即使不能中興,也可以穩定局勢,卻一步步推向深淵。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海洋dl2019-05-16 14:34:51

剛愎自用,刻薄寡恩,無比勤奮,兢兢業業把大明搞垮!讓滿族野人撿了個大便宜!當初,是他把袁崇煥捧上天,有求必應,袁崇煥對大明忠心耿耿,出生入死,雖然沒有完成當初承諾的任務,但是功勞有目共睹,辦過錯事兒但無私心,最後竟被這貨全盤否定凌遲處死!對文臣武將,基本都是這套路,和用狗差不多!對他老朱家的親戚,那叫一個好,西北旱災,赤地千里,老百姓人吃人,他朱家後代卻穿金戴銀肉山酒海,朱元璋的後代到明末繁衍多達幾十萬人,什麼不幹還要國家花大錢養著!最後逼出李自成張獻忠,逼得自己上吊!崇禎就是頭豬!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無肉不歡的胖子2019-05-16 14:51:12

表面上看是這樣,勤政、節儉甚至愛民如子都可以用的上,歷史上被不少人歌功頌德,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崇禎性格多疑而且自負,這個性格缺陷在平常沒有關係,但在王朝末期確是致命的,完全是1+1>2,越是勤政越死的快。多疑讓他對忠臣猛將疑神疑鬼,孫傳廷帶兵勤王,就因為說了幾句實話,沒給崇禎面子,結果下獄被奪了兵權。盧象升戰死沙場,貴為一品大員,崇禎居然漠不關心,還認為盧象升投敵了。

自負的人都認為自己永遠正確,別人都有問題,所以崇禎做事以自我為中心,而且愛聽好聽的。袁崇煥‘五年平遼’計劃,只要找幾個人問問,就知道是吹牛,就因為袁崇煥捧了幾句,結果害了袁崇煥也害了自己。崇禎17年換了多少首輔,就是因為自己不滿意,確完全不考慮穩定。

明朝滅亡,崇禎最少要負一半的責任。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呵呵921662019-05-16 16:54:26

這麼說比較好,崇禎就是一個普通人,不懂得用人,自己又能力不足,只不過他不像歷代末代皇帝荒淫無道!所以說他,不是亡國之君!明朝其實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農民起義很多但是大多都是為了吃飯而已,沒有那種心有大志,想一統天下的起義領袖!關外對峙穩定!崇禎前幾個皇帝荒淫無道,其實他們比崇禎利害的多,懂得帝王御下之道!活的輕鬆,朝廷還能正常運轉!可是崇禎完全不懂,就是當代的憤青,全憑一腔熱血治國!治國理政需要手腕,謀略!崇禎完全不具備成為一個皇帝的能力,當個縣令都不一定能當好!明朝亡,崇禎罪不可摸!如果崇禎可以笨一點,就知道吃喝玩樂,明朝還可以堅持的更久!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偽裝的觀點2019-05-16 14:58:37

一個剛愎自用,不相信臣下,在錯誤的道路上奮鬥了後半生的君王,另據野史記載,他自己有很多白銀擺在內庫裡,但是卻不肯拿出來用。

別說一個搖搖欲墜的大明,就是全盛時期的大明,都未必經得起他這麼個“奮鬥”法。。。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彭敦瑋2019-05-16 14:30:19

好人誰會做皇帝,祟禎就是個好人,對別人不狠,只對自己狠,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楓葉08292019-05-19 18:19:18

謝謝邀請!

崇禎對於明末危局,可謂是盡心盡力,殫精竭慮絕不下於諸葛孔明之於蜀漢,相對於他那個木匠哥哥,早逝的爹,N年不上朝的爺爺,對於明朝絕對是盡力了!但是盡力做事如果方向不對,無異於加速事情的惡化,盡力與做好從來都不是一致的!明朝末年的局面,確實是要多差有多差,但是再差能比的上當年起義反抗元朝的太祖朱元璋嗎?說到底還是由於崇禎帝能力不夠。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作為亡國之君而亡國,他對明朝盡力了嗎?

帝王之道,在於制衡

崇禎一上位就將閹黨一棍子打死,取消錦衣衛廠衛,可謂是自廢武功。當年扶植宦官與大臣打擂臺的明宣宗朱瞻基要是知道了還不得氣活過來啊,老子千辛萬苦的相出了制衡大臣的辦法,你竟然給廢除了。沒有了約束的明朝大臣,心裡只剩下自身的利益,在國難當頭之時,崇禎竟然請求大臣捐款,才得了幾千兩銀子。這要換成朱元璋朱棣的時候,估計朝廷大臣得換一茬。崇禎不懂制衡之道,單純的依賴一方,政令不通。

治國太過於粗暴

誠然當時的廠衛錦衣衛有問題,誠然在朝的大臣有問題,但是作為一名帝王,簡單粗暴的裁撤錦衣衛廠衛,處死大臣,不容許錯誤。有問題不能改嗎?非得處死嗎?俗話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粗暴得到手段誰受得了。基本上明朝末期能打的武將都被他給禍禍了,像孫傳庭,盧象升,曹文詔等人,可謂是名將了,但是每個基本上都是在不利的環境中被逼出戰,反正就是你不出戰就被處死,出戰基本就是戰死。更別說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

總的來說,盡力並不能掩蓋崇禎治國上的失誤與能力上的不足,以崇禎的能力來說,估計當一個太平君主可能都會使得王朝衰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