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漆書”之美?中州耕牛堂主2018-06-22 09:32:00

漆書來由已久。

最早的傳說是孔子“漆書壁經”。孔子在他家的牆壁上用漆寫經。(疑問:孔子的那個時代有“漆”嗎?傳說就是傳說)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說分》中說:“完白山人之得處,在以隸書筆為篆。或者疑其破壞古法,不知商周用刀簡,故籀法多尖,後用漆書,故頭尾皆圓。”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上圖為清人金農的漆書)

關於如何評價漆書之美,當代隸書大家張繼老師對“揚州八怪”之一、清代書法大家金農的漆書評價是:“清人金農多工隸,後創變,他以刷代筆,以墨成漆,破圓成方,橫粗豎細,字字彰顯中正之美,字字有多情之姿,堪稱奇葩。”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上圖為金農的漆書)

多年來,漆書一向不被人們認可,說它登不上大雅之堂。其實,我也是不喜歡漆書的。但隨著漆書的逐漸普及,人民大眾是會慢慢的接受並認可的。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吃素的穿山甲2018-06-20 17:21:53

揚州八怪是中國書畫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尤以金農和鄭板橋最為著名,鄭板橋的書法自號六分半體,最著名的就是“

難得糊塗

”這一牌匾;而金農作為八怪之首,他的書法被人稱為漆書。

漆書本意是指用漆書寫的文字,比如“漆書壁經”。元代吾丘衍《學古編》:“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而後金農的聲名鵲起,使得漆書這一名稱成了金農書法的專有名詞,究其原因,

金農的書法的藝術特點正是與古人所云的漆書精神核心一脈相承,其書作以天才般“越位”態勢隔空延續了這一古老的傳統書寫風格。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一部中國書法史,總是在美與醜、破與立、拙與巧兩級分化中匍匐前進。

金農的漆書,在不同的人甚至圈內人士眼裡,美與醜尚未定論,但世俗點從其書法在博物館中收藏以及商業拍賣價格一路走高來看,他的這一鮮明的個人風格還是基本得到一致的認可。

藝術審美沒有絕對一致的標準,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對漆書這一與大家印象中傳統的真草隸篆之類的固有標準不同的“異類”書法形式,其創新的藝術表達的美學評價可從這樣幾個方面欣賞。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一是森嚴渾厚的金石氣息。

在晚清帖學盛行的潮流中,金農與鄭板橋無疑是一股叛逆的逆流。金農的漆書也被人稱為“渴筆八分”,

一改漢隸的表現手法,在結體上更大膽潑辣,筆力千鈞,比米芾的“刷字”更極端,筆鋒甚至歸零,鏗鏘決絕,

橫掃千軍的

金石之氣瀰漫在字裡行間,在宣紙上金石氣息的表現登峰造極,似乎打破了書寫工具的本身的先天性限制,不像是寫出來的,更像是刻出來的,其森嚴、渾厚的凝重感力量感無邊無際排山倒海,

開創

豐富了毛筆書法的表現空間。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二是生拙

古樸的稚拙態勢。

金農的漆書涉筆成古,乃源自其取法高古,融合了漢隸、魏楷等諸體的特點,但在表現方法上卻自出新意,

求拙為妍,以種為巧,化圓為方,正入歧出,

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稚拙態勢,橫豎之間粗細對比強烈,其後期的作品更是表現的十分明顯可辨,

橫劃厚實飽滿,豎劃飄逸乾枯,上下錯落但又疏密有致,稜角分明且又端正規整,打破了傳統的書法表現慣性,卓然不群,桀驁不順。而且通篇文字佈局往往奇正相合、彼此呼應,雷同中見奇趣,衝突中見和諧,具有一種磅礴的視覺衝擊力。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三是突出藩籬的空間張力。

金農的漆書突破了陳陳相因的固有藩籬,

濃如漆,然而在這種烏黑光亮的極致濃墨中透過飛白斜出、粗細誇張的個性筆法,豐富了作品的墨色構成和墨韻表達,

粗與細、枯與溼、黑與白、重與輕的韻律變化,在審美上拓寬了書法的空間表達格局,具有一種奇異的變形力量,造成了一種遠景與近景、平面與立體的扭曲的視覺偏移,隱隱中有一股三維空間的錯覺,這種空間張力使這類書法作品有一種近似焦墨山水畫般的立體感。

如何評價“漆書”之美?

漆書之美之妙,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漆書更像是一種絕學一個陷阱,看似簡單但學成極難,往往流於皮毛而陷入美術字的嫌疑,而且在此基礎上創新更是難於登天,故金農之後,近代漆書大家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賴少其了,除此之外,得其精髓者寡,大多步入邯鄲學步的巢窠而不自知。